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死了!》为何能引发畅销:心理学书籍需要越过1.0,走向2.0

文 /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8-05-07 10:21

近些年,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习得一个新的心理学词汇。从前两年的“拖延症”,到最近的“讨好型人格”,每当一个新的心理学词汇在大众传播领域流传开来,就有无数人大呼中枪,忙不迭地对号入座。


跟这种现象遥相呼应的,是近些年心理类书籍的畅销。最近,就有一本去年在美国引爆各大排行榜的心理类畅销书《高兴死了!!!》出版了中译本。刚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同样引发了热销。


今天,我们想从这本典型的心理学类畅销书入手,跟大家谈谈近些年心理类书籍的出版情况:虽然评价两极分化,但它为何能畅销不衰?它的出版趋势有没有什么变化?它的出版跟读者之间的互动又是怎样的?



撰文 | 张婷


评价褒贬不一

心理类书籍仍然畅销不变

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强迫症、失眠症、回避型人格障碍……你见过同时遭受这么多种精神疾病困扰的人吗?《高兴死了!!!》一书的作者珍妮·罗森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十几岁的时候患上抑郁症,自此开始了与各种精神疾病抗争的历程。多年来,她一直在进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谈话治疗。她自己形容“抑郁症是一位比较规律的来访者,而焦虑症是一位长期虐待我的男朋友”。

在与抑郁症漫长的抗争中,珍妮发现最多的情感,除了绝望,还有愤怒。为生活向她抛出的她根本接不住的弧线球而愤怒;为人间悲剧的分配看似如此不公平而愤怒;为自己没有其他的情绪可以用来表达而愤怒…… 在愤怒之中,珍妮开始写博客。8年前,也就是2010年10月,她的一篇博客引发了推特上的一场狂欢,她在博文中描述了自己糟糕的情绪和精神状况,并发起了一场名为“高兴死了”(furiously happy)的运动。简单地说,这是一场关于如何在激烈的绝望、愤怒等负面情绪中,发现和体验同样激烈的快乐的运动。几个小时内,“#高兴死了”在推特上传遍了全球。人们大声抗争着,想从抑郁症恶魔的手里夺回自己的生活。珍妮·罗森以此为灵感写成的书《高兴死了!!!》去年出版,获美国亚马逊2017年度最佳图书冠军,被《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众多权威媒体选入年度最佳榜单。今年引进国内之后,更号称每3秒就卖出一本。



《高兴死了!!!》英文原版是2017年度美国的现象级畅销书,中文版引进一个月,也显示出“畅销”的卖相。


我们好奇,为什么这样一本书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畅销现象?

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高兴死了!!!》都有着非常典型的畅销书“潜质”:


一个有噱头的、俏皮的书名;


紧跟时下热闹的话题;


以及,轻松幽默、容易进入的写作文本……

书的主要内容是珍妮·罗森以心理独白的形式,从一个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亲历者角度,记录的日常所思所想。与传统抑郁症题材书籍的灰暗绝望不同,这本书的文风风趣幽默,是本疯狂又奇妙的杂文集。


但伴随着超高销量同时而来的,是褒贬不一的读者反馈。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英文原版还是中文译本,都遇到了相同的待遇:畅销以及两极分化的评价。


以goodreads与豆瓣这两大典型的阅读网站为例,我们都可以看到,有的读者对这本书喜爱至极,“怒打五星”;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读者觉得看似有趣实则干瘪,不得不打一星。


一个真实的文本,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生活实录,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一个自称该死的天生的疯子,活在幻想与现实根本分不清的世界中,她完全接受了自己是个精神病,享受一切时空错乱的美妙感受。她有多痛苦,就有多欢愉。一口气看了100页,让我神魂颠倒又潸然泪下。(豆瓣网友陈列)


珍妮对精神疾病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但这本书里的东西对我不起作用。它让我感觉作者用力过猛,她绞尽脑汁让随机组合的字句看起来幽默有趣,同时尽可能奇怪。也许这只是她说话/写作的方式,但我并不能对此感同身受,这些文字只令我感觉突兀。 (goodreads网友Raeleen Lemay)


越过标签

心理类书籍出版需要去粗取精

《高兴死了!!!》是个典型的例子,它不是唯一一本有着超高销量,同时口碑充满争议的心理类畅销书。

在名目繁多的图书出版市场上,按具体内容划分,我们大致可将心理类书籍分为:职场发展类、情感解惑类、成功励志类以及灵性修行类。每一个门类都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2012年中信出版社的《意志力》《万恶的拖延症》、2009年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放下爱》《一个人不要怕》、200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与神对话》、2008年华夏出版社张德芬的《遇到未知的自己》等等,都是心理学领域读者们耳熟能详的畅销作品,同时,也几乎都有较为两极化、喜恶分明的市场反馈。


数据统计平台“开卷”所作的2012-2013年度出版市场上各类心理类书籍所占比例。

迈入新千年的近二十年里,在出版市场上,心理类书籍是增长颇为迅速的一个门类。梳理心理类图书的出版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心理类图书出版经历了最初的大爆发,正在走向越来越理性的过程中。《出版人》杂志曾形象地将这一过程称为心理学类书籍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跃升。在1.0版本时期,心理类书籍大多以较粗糙的“心灵鸡汤”形式出现,文本碎片化,充斥着大量鸡汤语录。成功学书籍就是1.0时期的代表作,励志包装、速成指导、快餐文本,让这类心理学书籍快速畅销。而随着心理类书籍出版市场的逐步成熟,读者的鉴别能力不断提高,想用粗糙的名言警句式写作、单薄的励志式包装就打造一本爆款类的心理类畅销书,已经不太可能。


近些年代表性的心理学类畅销书。


越过大而无当的噱头与标签,心理类图书出版正走在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尽管仍然鱼龙混杂,但已经出现了向好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的统计数据, 2013年,开卷监测的心理自助类图书品种为3587种,较2012年出现了明显下降(减少886种);从2014年到2016年,心理学类图书的新书品种数量也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14年的9.54%下降到2016年的7.77%。

以《高兴死了!!!》为例,它能火热畅销,依靠的已经不仅仅是抑郁症、治愈系等模糊的标签,而是极具特色的心理独白。这些独白本身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读者感觉它们为了幽默而幽默,看似疯狂实则干瘪,但它赢在特色鲜明。换句话说,如今的心理类书籍要实现畅销,可能仍然褒贬不一、充满争议,但必须要有更鲜明的特色——要么更专业,要么更有趣。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兴死了!!!》正是心理类书籍出版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产品。

如何阅读

出版与阅读之间,需要良性的吸引力

书籍之外,网络上的心理学类热点也同样层出不穷。流量即王道的大环境之下,心理学这样一个畅销大户自然不会被放过。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读到一篇10w+的心理类网文。这些网文同样处于泥沙俱下、去粗取精的过渡时期,那么面对各类心理学类“爆款”,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秉持着怎样的阅读态度呢?


一方面,我们对自我的体察越来越细致入微。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可能并不把“心理健康”作为自我健康监测的一个部分,吃饱穿暖、多多赚钱是大部分人的主要诉求;而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大都极为敏感,对心理的关注不亚于对身体的关注。这自然促发了心理类书籍和文章的出版与生产,但另一方面,大量心理类文字的涌现,也反作用于人们的心理——甚至,可能造成我们对心理状况的过度焦虑。


不信,你可以测试一下近些年出现过的心理类热门词汇,哪一个没让你感觉“膝盖中箭”?从前两年大热的“拖延症”,到最近的“讨好型人格”,我们见证了很多新型心理学疾病命名的诞生,而每当这些名词出现,我们都能看到无数人争先恐后地“对号入座”——仿佛这些心理疾病是时髦的时尚单品,必须人手一个。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作者: [美] 欧文·戈夫曼

译者: 冯钢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


当代城市生活是孤独的,大多数人习惯了将自己的情绪调为静音,只在少数时候释放,长此以往,的确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舆论的渲染与生活的孤独之间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共谋,共同制造着关于“心理疾病”的焦虑。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并且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你的日常生活,那应当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如果你只是受困于不时浮现的负面情绪,还是不要太急于对各种心理疾病“对号入座”——毕竟,情绪跟疾病并不相同,很多时候,它们只是你呈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而已。在忙着为自己贴上各种心理学疾病之前,先尝试与这些困扰共处,你会发现,你能够缓解大部分关于自己是否患上心理疾病的焦虑。


如果读者能够秉持着更加坦然、开放的心态,心理学类的书籍出版也会少一些贩卖焦虑的噱头与情绪,多一些真诚的专业与趣味——这个心理学上大热的“吸引力法则”,在出版商与读者之间,同样适用。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张婷;编辑:走走。题图为《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阅读原文,到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