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早产致脑瘫,大伯网上寻医,1周效果令人意外惊喜

文 / 番茄麻麻的育儿经历
2022-03-05 18:43

自2021年4月以来,来自花都的陈菊(化名)不断地做着同一个噩梦,她总是梦见自己的孩子向她求救,告诉她自己不能呼吸,门外隐约传来医生的一句话:“你的孩子窒息,体重太轻......“此时在门外哭泣的家人一声声的痛哭声打在她的心上,短短两年这种恶梦令她这个年轻的妈妈早生华发,但是到2022年3月时她相信这些可怕的梦魇都离她远去了,现在的她想的更多的是她的孩子长大上学的事情。

3月1日,小淙淙(化名)终于可以乖巧地喝奶,只见他左手紧握着奶瓶把手,用力地喝着奶,因为喝得起劲香甜,还发出“嗯嗯”的奶音。看到此时如此乖巧的小淙淙,他的母亲陈菊享受看着他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变化,享受他的改变并为之感动。

一波三折 早产孩子异常

陈菊永远忘不了小淙淙出生的那天。怀孕37周的她,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家养胎,为了这个孩子,她拼命把自己吃胖。清晨时她忽然感到腹痛难忍,家人立即送她去医院,经诊断她是“胎膜早破”,出生时小淙淙窒息,他的体重才1.2kg,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2个多月才回到家里。淙淙的出生所带来的喜悦如春寒中的雪还未落地就消失了,但一家人始终是尽心尽力地抚养着早产的淙淙,带他出院后,作为母亲的陈菊以为他从此开启了健康生活。

小淙淙回到家后,白天特别爱哭闹,说话声、电视声甚至关门声对他都有影响;夜里,小淙淙往往入睡不超过三个小时就醒来。陈菊认为小淙淙的这些现象是因为他是早产儿的原因,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孩子的异常现象。

转眼间淙淙已满6个月,陈菊跟其他妈妈交流后发现其他六个月的孩子都会抬头了,于是开始引导淙淙抬头,多次失败后,她丝毫不气馁,她始终认为淙淙一切问题都是时间问题,时间到了,她的宝贝儿子一切都会做。然而命运总是同样充满了各种冲突和拉扯,淙淙一岁时,疲惫的陈菊忽然发现他走路时呈“剪刀”状态,这让她的心咯噔起来,她连续两天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终于意识到淙淙的异常。爱子心切的她立即与家人商量去医院检查,当地医院建议他们去大医院检查。

淙淙的异常牵动了一家老少的心,常年在广州工作的大伯在网上查找医院信息时,偶尔看到关于介绍唐运林教授治疗的成功案例,当看到2021年12月时,唐运林教授通过手术成功改善了一个1岁7个月的女婴的脑瘫症状时,这个真实的案例深深触动他的心,他立即将此报道发给陈菊。

焦虑的陈菊在早上看到关于唐运林教授的真实报首,心中希望的火苗瞬间点燃了,她一扫往昔的疲惫惶然,当即下午一家人来到广州中医院大学金沙洲医院11楼。唐运林教授认真询问淙淙病史后,建议入院治疗。

微创手术 顺利改善症状

2月24日,淙淙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淙淙双手精细动作欠佳;双下肢负重欠佳,不能独站、独走,需要扶持才能站立、行走,行走时呈 内"八"字,呈剪刀步态; 肢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稍高。明确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唐运林教授团队经过讨论,最终选择为他进行手术。短短几个小时的相处,陈菊感受到了来自医生护士们的专业及爱心与耐心,对于唐运林教授团队的治疗方案充满了信心。

唐运林教授脑科中心团队

唐运林教授目前已成功为全国各地的50多位混合型脑瘫患儿进行手术。现代脑性瘫痪治疗中以混合型脑瘫最为棘手,治疗可选择的手段比较有限,外科干预方式是行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切除,以此来改善脑功能,缓解脑瘫症状。一般术后患儿流延明显减少80%(5/6),认知能力及注意力改善91.6%(26/30),讲话不清改善86%(14/18),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75%(21/30),咀嚼吞咽功能改善66%(3/4)。总的改善率79.7%。

3月1日唐运林教授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此手术利用多普勒血管超声,行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切除及迷走神经孤立术,可改善脑供血,一般术后三到六个月可促进脑恢复。

术后

术后

术后当天淙淙已能正常饮食,哭闹情绪较术前明显减少,并已可主动使用左上肢进行摆动、抓持等动作,活动能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看到他左手紧握奶瓶在妈妈怀里安静乖巧地喝奶,医生护士们都感到欣慰,再没有什么比得上一个小生命重新焕发新生更叫人欣慰的事了。

唐运林教授介绍道,此手术的优势就是微创小,恢复快,副作用小;其次就是可以让患儿坐姿稳健,步态稳健就可以自己站起来,同时增加双手灵活性;最后就是手术效率达56%。

专家提醒 早产儿要及时治疗

唐运林教授表示,孕妇在孕期需要定期地进行检查,尤其是在后期以及临近生产的时候,避免出现生产问题,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出现。

早产儿的女性怀孕以及生产时间内都存在很多的危险,尤其是在生产的时候,一旦发生窒息的情况,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对新生儿做最大程度的治疗和抢救。他提醒到新生儿如果在六个月时还不会抬头站立时,家长就要给予重视!密切观察孩子身体的变化情况,积极地配合医生来治疗,把后遗症的问题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