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儿童白血病每年新发一万人,虽5年生存可达90%,仍然有少数人耐药复发

文 / MED24
2020-11-06 09:37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儿童ALL),是由前体B、T或成熟B淋巴细胞发生克隆性异常增殖所致的恶性疾病。在所有儿童恶性肿瘤中占25%,发病率居首位。即每4名肿瘤患儿中,有1名急淋患者,我国每年新发儿童病例10000例。

由于危险分层以及化疗方案的改进,儿童普通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生存已由40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85%-90%。大部分急淋病人是可以根治的,但是仍然有少数病人出现的耐药和复发,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遗传学检查中出现这几种分子表型。

本期的精准百家谈有幸邀请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方拥军教授,为我们讲述儿童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分层和精准诊断。

S1.发病的危险因素

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孕期的X线暴露。所以现在大部分医院里面都禁止孕妇接触X线。

其他就是前期的化疗。有些病人可能由于其他肿瘤已经进行了化疗,因此化疗以后也会导致白血病的高发。

另外还有一些基因原因,比如唐氏综合症、神经纤维瘤,面部红斑侏儒综合征,范可尼贫血等贫血都是高危因素。因为这贫血里面通常有MLH,MSH以及P53突变,这些突变也会导致急淋的发生。

所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环境和基因多重因素导致,是多物质的累积作用。

S2.诊断标准、临床分型与治疗关系

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是目前的基础诊断与分型标准,以幼稚细胞的占比来划分为M1(< 5%)、M2(5% -25%)、M3(>25%)。

其次是骨髓形态学标准,目前以WHO2016诊断标准为准。即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20%,若幼稚细胞比例不足20%必须要有分子诊断确定存在ALL致病基因如:BCR-ABL;MLL;TEL-AML1(ETV6-RUNX1);IL3-lgH;E2A-PBX1(TCF3-PBX1);MYC;SIL-TAL1;MLL-ENL;

各种亚型的话,预后差别很大,但儿童青少年的急淋的治愈率远远比成人高,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作为儿科医生很幸运。

上方的饼图来自于新英格兰杂志的一项研究数据,其中高二倍体(hyperdiploid>50)儿童占25%, TEL-AML1(ETV6-RUNX1)阳性的占20%,即饼图的浅灰色部分,是急淋中预后较好的2种分型,约占总量的45%。但饼图中的蓝色部分仍有差不多20%,属于预后差的表型,而这也将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

S3.基于NGS等新技术的精准诊疗进展

庆幸的是,相比于几十年前的未知状况而言,由于NGS(二代测序)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我们如今对这些表型越来越清楚,基于药物毒性反应的个体化治疗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比如NUDT15融合基因和患者使用乐疾宁的疗效有关,再如基于NGS的ALL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尤其是ZNF384重排、MED2D重排、IKZF1 Plus的指标将更容易找出预后差的患者,便于早做移植准备。

此外还有全外测序和转录组测序,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发现新的突变,减少知识盲区,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敲门砖,让ALL的5年生存从90%上升到95%甚至98%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