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乐观,头发这么多,怎么可能是癌症患者?癌症=丧吗?

文 / 大健康小乐趣
2021-01-22 00:50

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小小年纪就患脑瘤的马小远以其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拯救了悲观、对一切都无所谓的韦一航,也收割了不少荧幕外广大网友们的眼泪和喜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乐观积极反而却引来了大量的质疑和谩骂。

95年的松饼君是一名波士顿的留学生,然而正当她全力以赴攻读硕士学位时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且已经扩散到肝脏和骨头。她热爱生活,即使患癌,也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珍惜,她用vlog向大众展示着她阳光、积极的一面:坚持健身、旅行、完成学业,并鼓励其他患者不要放弃。然而,这个现实生活中的“马小远”,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暴力。

最开始的留言还是很正常的,网友们鼓励她,为她加油,并分享自己的患癌经历,慢慢的,“化疗不是会掉头发吗”“得了癌症为什么还要健身”“有小肚腩”“恰烂钱”……这些留言开始出现,很震惊对不对?为什么网友对屏幕前的癌症患者有这么大的恶意?在一些人的眼里,癌症可是一种大病,怎么可能会有癌症患者会在化疗后不掉头发?一个癌症患者怎么可以有好的生活质量?

“你们可是癌症患者啊”!是啊,他们是癌症患者,所以不配拥有乌黑亮丽的头发,不配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不能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不能体体面面的工作生活,因为这样是“不合理”的,是“假的”,是在“欺骗我们”“博大众同情”。这些年,癌症已经被“污名化”,社会更是将癌症患者固定为“惨”这样一个刻板印象。他们把对自己生活中的无能为力,转嫁到积极向上的癌症患者:凭什么我的生活是一地鸡毛,而你们却能过得积极向上?

由于人们的不了解,大多数人视癌症为洪水猛兽,认为癌症是肮脏、不幸、悲观、痛苦的象征,家属甚至无法正常说出“癌症”这个词,以“那个病”代替。即使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社会也仍然无法接纳他们,“高学历患癌女患者临床治愈后,遭面试单位拒绝”“女老师不幸患癌,被学校开除”等消息更是绵绵不绝。在遭受一系列不平衡的对待和异样眼光后,好不容易对生活燃起希望的癌症患者在日复一日的打击中渐渐失去信心,重新将自己封闭起来。

诚然,癌症在中国依旧是一个负担不小的大病,因病致贫的案例时时刻刻都在上演,但却并不代表着抗癌过程中只有悲伤一种情绪。有网友曾说,“患癌后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亲戚,刚想打招呼,亲戚却装作没看见往前走了,那一瞬间觉得自己是癌症患者,难道连亲情都不配拥有了吗?心都凉透了!”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人们对癌症患者的歧视也不会随着一部电影就立马改变,好在我们已经开始有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人会注意到癌症患者这个群体,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为这个庞大群体发声,黑暗的一角被撕开,终究会有重见光明的一天。在这之前,我们要积极的抗癌,积极的生活,积极的面对接下来一切可能会发生的事,用热情和快乐拥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