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教师连续自杀,“抑郁症”已经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第一杀手

文 / 最好的教育
2018-10-02 21:32

​9月13日早晨6时,河南洛阳第十七中学52岁的王老师在学校跳楼自杀。两个月前,也是在河南洛阳市,洛阳第二高级中学的女教师张某带着女儿自杀,两人当场身亡。

洛阳教师连续自杀,“抑郁症”已经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第一杀手

惨剧,让人目不忍视。他们,也许工作压力过大,也许在单位遭遇不公,但是选择自杀这种极端而悲痛的方式来表达,最终伤害最严重的是自己至亲的人们。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和国家心理咨询师,我痛定思痛,觉得这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极大的关系。

王老师的心理问题各媒体都没有报道,但是根据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来看,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比较低;而关于张老师的报道就明确说她被诊断为“抑郁症”。那面,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应该如何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呢?

1.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中国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堪忧,虽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不小的进步,像现在一般的学校也有心理健康中心,但主要是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师作为知识分子,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自己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或者直接去考心理咨询师,现在至少在各省的省城,都有国家心理健康考试。笔者本是一线教师,由于个人的兴趣,在2017年自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这虽然不能做职业心理咨询师,但是对学生工作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是大有裨益的。

洛阳教师连续自杀,“抑郁症”已经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第一杀手

2.对心理健康水平低,或者已经有心理疾病的人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对心理疾病引起的严重后果要有足够的认识。

一般人对健康的理解就是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其实这个理解显得有些狭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其实,在笔者所在的这个小环境里,因心理问题发展成心理疾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也已经有好几起了。我姐的一同事,年富力强,平时看起来还开朗,但却是“抑郁症”患者,后抛下妻子儿女,在家里上吊自杀;前年,一高我两届的学长,已经是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因“抑郁症”自杀。还有我6月份毕业的一个学生,平时沉默寡言,在一次晚自习期间,情绪非常激动,要请假回宿舍。后来我了解,也是患有“抑郁症”,但是家长说医院检查了,身体好着呢,对精神疾病完全没有概念。后来经我和其他老师提醒,他决定再带孩子去检查。

一些小事,对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那却是纠结不清的大事。比如先吃饭还是先吃药,一般人也不存在选择上的苦难,而一个抑郁症患者,他就纠结于到底先吃饭还是先吃药,纠结不清,痛苦不堪。而35岁的洛阳张老师,带着年幼的女儿自杀,在遗书中竟然声称是为了孩子好,这充分说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完全不同于健康人的心理。所以,对精神疾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在2017年,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在一次讲话中就指出,我国抑郁和焦虑患者的患病率整体呈上升态势。那一年世界卫生组织把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也定为“一起聊聊抑郁症”,卫生计生委疾控局也围绕“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这一主题积极展开了一些活动。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心理将康问题,还是没有引起重视。

洛阳教师连续自杀,“抑郁症”已经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第一杀手

最后笔者想说,教师职业由于社会关注度高,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是一个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职业。所以各位同仁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好自己的健康,因为你的健康关系到所有至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