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里的宝宝不打针、不吃药,好得又快的秘诀!

文 / 橘井健康
2019-03-08 12:37

打针吃药在治病的同时也在致病,

除了打针、吃药,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


当孩子们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常见疾病时,

大部分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给孩子吃药、打针,

这是很多国人的看病原则,

觉得“输液打针好得快,西药比中药好的快”,

一生病就去输液,

吃药就必须立马见效,

却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多大的风险!

1.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占比高,

用药前,请为孩子的健康安全仔细考量!

制药的初心总是为了药能够药到病除,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阻力,研究专家的专业水平、原材料的选购过程,生产的流程、检测的环节等,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到达孩子口中的药可能就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当然除了这些外部因素,也有孩子们自身素质。

根据2017年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在2017年,在0--14岁的儿童患者中:

全年共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2.9万份,

共收到来自医疗机构儿童严重报告8354份。

2017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83.5%、口服制剂占12.7%、其他制剂占3.8%。

而孩子们出现药品不良反应,

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根据食药监部门在2014年的统计,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为主。

而在17年的详细报告中也显示出,这将会极大的伤害孩子们的器官,累及器官系统排名前3位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2.2%)、胃肠损害(19.8%)、全身性损害(7.8%)。

试着想一下,本来带着为孩子们赶快好的心态买了这些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结果好是好了,却又偷偷的伤害了孩子们,而且这些病症还是看不见的那种,这才是真的是细思极恐啊!

在这里,康芝仁还想继续说,药能治病,但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一旦有任何的失误和意外,都是难以估量的后果。

2.

儿童抗生素滥用,

别让孩子成为下一只抗生素滥用的羔羊!

“在美国买枪很容易,

但买抗生素却很难,

而在中国正好相反”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年就提出“遏制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呼吁,尽管我国一直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抗生素滥用的情况还在持续,现实无比的令人糟心,但事实却血淋淋地在我们面前:

数据显示,抗生素用药比例占据了儿童用药总体市场的88%。

在儿童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多,抗生素用药的使用率较高,儿童是应用抗生素最多的群体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说到:最近报告也看到了,有一些医院用抗生素比例超过80%的。对,特别是在儿童方面,在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有的(医院)要到50%-60%左右的水平。

▲根据《2017年中国儿童用药市场现状分析》显示,儿童抗生素的销售额由2005年的50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104亿元。

抗生素能够拥有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跟它具有的药性是无法分开的,抗生素就像万灵药,它如一粒子弹击中身体一般,能够快速的在人的身体内产生反应,而且不用挑剔太多其他的条件。

但是它也像子弹一样,在带来巨大利好的同时,也能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在能产生抗药性之外,就是很多抗生素对儿童的器官,对儿童身体组织有不可逆转的伤害:

1.易致肝肾受损

2.造成二重感染,致小孩二重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湿疹、哮喘等疾病。

3.过早用抗生素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4.出现耐药性

5.大环内酯类增加儿童哮喘和超重风险

6.可致营养不良

7.缺乏维生素K

8.早期过度,增加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

9.破坏儿童免疫力

10.、2岁前抗生素使用增加儿童肥胖风险

国家卫健委也指出了问题,在抗生素管理方面,我国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网络,可供使用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品种较少。

国家卫健委虽也拿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措施,比如建设儿童抗生素检测体系等,而后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正待解决。

但是孩子们的生病却无法等待,一旦小儿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等常见疾病,如果不打针、不吃药,还有其他的办法缓解病症吗?


康芝仁中医馆儿科

在这里不必担心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也不用担心抗生素给孩子们的身体带来的副作用,资深中医专家们将对小儿疾病采用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采用中药内服,或者水疗、小儿推拿、药浴、贴敷等手段,让孩子们的每一次治愈都没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