该不会得了忧郁症?看医生前先问自己5个问题

文 / 早安健康
2019-02-09 22:02

该不会得了忧郁症?看医生前先问自己5个问题

食欲不振、总是睡不着、心情常常大起大落,生活在环境变化快速的现代人时常感到精神状态不稳,尤其在经济状况不安定的今日,到精神科看诊的人数越来越多。

虽说有烦恼时不应该憋在心里、不向他人寻求协助,内海聪认为有些精神科开的处方药过重,长期服用甚至会引起药物依赖等副作用。

内海聪是日本内科医生、NPO法人药害研究中心理事长,长期致力于精神疾病医疗研究,并大胆批判现今的精神治疗可能是加速病情恶化的凶手。在著书《精神科は今日も、やりたい放题》(暂译:治疗忧郁症,看医生不是万灵丹)中提出下列在看医生前应问自己的5个问题,选择对自己最佳的治疗方式,免得病没治好又花钱花时间,赔了夫人又折兵!

1.精神上的症状真的能靠医疗解决吗?

如果是因职权骚扰、霸凌、恋人或家庭暴力,或是为钱烦恼等的精神压力而引起的痛苦的心理症状,内海聪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前往医院就诊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即使靠药物压制病情,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厘清造成痛苦的来源,比起往医院跑,不如向符合需求的咨商机关寻求协助还来得有效。

2.会不会是工作太累?

有时候工作繁忙,太过拼命会带给身心极大的负担。这时候,先好好休息远比任何治疗还见得到成果。

3.日常生活习惯有出了什么问题吗?

除了好好休养外,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作息。举例来说,常常吃泡面、冷冻食品等速成食物,长久下来当然精神不佳、一蹶不振,脾气也容易暴躁。另外,就算睡眠时间充足,但品质欠佳的话,仍会陷入睡眠不足、身心俱疲的恶性循环。感到难受,有时候不是心病,而是生活方式出了问题。

4.我真的得忧郁症了吗?

忧郁症、不安障碍、适应障碍等,精神科里对身心失调的诊断名词五花八门,而且不同科别的医生诊断结果也大不相同,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

此外,对周遭环境变化感到不安、沮丧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却常常被诊断为一种“疾病”。因此,在看医生之前,自己先判断身心状况是否糟到有必要接受治疗。

5.会不会是身体其他器官出了状况?

即使被医生诊断为忧郁症,内海聪指出,有可能是其他器官的异变作祟而误以为罹患忧郁症。从不少案例中发现,许多病患其实是有甲状腺功能障碍、血糖调节功能损害,或是低血压等问题才导致身心上的不适。因此,当有“该不会得了忧郁症?”这种想法时,先去内科检查一下身体状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