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腹泻到死亡仅半天!宝宝拉肚子家长最先做的这件事是在害他

文 / 十月呵护
2019-04-08 12:26

去年,我写了一篇《别再被药商洗脑了,这些咳嗽药禁止给宝宝吃》,旨在告诉大家,应对孩子咳嗽的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不能盲目使用止咳药。

文章发出后,很多宝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些药不能滥用,但是医生还总开。这个让人无奈的问题,和医疗环境有关,但也和一些家长的心态有关。

因为不了解病理,当孩子生病去医院,家长们最关心的往往不是查清病因,而是症状能不能尽快改善。比如尽快止咳、尽快退烧等等。

如果用了药,症状又没有迅速好转,那医生可能就会受到质疑。久而久之,很多医生也就养成了看病先控制症状的习惯。

家长抱着宝宝质问医生:为啥吃了药症状还不见好转?

我说这些话不是要批评家长,家长着急可以理解,但我希望普及一个观念:

像发烧、咳嗽、鼻塞、流涕之类的,都不是病,而是症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除非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生活,否则解决导致这些症状的内在病因才是更重要的事。

今天我要讲的腹泻,也是同样的道理。

去年有位同行记录了一个病人从腹泻到死亡仅半天的恶性事件,这真和错误的疾病观脱不了干系。

宝宝拉肚子

不要自行服用止泻药

腹泻大体上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其中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主要有:

细菌感染

服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者饮料会引起细菌性腹泻,常见细菌有霍乱弧菌、菌痢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等;

病毒感染

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病毒后引起病毒性腹泻,常见病毒为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在讲咳嗽的时候,我说过,咳嗽对呼吸道是有保护作用的,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坏死脱落组织增多,形成痰液,可以通过咳嗽咳出去。

对于感染性腹泻,和咳嗽类似,此时的腹泻也是一种对身体的保护机制,它能把肠道内的有害细菌、病毒及其所产生的毒素排出,对人体有一定好处。

如果刚拉肚子就吃止泻药,不仅可能使毒素无法充分排出而引起中毒症状,而且容易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判断。

止泻药抑制了肠道蠕动,延缓了致病菌排出

比起止泻

更重要的是防脱水

腹泻时,水分进入肠道后还未来得及被吸收就排出体外了,所以人体会出现脱水的症状。

孩子每公斤体重对水和电解质的需求量比成人要大,因此也更容易出现脱水。如果脱水严重,还可能会有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

宝宝不同程度脱水时的临床表现

为了应对宝宝腹泻脱水,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学会都一致推荐一款神器——口服补液盐(ORS)。

口服补液盐曾经有过三代产品,配方略有不同,这里推荐最新的第三代口服补液盐,即口服补液盐III。

口服补盐夜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90%左右的腹泻脱水。

它内含的钾、钠离子能补充人体在腹泻中损失的主要离子;葡萄糖不但补充能量,且有助于钠在小肠部位的吸收;枸橼酸或碳酸氢根可纠正腹泻和脱水时的酸中毒症状。

除此以外,ORS还有轻微的止泻作用,能帮助减少拉肚子的次数和粪便的量。

口服补液盐

用法用量有讲究

计算用量

宝宝拉肚子的时候,依据脱水程度的不同,补盐液的用量计算也不同。

如果宝宝的精神和反应都不错,眼睛没有出现凹陷,皮肤的弹性也没问题,此时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来给药:

6个月内的宝宝,每次用量50毫升;

6个月~2岁,每次用量100毫升;

2岁~10岁,每次用量150毫升。

如果宝宝有烦躁的表现,而且眼睛凹陷,皮肤弹性变差,尿尿也少了,就要根据宝宝的体重来给药:

每公斤体重需要60毫升的口服补液盐;

喝完补液盐4小时后,如果宝宝仍旧在拉肚子,那就按照每公斤10毫升的量来喂。

如果是更加严重的情况,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2

精准调制

补盐液浓度的准确性很重要,所以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注的比例和方法来混合补液盐和水。

特别提醒宝妈们,不要用奶、果汁或者其他饮料来配补液盐,也不要再往补液中加入额外的糖和盐,否则非但没有补液的效果,反而可能加重腹泻,甚至出现副作用。

另外,不建议自行配置补液盐。如果家里实在没有储备且暂时买不到,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制,当购买到正规口服补液盐后要及时更换。

3

缓缓口服

按照说明书给出的方法调配好补液盐以后,就可以给宝宝喂了。

喂的时候千万别心急,如果宝宝还不会用杯子,就用小勺或者奶瓶喂他们,每3~5分钟喂10~20毫升以内的量。会用杯子的宝宝,可以自己用杯子慢慢喝。

当然,口服补液盐也不是万能的,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及时送孩子去医院:

1. 大便水份增多或次数频繁,或出现大便带血;

2. 腹泻加重或持续2周以上;

3. 呕吐频繁不能进食、进水;

4. 3月龄以下孩子出现发热,或3月龄以上孩子持续反复高热;

5. 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等;

6. 大孩子出现固定部位的持续腹痛,或婴幼儿哭闹不止;

7. 尿量比平时减少或无尿(6小时内无尿)、哭时泪少或无泪、口唇粘膜干燥、眼窝凹陷、小婴儿出现前囟凹陷、体重减轻等脱水症状;

8. 家长自己不能判断病情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