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带孩子上医院:我犯的错,你不要再犯了

文 / 阿呆爸
2020-01-04 00:11

▲这是阿呆爸的第64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医院是一个让人又恨又爱的地方。

2020年,新年第一天,我家四岁的儿子阿呆就上了一趟儿童医院。病因还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腺样体肥大”。

从半夜突然发病,到大意忽视,再到慌里慌张四处打听,最后又遭专业诊断的打脸,我算是走了一次百感交集的带娃看病之路。

人食五谷,生百病,孩子也是如此

怎样判断自己孩子的病情?是挂急诊,还是保守观察?怎样避免“排队三小时、看病一分钟”,从医生那里得到最专业、最有效的诊断?

今天,我写下这段带娃看病的来龙去脉,经验教训,也许可以为你的养娃之路增加一点帮助。

01

晨,突然发病

凌晨四点,阿呆突然哭醒了,说耳朵疼、肚子疼。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四年里,阿呆感冒发烧有过几次,但从来没有半夜突然哭醒,也从来没有过耳朵疼、肚子疼。

我和阿呆妈都以为是他睡觉前吃坏了两颗草莓。耳朵疼,也许是我晚上跟他做游戏,弹了几次耳朵吧。

所以,我们虽然有点小紧张,但也没有特别担心。冲了热水袋,安抚了一会,他说不疼了,又沉沉地睡着了。

早上九点钟,阿呆醒了。我问他还疼吗?他说不疼了。看他精神状态不错,似乎没有大碍,我和阿呆妈就出门上班去了。

出门前,我又向阿呆婆婆嘱咐了几句:如果白天阿呆还说肚子疼,就立即给我打电话。

但他一个白天都没事,老老实实看动画片《迷你特工队》,然后吃饭,午睡,起床,玩积木。

02

慌张中,做了三件事

当天下午五点,我回到家,又问了几次他肚子还疼不疼,他说不疼了。

然后我就一起带着阿呆一起玩多米诺骨牌了。

玩了十几分钟,他突然对我说:爸爸,我今天耳朵里轰轰的,好像有人说话。正在烧饭的婆婆也说:早上起来,他也说耳朵里轰轰的。

说真的,当时我腿软了半截。耳鸣,我太了解它的恐怖了。

我中学时最好的朋友,上个月我还刚刚借了十万块给他买房,多年来他就被神经性耳鸣折磨,有两次聊到这事,他说苦不堪言,想死的心有。

还有一个婶婶,四十多岁起得了耳鸣,难受起来要躺床上好几天。

阿呆还只有四岁啊!如果是朋友、婶婶那样的耳鸣,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想了一下,做了下面的三件事:

首先,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

我问:最近几天,阿呆有没有在学校摔过,或者打架,或者撞到头,等等。老师很负责,立即找另外两位看护的老师核查了,答复说没有。

然后,准备上医院挂急诊。我一边打电话给还在回家路上的阿呆妈,找出医保卡、水杯、围巾,准备上医院。

最后,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是真的有点慌了。这么简单的一条动态,还出了一个错,多打了一个“是”。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条朋友圈最后帮了我不少忙。

03

一个病人家属最想了解什么?

在等阿呆妈回来的时候,我又上网用关键词“儿童耳鸣”搜索了一下。

态度夸张的,无所谓的,神神叨叨的,各种说法都有,无一例外都主张要重视,要去医院。

我当然知道要去医院。任何生病了的人,都知道要去医院看医生。但在去医院之前的路上,一个病人家属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其实就做一个初步判断,了解情况常见不常见,严重不严重?

对于我来说,有价值的,也是关键性的信息,出现在朋友圈的动态回复里。

有两个朋友看到了动态,问我:

孩子最近有没有感冒过,或者晚上耳朵疼?

阿呆前几天确实有点感冒咳嗽,一直也没有好透,也是半夜突然说耳朵疼。

我一问,果然,这两个朋友家的孩子,也在三四岁左右的时候,在感冒中出现过耳朵疼、耳鸣的症状,最后的诊断是中耳炎,治疗了一周左右,就好了。

中耳炎,治疗一周,听起来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我的心踏实了不少。

要不要挂急诊呢?这时,我突然想起来:我的堂姐、堂妹都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啊,我怎么就给忘了呢!

于是又找了堂妹,帮忙问了耳鼻喉科的同事,回复说:

怀疑是中耳炎。如果发烧不高,暂时也不疼了,那就保持观察,第二天看专科。如果晚上情况恶化,那就立即去挂急诊。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稳妥的建议,接受了。

当天晚上,上网挂了本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的号,诊号6。

这时,我心里其实也认定阿呆就是中耳炎了,没有大碍。

真的如此吗?

十个小时之后,我被打脸了。

04

专业诊断,打了我的脸

第二天早上八点十分,进了诊室。

给阿呆看病的是一位中年男医生。他问了几句“最近有没有感冒”“耳朵疼不疼”之类的话以后,告诉我们:

初步诊断是中耳炎,再做个血常规检查,开点药滴几天,应该就可以缓解了。

然后,这时,阿呆妈,又随口,问了一句:

我家孩子,最近睡觉还打呼,需要治疗吗?

真的就是随口问一句。

因为阿呆睡觉打呼已经有大半年了,熟睡之前鼻子还经常会发出嗯嗯嗯的声音。我们咨询过社区医生,得到的回答说是正常现象,“嗯嗯嗯”可能是跟大人学的。

没想到,医生听完之后,停下了写病历的手,严肃了,说:

我再开个X光检查,去拍个片子,看完片子再说。

抱着哭闹不休的阿呆,我和阿呆妈悬着心,又是验血、又是拍片子,上下跑了两个小时,拿到了X光检查的片子。

看了两眼片子,这个中年男医生站了起来,走到左手边,挂着四五张X光片的墙边,用手指着其中一张片子,说:

耳朵疼的原因找到了,是腺样体肥大。

前列腺肥大我听过,“腺样体肥大”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阿呆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耳朵疼,为什么打呼?我们一通发问,医生一通解释,我理解的结果就是:

孩子的鼻腔附近,有一个东西叫腺样体。它发育不好,压迫了呼吸管道,然后就引发了中耳炎、鼻窦炎,耳朵疼、耳鸣、肚子疼都是典型症状!

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小是它在腺样体肥大,最近这些年在儿童中多发,一般随着发育,最后会愈合。说大,是因为它会影响面部发育畸形。

如果用了药迟迟不能改善,就要做个小手术切除。

也就是说,腺样体肥大才是耳朵疼、肚子疼的病根,中耳炎并不能全算。

我和朋友们此前的判断,也许没有错,但距离专业医生诊断的最后的真相,其实还差了关键一步。

最后,我们开了药,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先回家用药看看,如果情况迟迟不缓解,再做下一步决定。

05

遇到眼睛疼、小鸡鸡疼,你不慌?

事无巨细的写下这次看病经过,并不是为了吐槽看病多辛苦,养孩子不容易。

而且,说真的,除了亲生爹妈,谁会那么关心你家孩子有没有生病啊?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之所以写的这么详细,是因为昨天吃午饭时,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从阿呆突然发病,到我打听病情,再到最后专业诊断的打脸,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慌张,家里有孩子的家长,都可能遇到。

发烧、肚子疼,这些常见的症状,家长见得多,一般不会慌。

但是遇到耳鸣,或者眼睛疼、小鸡鸡疼,这些少见的情况,不慌?那不可能!

怎么办呢?去医院当然是第一位的。

但是,在就医之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稳定情绪。

想一想孩子的症状,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给医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的诊断。

这个阶段,我认为至少可以做三件,我自己就是这么干的:

1、在朋友圈发布一条动态。

描述一下症状,也许会找到有过类似情况的家长。我就是在朋友的提醒下,才想到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

2、直接咨询医生朋友。

他可以建议你挂号科室。是挂耳鼻喉科,还是挂急诊,还是挂普外科,还是挂儿科,说真的,一般家长搞不清楚。

3、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也是在朋友的提醒下,我才第一次知道微信里有不少提供专业医生在线咨询的公众号。有至少两个朋友都向我推荐了“崔玉涛”和“怡禾健康”。不过这一次我都没上。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问了朋友,咨询了医生,搜索了信息,就万事大吉了吗?或者,干脆就自己根据症状,开个药方,去药房买点药,就OK了。

绝对,绝对,绝对不行!当面诊断必不可少!

06

当面诊断,为什么重要?

我这一次带阿呆看病,就差点犯了这个错。

在诊断之初,我们和医生都认为是中耳炎。

但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又“意外”多嘴了几句,补充了打呼的情况,帮助医生从直接诊断是中耳炎,到最后,升级事态为腺样体肥大。

当面诊断、面对面的交流的重要性何在?

昨天下午,我和另一位朋友聊到带娃看病的事,才得知他家孩子去年下半年刚刚做完腺样体摘除的手术。

他的儿子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发烧,扁桃体发炎,半边脸都肿了。他们跑了好几家医院,还去肿瘤医院做过穿刺,都怀疑是扁桃体方面的癌变,但又没办法确诊。

前后折腾了三个多月,夫妻两人都快崩溃了。终于,在第二次到南京儿童医院的时候,他们挂了另一个主治医生。

这个医生比较耐心,面对面问了很久,问出了一个新情况:

孩子打呼噜已经两年了。

医生听了,建议他们转到耳鼻喉科,做腺样体检查。果然,是腺样体肥大,而且还挺严重。

最后,住院,做了手术摘除,一个星期就出院了,花了一万多。

这就是当面诊断交流的重要性,当然也得遇到靠谱的医生。

07

对医生态度差,害了你自己

这次看病,还有一个插曲。

阿呆没有医保卡,不能在网上挂号。所以我就用自己的医保卡挂了,第二天医生开的X光检查单上也写的是我的信息。

下楼拍X光片的时候,影像科的护士说这是成人的信息,不合规定,需要重新开单。

当时,阿呆妈就有点火,语气很不好地冲了护士:

耳鼻喉科的张医生说可以的,为什么到你这就不行了?

我一听她的语气不好,当即拉开了她。我向护士道了歉,又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检查单上是我的名字的情况。

护士听了,表示理解,打了一个电话请示之后就同意我们这样拍了。

为什么要说这个插曲呢?

因为就在前两天,我还向很多朋友说过:

去看病,医生经常一两分钟就打发了,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咨询效果呢?

我的堂姐、堂妹(其实还有堂姐夫、堂妹夫)都是医生,我曾好几次当面问过她们。回答有好多,但对个体来说,最关键的还是:

医生也是人,每天要看几十个甚至一两百个病人,耐心确实有限。

如果,你的态度足够谦虚,平和,那医生可能就会多嘱咐几句。

如果,你抱着怀疑、对抗、很冲,甚至一种辱骂的态度对医生,那医生一定公事公办,开完药方,让你尽快走人。

本来可以灵活处理的问题,友情善意的医嘱,他们也大多会闭口不提。

这是人之常情,我是非常理解的。

其实,不仅是面对医生,面对任何工作量大的行业的第一线工作者,让对方感到你的谦虚、有诚意,都是对你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这一段话我在朋友圈发过。当时有朋友很不满,怼我说:

现在很多医生都没有医德,摆个臭脸,还乱开药,我为什么要态度好?我掏钱看病,他就应该笑脸相迎!

他说的这些也许都对,我也无言以对。

这几年我带家人看病,没有几百次,也有上百次了。医生开错药、乱开药、过量检查、摆臭脸,都见过。

但我没有一次当面质疑,表示不满。一次都没有。

因为道理很简单,我是这样想的:

在你期望别人给出专业意见,帮你渡过病痛的时候,你用对抗的、火爆的、怀疑的、怼人的态度,究竟谁会吃亏?

相信答案不用多说吧。

最后,再说一句,腺样体肥大算是儿童中的常见情况了,但很多家长不太了解。

如果你家里有孩子睡觉时经常打呼,一定要注意了,最好还是去医院看看,做个腺样体检查,及早干预处理。这个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小,需要重视。

希望今天我写下的这一点带娃看病经历和,能够帮到你。

Ps:你发现了吗?在儿科,凌晨一点和中午十二点,都是一样的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