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饭,健脾柔肝是关键!

文 / 南方医疗
2019-04-24 20:23

医案:4岁男孩小余,食欲不振半年多

四岁的小余活泼可爱,但半年前开始,小余不明原因胃口变差,家长以为自己做的饭菜不合口味,买了一堆零食放到家里。一开始,小余还吃些零食,后来连零食也不怎么吃了。家长怕他营养跟不上,又给他喂食保健补品,小余不但胃口没变好,而且变得烦躁、失眠、多汗起来。

家长带着小余多次在外院诊治,未见好转,听朋友介绍,找到了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徐雯教授求治。


辨析:食欲不振,皆因脾虚肝旺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尤以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节,稍有不慎,易伤及脾胃,致纳差食少。加上后来杂进零食补品,使原已受损之脾胃更失健运,无以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引发厌食之证。

又小儿肝常有余,脾失健运致肝失疏泄,引起烦躁、夜睡不宁。脾胃虚弱,气不摄津,津液外泄,造成多汗。在治疗上,以健脾助运、疏肝理气为原则(详见《徐雯儿科医论医案精粹》),服药7剂后,小余食欲大增,无明显汗出,睡眠转佳。

预防:健脾柔肝是关键

小孩不爱吃饭,是很多家长日常苦恼的事情。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长得更快些,总觉得小孩缺元素少营养,恨不得拔苗助长。常给小孩进食各种保健补品。然而,小儿脾常不足,进食肥腻滋补之品,易造成水谷不易运化,脾失健运则厌食纳差。

小孩一起玩时,家长喜欢让他们比身高赛体重,不经意间在小孩面前指责其不吃饭。然而,小儿肝常有余,肝失疏泄,肝郁火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小孩的逆反心理,更不愿意吃饭。

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要定时定量,注意营养均衡,不偏食,少吃零食,尽量不吃冰冻生冷之饮料,以免冲淡消化液。饮食宜清淡,多进食易消化且富营养,健脾之品,如:胡萝卜、淮山、莲子、谷芽、麦芽等。

食疗:猪横脷煲苹果

【材料】猪横脷半条、苹果1个

【制法】猪横脷半条洗净切块,苹果连皮去心、切成4块,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至苹果熟烂即可。

【功效】猪横脷性平味甘、无毒,归脾经、肺经,与苹果同煮,具有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泽颜面色,去肝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