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为何偏爱中国人?怎么防?这3个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文 / 健康与开心并存
2021-05-31 11:18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哪些人要做结直肠癌筛查?一定要做肠镜吗?

结直肠癌,在所有消化系统的肿瘤中,可以说是最能“防”、最好“治”的肿瘤,因为它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也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

然而,就是这个傻子癌,却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每年夺走近20万国人的生命。

正值5月29日世界肠道健康日来临之际,“医学界”有幸邀请到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刘德良教授

为我们解答结直肠癌防治的相关问题。

01

新发病例增长近50%!结直肠癌,为何偏爱中国人?

结直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8.7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87%,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18.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1%;而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 IARC)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到55.5万(29%),死亡病例28.6万(31%)[1]。

刘德良教授指出,相比于欧美国家结直肠癌逐年下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仍在缓慢上升。

男性、城市和东部地区仍是我国结直肠癌防治的重点人群和地区。

结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其发生发展是由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已确立的危险因素如下:

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糖尿病、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

结直肠癌,为何偏爱中国人?

“我国结直肠癌高发以及发病率持续增高与经济发展后,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西方相关。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快节奏生活带来的作息紊乱、熬夜增多、精神抑郁等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关。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众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意识不足,人均医疗资源较少,也导致情况进一步加重。”刘德良教授说道。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结直肠癌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刘德良教授指出,与以前相比,我们更偏好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更喜欢油炸、烟熏、炙烤的食物。在年轻人中,肥胖、2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显著增高,这些均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节奏变快,饮食、休息不规律,运动减少,精神抑郁亦有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提示环境有毒物质,滥用药物(抗生素)与结直肠癌相关。目前,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对此现象进行探索。

02

结直肠癌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

结直肠癌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发现即晚期,死亡率高。

这是因为结直肠癌发病隐匿,早期常仅见粪便隐血阳性,故从生活中较难发现早期的预警信号。而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分期紧密相关,

Ⅰ期结直肠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Ⅳ期结直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

刘德良教授介绍道,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与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03-2015年全国17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5年合计相对生存率从47.2%升高至56.9%。而2009-2015 年美国结直肠5年生存率为64.0%,其中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90.0%。

03

定期筛查,可以救命!

“一口吃不成胖子”。

结直肠癌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结直肠癌从癌前病变(腺瘤)发展到恶性病灶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给了我们预防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癌前病变并处理,就可以把癌症扼杀在摇篮中。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的特点提示我们需要从定期筛查来早期发现,那么,我们应从什么时候开始注重规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具体有哪些筛查方法呢?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推荐,

一般人群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中低风险的人群在50~75岁接受结直肠癌筛查,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人群在40~ 75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2]。

要判定哪些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首先需要定义一般风险人群,一般风险人群指不具有以下因素者:

(1)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包括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

(2)本人具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本人具有肠道腺瘤病史;

(4)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5)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高危人群的划分则可依据个体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基本信息,结直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等疾病史以及吸烟、饮酒量等多种危险因素,并结合粪便潜血试验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定。如1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如果是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从10岁到40岁不等开始接受筛查。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都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但大部分模型的评估能力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刘德良教授补充道。

具体的筛查手段有:

(1)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推荐每5~10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2)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远端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推荐每3~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3)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FIT),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较高,但对癌前病变有限,推荐在中国人群中进行每年1次的FIT筛查,FIT阳性者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4)结肠CT,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推荐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每 3~5年进 行一次结肠CT成像技术的检查;

(5)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推荐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和特定筛检目标人群,可每3年进行一次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查,阳性者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04

注意!出现这些情况必须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但是结肠镜检查依赖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痛苦,患者接受度较差。

害怕做肠镜,有什么可以代替的方法吗?

刘德良教授表示,结肠镜是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推荐做。如果因为肠镜会产生不适感而害怕,可以考虑无痛结肠镜,以及粪便隐血试验、结肠CT、多靶点FIT-DNA检测等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粘液便等),腹部不适或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以及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症状时,需尽早就诊进行结肠镜检查。

此外,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是结直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血便或粪便隐血阳性,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而血便也是痔疮的典型表现,常被大家忽视。

刘德良教授指出,结直肠癌患者的便血颜色较深,一般为暗红色,往往与粪便混杂,并伴随有大便形状与习惯的改变;痔疮出血一般为鲜红色,往往为便后滴血或手纸带血,伴随有肛周瘙痒或疼痛。最好的鉴别手段就是进行肠镜检查。

05

到了45岁,就要去做肠镜了吗?

2021年3月,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发布了新版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基于新的流行病学数据,45-49岁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正在上升,建议从45岁开始对一般风险的个体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的年轻化和国外指南、共识纷纷将结直肠癌筛查年龄提前至45岁,有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到了45岁,就要去做肠镜了吗?”

刘德良教授表示,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也呈现一定的年轻化,对于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以及早期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手段,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疾病负担。ACG的最新指南,与我国的专家共识在大方向上基本一致,推荐早期筛查早期干预。

但需指出的是,ACG指南下调筛查年龄至45岁的建议推荐力度不高,证据质量较低。同时,ACG指南指出下调筛查年龄可能会占用高风险人群的医疗资源,影响高危人群中结直肠癌筛查的覆盖范围,并且45-49岁一般风险人群的筛查模式尚无定论。美国的各大指南对此建议尚存在争议。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45岁开始对一般风险的个体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在诸多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我认为,到了45岁,并非一定要进行结肠镜筛查,而应在遵守早期筛查、早期干预的原则下,可依据风险评估、个人意愿、身体和经济情况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筛查起始时间和方式。”

最后,刘德良教授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角度为大家总结了预防结直肠癌的要点:

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的体育锻炼,食用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

专家简介

刘德良教授

中南大学消化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教授,一级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内镜诊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食管静脉曲张内镜诊断与治疗学组组长

湖南省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等10余个SCI杂志编委或审稿人

参考来源:

[1]https://www.iarc.fr/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

[2]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1, 43(1):16-38.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审核:刘德良教授

本文作者:啊粥

责任编辑:Mary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你真的了解你的肠道吗?消化科医生解读肠道健康的4大误解,5分钟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