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女性健康 重庆实现“两癌”检查全覆盖

文 / 上游新闻
2020-10-12 01:07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文翰 市卫生健康委供图

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在“两癌”初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率接近百分之百。为有效提高广大女性的“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我市逐步扩大 “两癌”免费检查项目覆盖范围。

奉节县组织开展妇女“两癌”检查现场

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处监察员廖永前介绍,在2018年,我市将“两癌”项目纳入2018-2020年“重庆市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2019年,“两癌”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全市实现“两癌”检查区县全覆盖和城乡妇女全覆盖。

从2009年至今,我市“两癌”检查工作得到了持续的推进,累积完成770万余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检出癌及癌前病变1.6万余名,取得了较好的诊治效果。

2019年,市卫生健康委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质量控制和督导检查,妇女保健队伍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累计完成妇女“两癌”免费检查74.18万人,其中宫颈癌检查45.98万人,乳腺癌检查28.20万人。

渝北区组织开展妇女“两癌”检查现场

通过开展“两癌”检查项目,让健康意识深入适龄妇女人心,适龄妇女的参检率和政策知晓率逐步提高,实现了早诊早治,减轻了经济负担,有力保障了广大适龄妇女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

此外,针对区县级在阴道镜、乳腺临床、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市卫生健康委选派293名区县级“两癌”检查技术骨干到4家市级“两癌”检查技术指导医院进行为期2周进修,对合格人员颁发“两癌”项目进修合格证书,有力提升区县级技术骨干力量,促进区县检查水平提升。

新闻多知点:

什么是“两癌”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2年或以上)是引起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第二,并有年轻化趋势。

HPV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的英文缩写,可以感染人类生殖器的一种病毒,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组。高危型包括(致癌组 ):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

低危型包括(非致癌组)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HPV6、11。HPV高危型阳性提示高危型病毒存在,风险较高,并不表示一定患有宫颈癌。

以下这些人群更容易患宫颈癌,需要引起注意: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多性伴或性伴有多性伴的女性、有子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有子宫颈癌前病变史的女性、早婚、早孕、多孕、多产的女性、个人卫生习惯不好的女性、免疫力低下、免疫抑制的女性、其他,如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营养不良等。

乳腺癌: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较西方国家早45-55岁,乳腺癌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给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乳腺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病具有一定规律,具有一些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容易患病,如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过早(<12岁)、绝经过晚(>55岁)、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晚育未哺乳、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活检证实患有乳腺不典型增生、其他如绝经后肥胖和长期过量饮酒等。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会患乳腺癌,只是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一般女性高。

市民在预防方面,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 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积极治疗不典型增生等乳腺疾病;不擅自使用外源性雌激素;不长期过量饮酒;并提倡母乳喂养。同时,建议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患者需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