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总是比同龄人矮半头,是不是不正常?这样判断才科学

文 / 芝麻育儿
2020-03-20 00:09

前段时间,

田亮女儿(森碟)

身高近1米7的新闻登上热搜~~

许多人都酸成了柠檬!!

虽然1米7已经被叶一茜否认,

澄清说森碟身高158cm,

但是,人家还不满12岁呀~~

所有爸妈都希望自家孩子长的高高的,儿子顶天立地,女儿亭亭玉立。可是,有些孩子出生以后,身高就一直比同龄孩子矮小,这到底是长得慢、长得晚?还是有什么健康问题呢?是不是错过了关键期呢?

孩子身高的3个生长关键期

孩子有3个生长关键期,爸妈要了解并好好把握,努力让孩子长得又高又健康。

3岁前:关键在营养

3岁前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甲状腺激素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这个阶段生长速度很快,1岁以内平均每个月长2cm,1~2岁平均每个月长0.8cm,2~3岁平均每个月长0.6cm。

儿童期:激素影响大

儿童期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为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这个阶段生长速度趋于稳定,每年约长5~6cm。

青春期:生长特快期

青春期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生长激素与性激素的相互作用。青春前期(女孩满9岁,男孩满10岁)出现“生长特快期”,生长激素刺激骨端软骨细胞不断增生,骨头长度增加,身高快速窜升。当性激素浓度随着性器官成熟而升高到某个程度,就会促使骨骼生长中心闭合,骨骼停止变长,身高就不再增加了。

诊断生长进度的指标

生长速度

这项指标最重要,主要是通过生长曲线来看,包括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身高的第25百分位为“低标”,3~25百分位要注意营养、均衡饮食、不偏食;低于第3百分位,则可定义为“身材矮小”。除了横向观察,纵向追踪更重要。若相隔一年,身高下降跨越两条百分位曲线,也是不正常的。

体重与身高比

从生长曲线看,体重与身高同步偏低的孩子,又瘦又矮,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者是长期被虐待、缺乏照顾,但也有可能只是发育较慢的正常孩子。

体重高于身高二条百分位曲线以上,这类“矮肥”的冬瓜身材,有可能是内分泌失常引起的,如,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缺乏,或长期因肾病或免疫疾病使用高量类固醇者。

骨骼年龄

骨骼生长中心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婴儿期的膝关节X光片,可以判别骨骼年龄是否正常。儿童期的手掌骨和腕关节X光片也有诊断价值。事实上,若身材矮小,骨骼年龄也延迟,说明未来还大有可为;如果骨骼年龄完全成熟,将来就没有再长高的潜力了。

上/下身比例

人体坐直的上半身为上身长度,身高减去上身长度即为下身长度。10岁的孩子,上/下身比例刚好为1:1。在此之前,上身略长;青春期孩子及成年男子则下身略长;女子成年之后,又恢复上身略长的比例。

某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常合并身材矮小和智力障碍,如,唐氏症、透纳氏症。有些疾病使得四肢骨骼生长受阻,脊椎骨却受阻较轻,造成四肢短小,上/下身比例过高(上身长度比下身长度多出许多),如,侏儒症。

孩子身材矮小,到底正不正常?

因为孩子长不高就诊时,医生一般会先确认生长速度是否正常。参考孩子的生长曲线,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正常情况

若孩子是早产儿(怀孕36周前出生)或低出生体重儿(低于2500克),原本就会比较矮小,可以给孩子2年时间用来“追赶生长”;假如2年后还在低百分位盘旋,可能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爸妈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如果爸妈本身都比较矮小,孩子当然也会遗传这样的身高(身高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遗传啦),可以用X光照骨骼,看看骨骼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符合。

如果生长速度正常,但生长曲线一直沿着较低百分位曲线低档盘旋,最常见的原因是体质性生长迟滞。这类孩子通常身材比例适中、骨骼年龄和性成熟度同步延迟。如果爸妈也曾有同样经历,且孩子体检都正常,就不必用药。只要鼓励孩子补充蛋白质、多运动、睡眠充足,就可促进生长激素自然分泌,定期追踪评估,矮小的幼苗终有一天会长成大树!

不正常情况

如果孩子满3岁仍矮于90cm,满4岁仍矮于100cm,可能是缺乏生长激素,爸妈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若相隔一年,孩子的身高下降跨越两条百分位曲线,也要及时待孩子就医。

2个建议,促进孩子长高

爸妈要掌握“长高关键期”

“青春前期”的孩子有一段快速成长期,这段时间是长高的关键期,每年可窜高6~7公分。青春期之后,身高基本就固定了。女孩的青春期早,快速成长期是10~12岁;男孩晚且较久,约在12~15岁。过了这段时间,还能长一年半左右,但幅度不如关键期。

爸妈如果觉得自家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应该至少每半年记录一次身高、体重,对比生长曲线,带给医生评估。如果比起同龄孩子低于25百分位则不理想,应该及时追踪;低于3百分位就要尽快就医,以免错过快速生长的关键期(青春期过了,生长板闭合了,孩子的身高就固定了,到时候做啥都晚啦)。

及时带孩子就医

经过医生的评估检查,认为孩子发展有异常,那就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如果医生检查评估后认为孩子没有异常状况,那爸妈就不用太紧张,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相信孩子的身高曲线会逐渐提高的。

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注意优质蛋白质(如,鸡肉、鱼肉、奶类、豆类等)的摄入。生长激素是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肉类蛋白质提供氨基酸原料去制造生长激素,提高肌肉质量,骨质变好,长高的秘密就在这里。

② 保证充足而优质的睡眠:睡眠的时间和深度,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优质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③ 坚持运动:大块肌肉群运动对增高比较有效,跳绳、打篮球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婴幼儿,只要让他经常自然玩乐及活动,多带去公园及郊外跑步玩耍,就足够啦!

身高虽然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但是后天调养得当就可以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孩子的身高就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哦。

当然咯,如果都努力过了,孩子还是矮小族,那么爸妈也要有正确的心态──身高不是一切,健康最重要!同时,教导孩子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身高,开朗的个性、健康的身体,甚至其他方面的优异表现,都比身高更重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