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六院成立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经肛门切除肠癌重建肠道

文 / 点点医讯
2019-06-12 19:13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 李饶尧)6月10日,全国首个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四科(结直肠外科二区)正式挂牌。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汪建平教授、康亮教授团队通过整合结直肠微创外科三大领先技术——经肛直肠癌根治术(taTME)、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NOSES)和全腔镜下体内吻合技术,在临床推广结直肠癌微创诊疗模式,实现“无切口”手术。


中山六院成立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经肛门切除肠癌重建肠道


术后腹部无切口

30岁的周女士来自江西,因体检肠镜发现直肠癌,闻名来到中山六院就诊。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灶在距离肛缘6厘米处,大小约3厘米,经评估排除远处转移。

康亮教授团队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经肛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出术(NOSES)”,在完全腔镜下完成病变肠道切除、规范化淋巴清扫以及肠道重建,并将肿瘤经肛门完整取出。

术中,医生只在周女士腹部开了3个小切口(0.5厘米-1厘米),用以置入腔镜和完成相关手术操作。周女士术后6天康复出院,伤口愈合后腹部将不会留下疤痕,实现“无切口”手术效果。

中山六院名誉院长汪建平教授介绍,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长达15厘米左右,即使是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仍需要在腹部切5-6cm的切口,以便取出肿瘤标本和完成肠道吻合。

中山六院成立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经肛门切除肠癌重建肠道

中山六院围绕结直肠癌患者的需求,通过整合肛腔镜外科、NOSES技术及全腔镜吻合等优势技术,在全腔镜下完成肠管重建、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将创口隐藏在直肠或阴道内,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实现了最小创伤及快速康复。

适用5厘米以下肠癌

中山六院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负责人、外四科主任康亮教授表示,结直肠癌“无切口”手术是一种诊疗理念的创新,现在已经成为科室的常规手术。对于5厘米以下的早中期结直肠癌,大多数可以采用腹部无切口手术(NOSES),部分低位直肠癌甚至可以实现完全taTME(腹部不开任何切口)。

据了解,经肛直肠癌根治术(taTME)是中山六院汪建平教授、康亮教授在传统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发展和创新的术式,可实现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利用特殊的医疗装置和腔镜技术,所有手术操作从人体自然腔道(肛门)里面进行,无需腹腔镜辅助。

汪建平教授表示,该术式与腹腔镜手术相比,肿瘤根治性效果相当,而手术创伤大幅减小,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美容需求。目前,部分晚期结直肠癌通过术前化疗,缩小癌灶,实现肿瘤降期,也能获得“无切口”手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