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长高,许多家长找医生做这件事……

文 /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19-03-08 22:14

内含长高秘方,速查阅!

来源丨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大多数父母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高个子

特别是把孩子往艺术类方向培养的父母

更希望孩子外表能出类拔萃

可爹妈都不怎么高

娃怎么办?

有些家长灵机一动

想出了“好办法”

01

女儿性早熟打针长高了

父母也想健康儿子试试

汉口的吴先生身高168厘米,妻子155厘米。两人的大女儿婷婷8岁时,出现了乳房发育的迹象,当年在武汉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被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按照婷婷的病情,除了性早熟的危害外,身高也堪忧。

该科主任姚辉为婷婷设计了治疗方案,用抑制发育的药加上生长激素规范治疗了几年。

今年,15岁的婷婷已经长到了162厘米,大大高于夫妻俩的预期。见女儿亭亭玉立,吴先生夫妻颇感欣慰。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吴先生夫妻俩添了一个儿子。小家伙如今5岁,机灵可爱,可唯一的缺憾就是身高不理想,在幼儿园站队总排在第一个。

夫妻俩希望儿子将来个子高一点,蛋白粉、钙片给儿子吃了不少,但感觉效果不明显。

想到女儿是打了生长激素后才长到了理想身高,吴先生灵机一动:何不去医院请医生给儿子也打生长激素呢?

这不,吴先生带着儿子又找到姚辉主任,提出要求,希望给儿子注射生长激素,让他将来身高至少超过170厘米。

姚主任检查发现,孩子发育正常,骨龄与年龄相符。通过计算遗传身高发现,孩子可长到167厘米,婉拒了吴先生的要求:“这不符合医疗原则。”

姚主任说,想通过打生长激素来给孩子增高的家长,每个月都能遇到十多个。尽管生长激素价格不菲,还要常年坚持使用,但家长们的愿望仍十分强烈。

生长激素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它真的是让娃们长出大长腿的“神器”吗?小编特别邀请武汉儿童医院内分科主任姚辉为大家解答。

武汉儿童医院内分科主任姚辉

02

生长激素是处方药物

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什么是生长激素?

它是由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激素,是正常生长必须的,除可增加身高外,对心脏、肾脏等的功能和皮肤、内脏、骨骼、肌肉、性腺等生长发育均起到重要作用。

生长激素缺乏者会引起矮小、骨质疏松、肌肉发育不良,易患心血管疾病、性发育不良、易衰老等异常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重组人造生长素是处方药品,和我们体内内分泌激素结构相同,并且能保持原有生物学活性。

姚辉强调,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被批准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儿科疾病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小于胎龄儿、小胖威利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等。

此外,中华医学会的性早熟诊疗指南中提到,对于性早熟的患儿,在GnRH(治疗性早熟药物)的基础上,如果生长减速或身高受损,可加用生长激素。而婷婷就是这种情况。

生长激素是调节人体身高的最主要激素之一

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人希望通过生长激素为孩子增高,医生一般不予支持。对于生长激素的副作用,目前仍在监测。

03

学龄期的娃要警惕

一年长不到5厘米看医生

第一个是出生后至1周岁,身长增加20厘米-25厘米,出生后第二年身高可增加10厘米,此后生长速度逐年下降,保持每年增高5厘米-7厘米的相对平衡增长。

第二个就是青春期,女孩一般从9-11岁开始,男孩晚两年。青春期身高每年增加6-8厘米,少数人可达到10-12厘米。

正常情况下,学龄期孩子一年一般能长5厘米至7厘米。平时父母最好经常给孩子量量身高,画个“生长曲线图”。

■ 注意!这是矮小症在发“警报”:

如果孩子2岁到3岁的生长速度每年低于7厘米;

3岁到青春期生长速度每年低于5厘米;

青春期生长速度每年低于6厘米;

都可能患有矮小症,应尽早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 量身高也有诀窍:

最好在一天中的同一个时间段内、由同一个测量者来量。人在早上偏高、晚上偏矮一些,不同测量者的测量误差也不尽相同。

如果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正常,没有未发育的征象,幼儿没必要测骨龄。建议女孩子8岁、男孩10岁时开始测骨龄即可。

04

好睡眠、营养、运动、情绪

是天然的“长高药”

“身高70%以上取决于遗传。”姚辉指出,父母如果都高,孩子个子也不会太矮。家长可以自行算算孩子的遗传身高: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2的值,男孩加上6,女孩减去6,就是孩子的遗传身高。

经常有家长提出,能不能买点增高产品吃吃。

姚辉建议家长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宣传的增高产品。进补营养过剩,容易引起性早熟,导致骨垢提前闭合。

这就导致,孩子吃这些“产品”的时候感觉长高了,其实是“透支”了未来长高的空间。

如果闭合了,哭也来不及了

姚辉指出,要想让孩子长高,首先充足睡眠很重要

生长激素在入睡后半小时开始分泌,1-2小时内达到高峰,白天即使睡着了,也不会分泌。因此,小孩最好在晚上早点上床睡觉,保证10小时的睡眠。

处在哺乳期的宝宝,夜间喂奶会打扰到宝宝的睡眠,8个月之后,最好停止夜间哺乳。

其次,均衡的营养。

①孩子要摄取蛋白质,尤其是含有氨基酸的食物。多喝牛奶和豆制品含有骨骼生长所必须的钙和磷;

②鱼虾、瘦肉、禽蛋等也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D和钙、磷;

③各种蔬菜、水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其三,经常运动的孩子比不爱运动的同龄人一般高出4厘米到8厘米。

其四,良好的情绪也很重要。

爱操心的孩子 、心思重的孩子、压力大的孩子、长期处于焦虑中的孩子,身高都会受到影响。

长高的运动处方

“运动可以刺激骨垢分裂,运动也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姚辉介绍。

幼儿期应增强平衡性、敏捷性、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调节力,如过独木桥、舞蹈等,结合游戏进行跑、跳。

少儿期应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球、跑步、体操、日光浴等。

青春期应以弹跳运动为主,如跳跃摸高、跳绳、引体向上等。

最安全有效、对场地最没有要求的“增高运动”,是原地跳。

原地跳要领:双脚自然并拢,脚后跟微微抬起,脚掌落地,快速跳起,离地10至20厘米,不要太高(跟双脚跳绳类似,就是没有手的动作)。

原地跳速度:越快越好,至少达到一分钟100下。

原地跳时间:每天一次,一次连续跳10分钟。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睡前半小时跳最好,其他孩子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

坚持原地跳,除了能保证达到正常的身高外,还可以一年额外多长1厘米左右。孩子从哪个年纪开始原地跳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要孩子会跳了就可以进行。

最后附上两张1-18岁男孩、女孩身高表,如果孩子身高“停步”一定要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