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去世再敲警钟,肝癌怎么早发现?这两项必查

文 / 鲸鱼大健康
2021-04-04 18:32

2021年2月27日,吴孟达因肝癌去世,这是继赵英俊等艺人之后又一名因为肝癌去世的艺人。

是的,又是肝癌。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肝癌新发病例37.01万例,肝癌新死亡病例32.5万例。

也就是说,2015年,中国平均每67秒就有1个人被诊断肝癌,平均每74秒就会有1个人死于肝癌。

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肝癌当然有自己的“杀手锏”——销声匿迹。

肝癌是沉默的杀手,不疼不痒防不胜防

你可能不知道肝脏有多能“忍”:1.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早期肝癌,没有什么特殊症状;而一旦出现了肝区疼痛、腹水、黄疸等症状,肝癌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2.即使只剩20%~30%,肝脏仍能工作。动物实验表明,当肝脏被切除70%~80%后,并会不出现明显的生理功能紊乱;可见,肝脏的功能储备和再生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这么“安静”的一种癌症,难道就没有什么方式早点发现它吗?

体检癌症筛查+影像学检查,是肝癌的“照妖镜”

血清甲胎蛋白(AFP),几乎是每个体检的肿瘤筛查套餐都包含的项目,它也是诊断肝癌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没有碰上⬇️这几种状况的前提下,血清甲胎蛋白≥400μg/L,高度提示肝癌

怀孕;

慢性或活动性肝病;

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

消化道肿瘤如果血清甲胎蛋白有轻度升高,还需要再通过肝脏超声、动态增强CT、多模态MRI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复查。

哪些人容易得肝癌,需要定期检查?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过度饮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患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

而且,年龄>40岁的男性罹患肝癌的风险更大;一旦满足高危人群条件,最好每隔6个月进行1次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

能通过体检检查出来的癌症不算多,而肝癌就是其中之一。

希望大家还是给肝脏一个求救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