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 宝宝腹股沟鼓起了个肉包是怎么回事?家长千万不要大意!

文 / 健康八桂
2018-07-04 00:27

宝宝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

宝宝身上一点微小的变化

都会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如果父母发现宝宝腹股沟或阴囊附近

鼓起了类似乒乓球一样的包

并且还能按回去,父母可不要大意

可能是疝气招惹宝宝啦!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腹股沟疝主要是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脐疝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出生时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

小小疝气危害大

危害一:影响宝宝正常生活

虽然疝气发作的时候,鼓出物可以在休息后回位,但是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活,他们的肠胃也会受到影响,

危害二:小儿疝气自愈概率低

小儿疝气自愈的概率十分之低,而且久不治疗危害极大,因此家长最好警惕小儿疝气。

危害三:严重容易产生并发症

小儿疝气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屏大便等用力使较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等不良后果。

小儿疝气有哪些危险的信号?

如果宝宝哭闹、哄不停,家长要注意查看在宝宝腹股沟或者阴囊附近是否有鼓起的肉包。如果有,那就是疝气了;如果肉包摸上去比较硬,宝宝还不给摸,就有可能出现嵌顿或者肠子坏死,这时候一定要立即就医。

如何正确治疗小儿疝气?

在宝宝出现疝气症状后,需要马上进行治疗。若患儿脐疝较小,一般可在2岁前自然痊愈,只需在患儿脐疝处贴胶布或缠绕弹性腹带来治疗;但若脐疝较大,患儿2岁后仍未痊愈,则需要通过手术手段,开刀治疗。

非手术治疗

弹性腹带法: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白天佩带弹性腹带,睡觉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

胶布粘贴法:胶布粘贴时必须适度贴紧,并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外围可加弹性带(松紧带),防止胶布滑脱。

手术治疗

若患儿已满2岁但小儿疝气尚未痊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果没有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在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通过以上手段均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家长可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咨询医生意见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患小儿疝气的宝宝应该怎么吃

患疝气的宝宝饮食需要注意保持清淡,不能进食容易引起便秘、腹内胀气、或者过冷过热的食物。一些容易导致患儿过敏的食物也不能让宝宝吃,以免宝宝进食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导致腹部压力增大,引发疝气。

建议家长给患疝气的宝宝吃下面几种东西:

1

竹笋和芹菜

竹笋和芹菜对于疝气患儿来说是很好的食物。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芹菜含有大最的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避免疝气用力过大,加重病情。

2

淡盐水

家长可以给疝气患儿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淡盐水、睡前可以喝一杯蜂蜜,这样会保持排便的通畅,有助于缓解小肠气的症状。

3

酸奶

喝酸奶对于促进消化也有好处。酸奶是个好东西,可以多喝,但切记不要和碳酸饮料混着喝,避免产生胀气引起小腹病症加重小肠疝气。

为了避免宝宝遭受疝气的困扰

家长还应该做好预防工作

1.家长应经常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查看宝宝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存在肿囊或时隐时现的块物。

2.不要让宝宝过早学站立或长时间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3.要注意安排好宝宝的饮食,多让宝宝吃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

4.避免宝宝大声啼哭,防止剧烈咳嗽或啼哭导致腹压升高,引发疝气。

5.曾患疝气但已治愈的宝宝,在运动和饮食方面都要注意,防止复发。

6.如发现宝宝患上疝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广西民族医院、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