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怎么治?2种儿童常见病或与“熊孩子”密切相关!

文 / 大健康生活圈
2019-12-20 16:25
"

打他!打他打他!对于一个四年级,身高140厘米,体重120斤,想要推倒她怀孕4个月的嫂子的熊孩子,一位姑娘左右手各抡起了不锈钢拖把杆和实木擀面杖狠狠地打了下去!

这是前段时间的事,最近又看到亲友转发到票圈:来访亲戚的熊孩子故意将一位姑娘怀孕四个多月的嫂子推倒,并态度嚣张地说“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网友对事件的评论近乎一边倒地支持——该用打才能长记性的孩子别用批评教育!此处应有掌声:啪啪啪啪!

家有熊孩怎么治?2种儿童常见病或与“熊孩子”密切相关!

家长负责批评教育 疾病导致的“熊”交给医生

高铁、飞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熊孩子大声尖叫,或踢他人的座椅;嫌施工打扰看动画片,熊孩子割断施工安全绳;想吃的东西吃不到就把人推倒;不让其玩游戏,熊孩子连划小区地库29辆私家车......

对于层出不穷的熊孩子事件,家长的教育十分重要,家长的行为、教养就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因此父母定要做好以身作则的心理准备,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第一是耐心教导,第二是批评教育,而十分过分的,那就只能用一顿暴打来管教了。

可孩子总是软硬不行可怎么办呢?还能有什么办法吗?

那,就可能是病了,得治!若孩子活泼好动已超出正常范畴,这时可考虑两种少儿常见病——感统失调、多动症(ADHD)。

家有熊孩怎么治?2种儿童常见病或与“熊孩子”密切相关!

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其表现为大脑和身体不能协调发展,如吃饭、画画、写字时双手不协调,常常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等。

从前70、80后儿时的游戏,比如:抽陀螺、弹玻璃球、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活动就是统合类游戏,可强化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安坐家中玩各种电子产品,孩子的统合能力有所削弱。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家研究发现,在城市化集中的地区,儿童更容易出现感统失调。此外,剖宫产宝宝没有经历产道的挤压刺激,大脑与胎儿的机体所发生的各种动作也没有机会进行整合和反馈,所以,剖宫产宝宝在感觉学习和感觉统合训练方面可能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家有熊孩怎么治?2种儿童常见病或与“熊孩子”密切相关!

虽说感统失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病症,但感统失调与儿童多动、自闭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家长应该及早干预。例如:

  • 在生活技能方面,可以让孩子自己吃饭、穿戴收拾、整理床铺、洗漱沐浴、收拾书房等;

  • 游戏活动方面,可以多让孩子爬行、翻滚、摇摆等;在精细活动方面,可以穿珠子、夹豆子、组装模型、做手工等;

  • 在运动方面,可以进行游泳、球类、跳绳、踢毽子、滚铁环、跳房子等活动来增强孩子的感统能力。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还有一种大众常见的儿童常见病,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俗名多动症,国内外调查发现多动症患病率为3%~7%,男女比为4~9:1。

大众对这种疾病容易出现误区,认为“多动”才是此病的特征,事实上,多动症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注意缺陷型,二是多动冲动型,三是前两者的混合型,后两者因在行为上外显,容易被大家识别,而第一种看起来虽不吵不闹,但其注意力却没集中在该做的事情上,脑子其实在神游。

当出现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任性冲动、情绪不稳、缺乏克制力并伴有学习困难时,应及早进行带去看儿科医生,如果小时候多动症没能得到很好的干预治疗,30%会转变成成人多动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