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孩子越催越慢,教您几招解决孩子”拖延症“大难题!

文 / 大连科苑学校
2018-08-04 11:41

孩子爱磨蹭,做事不专一,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导致效率低,孩子情绪烦躁。

解决这类问题,一是要找准原因,二是配合正确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详细方法,往下看)

支招!孩子越催越慢,教您几招解决孩子”拖延症“大难题!

01

培养固定的节奏,切记不要惯孩子

固定节奏,也类似于固定的作息。培养固定的节奏,就如同在学校,孩子内心已经接受上课和下课的时间设定,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

所以,当孩子在家里,一定要养成固定的作息规律。规定孩子什么时间写作业,不同科目写作业的顺序和完成时间,学习多久后放松休息。

针对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作业,父母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支招!孩子越催越慢,教您几招解决孩子”拖延症“大难题!

02

合理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一位母亲曾分享她如何解决孩子拖延练琴的问题。她说:“她会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的小纸条。有物质上的,如“一袋酸奶”“假期出去玩”“书店任意挑一本书”…也有非物质上的,如“休息半小时”“尊享捶背券”“再抽一次”…我也根据我孩子的喜好做游戏,像我儿子喜欢卡通人物,我把写卡通人物名称的小纸条放在盒子里,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例如游戏时不时爆装备等,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支招!孩子越催越慢,教您几招解决孩子”拖延症“大难题!

03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

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主要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支招!孩子越催越慢,教您几招解决孩子”拖延症“大难题!

04

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

1.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2.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3.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写作业时,总爱东瞧西瞧、吃东西、去上厕所,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完成,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支招!孩子越催越慢,教您几招解决孩子”拖延症“大难题!

05

转变与孩子的交流方式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1.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比如:

赶快,我们马上完成这件事。

变成: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2.给孩子提供选择

比如: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3.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比如:

如果今天你上学迟到,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4.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比如: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10:00就出发去见小伙伴?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试图逃避一些不确定的,枯燥的,可能会失败的任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单单是靠着孩子们自己的自制力是肯定难以克服的,我们与其责怪他,跟着干着急,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