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三类孩子,13岁之后难长高,日后身高往往难突破一米五

文 / 母婴参考
2020-02-08 00:28


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当今社会,不管在哪个方面,都对外表非常的重视。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是哪些外貌姣好,个子够高的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择偶中,都占据优势。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在外貌方面,通常可以通过打扮或者医美的方式来改善,但是身高却是没有任何办法修饰的。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必须在孩子发育的时候多加重视,尽可能的为其身高助力。

儿童的身高发展规律

儿童的身高并不是可以随意的增长的,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高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

新生宝宝出生的时候平均身高大都在50厘米,在0-1岁这个阶段,其身高增速最快,平均的身高增长幅度在20-25厘米之间。1-3岁期间,身高平均以8-10厘米左右的增幅增长。而从3岁到13岁青春期前的这段时间,儿童的身高增速减缓,大概以每年5-7厘米的幅度增长。

儿科医生介绍,13岁之前是儿童长身高的关键时期,有3类孩子,如果在13岁之前还不注意改正“陋习”,将很难再长高了,日后身高往往很难突破一米五。

这3类孩子,13岁之后很难再长高

1、挑食的孩子

现在生活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与之对应的,孩子挑食的情况也愈发严重。

现在,很多的孩子都不太喜欢吃蔬菜,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不足,会严重影响身高发育。

此外,还有很多孩子平时喜欢吃零食,但是零食中大多都是垃圾食品,不仅不能为人体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会导致孩子不爱吃饭,阻碍正常营养的摄入,就容易导致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抑制身高生长。

2、作息不规律的孩子

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电子产品的诱惑,很多小孩子都出现了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的情况。

生长激素是孩子生长的关键物质,而通常生长激素具有抑光性(光照抑制分泌),一般在夜间10点到凌晨1点区间会大量分泌,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深度睡眠状态,分泌量会倍增,大概会是白天的五倍之多。

所以,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应当在10点钟之前就上床睡觉,且需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质量。

那些经常熬夜的孩子,甚至在12点的时候都不睡觉,就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体内生长激素含量水平就会偏低,自然个子就难长高了。

3、性早熟的孩子

近年来,我国儿童性早熟的情况愈发严重,且正在呈上升的趋势。

而性早熟带来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孩子长不高。因为性早熟其实就是孩子的发育提前,这样他们的骨骺线也会提前闭合,生长周期就会少于同龄人,自然就会生长受限。

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营养过剩、激素食用过量和两性信息泛滥等原因。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保证孩子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不过量进补,控制孩子进食油炸大鸡腿等食物,还需保证孩子网络环境的“清洁”。

如何为孩子身高助力

1、营养均衡摄入

在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所有因素中,营养是最关键的。

建议:儿童每日饮奶300-400毫升,蛋类50克,肉、鱼50-75克,蔬菜类200-300克,水果类150-250克,谷物类100-300克。

2、保障睡眠质量

父母应当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建议:保障孩子每天有10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并监督孩子在10点之前就能上床睡觉,充分利用好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为生长助力。

3、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加速身体的消耗,增加孩子的饭量,还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因为运动可以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刺激长骨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进而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有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小孩子体内的生长激素会在进行10分钟的体育锻炼之后开始增加,并在一小时后达到峰值。

建议:父母最好能保障孩子每日能进行一小时左右的运动锻炼。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跑、跳、踢等。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不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