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5岁后仍尿床是病,家长千万不能“棍棒教育”

文 / 新民康健园
2017-09-08 12:35

【原创】 潘嘉毅 新民康健园

育儿宝典|5岁后仍尿床是病,家长千万不能“棍棒教育”

孩子5岁以后,每周至少2次尿床,免不了被家长斥责打骂。但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尿床持续超过3个月,家长不能再依赖“棍棒教育”了,爸爸妈妈不要忽视儿童遗尿症的存在及其带来的危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儿科医学博士马骏教授指出,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尿床并不是孩子的错,责备和打骂不是解决办法,反而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遗尿症通过治疗可以缓解并有机会痊愈。

初步判断以5岁为界

育儿宝典|5岁后仍尿床是病,家长千万不能“棍棒教育”

根据医学文献资料,儿童遗尿症的定义各个指南、共识略有不同,在医学教材《儿科学》中,明确定义为:≥5岁以上的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每周超过两次,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不到5岁儿童遗尿也要警觉,积极干预可以早期预防疾病。

遗尿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生长发育延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目前国际上认可的观点是:孩子夜间尿量的产生超过了孩子的膀胱容量,同时孩子不能从睡眠中醒过来。其中有一项比较明确的原因是,部分患儿缺乏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血管加压素,即抗利尿激素。这种物质在晚上会分泌得更多,“指示”肾脏少产生些尿液。所以,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缺少了这种物质,膀胱也不能储存多余的尿液。

不良影响甚至是终身的

育儿宝典|5岁后仍尿床是病,家长千万不能“棍棒教育”

儿童遗尿症表现为患儿入睡后不能自主排尿,常发生在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半夜较多,有时一夜数次,甚至午睡也尿床,可持续数年。

如果尿床问题不加干预,从学龄前期一直拖延至青春期,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不言而喻。遗尿症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甚至导致人格障碍。患儿通常体质较弱,容易感冒,且常常挑食和厌食。

大约10%的遗尿症患者为继发性遗尿症,可能继发于尿路感染、糖尿病、尿崩症、尿道畸形、神经源性膀胱、便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积极治疗可以使症状消失

育儿宝典|5岁后仍尿床是病,家长千万不能“棍棒教育”

孩子因尿床就诊时,医生一般会根据孩子具体情况的不同,安排尿常规、B超等检查。家长要配合病史采集,帮助孩子记录排尿日记,以协助医生判断潜在的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是儿童遗尿症治疗的基础,某些遗尿症儿童仅经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调整,症状便可消失。对于小年龄、遗尿对生活影响小的儿童可先进行基础治疗,且基础治疗贯穿遗尿症治疗的全过程。

药物也是治疗遗尿症的重要手段。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通过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制定针对性的方案,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去氨加压素、抗胆碱能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良好。

遗尿症患儿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怕喝水,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和喝饮料。养成日间规律排尿(每日4-7次)、睡前排尿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建立排尿的条件反射,在孩子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将孩子彻底叫醒,让他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

儿童遗尿症诊疗较复杂,涉及到各个系统,多重内分泌的机制参与其中。马骏教授建议,患儿家庭到儿科专门的遗尿门诊就诊,有利于诊断与治疗。同时,他呼吁儿科医生正视遗尿症,重视疾病的尽早治疗,让遗尿患儿拥有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