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学家提出免疫新疗法,破解癌症治疗难题

文 / 一只温顺的猫
2019-04-12 18:36

多年来,医学界从病因、病理、遗传、发育、细胞属性、对治疗的反应等各个方面研究观察及临床实践,证实了癌症不同于目前存在的任何一种人类疾病。

癌症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人体内在的遗传因素、局部微环境因素和免疫学因素及外在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等诱导和致突变因素等。癌症细胞是一群失去生长控制且生物学行为异常的细胞;癌症不受机体正常生长调节机制的调控,失控性生长并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异质性、浸润性和转移性是其基本特征。目前,癌症治疗存在两大难题,一个是癌症的转移,另一个是癌症的复发。

癌症转移是其扩散的一种主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浸润,即肿瘤从原发部位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或器官。如晚期子宫颈癌可蔓延至直肠和膀胱,晚期乳腺癌可以穿过胸肌和胸腔甚至达肺。癌细胞成堆(原发灶)后,通过血管、淋巴管、种植等路径在别的地方又生根发芽,又立了一个“山头”,这就是转移!另立的“山头”和原发灶是“一脉相传”,病理性质是一样的。

癌症复发是指被控制住的癌症重新在原发器官上出现,或者癌症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血管或体腔,迁移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有些癌症会在首次治疗过后的几个月或几年后复发。

从本质上看,癌症的转移与癌症的复发是源与流的关系。那么,癌症转移的原因,转移的途径,是怎样的呢?

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肿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或极向,导致肿瘤细胞更容易脱离其组织结构,给肿瘤的转移扩散创造了条件。目前,癌症转移机制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但有两种说法大家比较认可。一是环境相同说,肿瘤细胞脱落后,随血液、淋巴、或种植在相同、相似的环境落脚、发育生长。二是肿瘤细胞成堆后,在路径比较“窄”的地方“卡”住了,生长成了转移瘤,比如转移多在淋巴结处,癌细胞进入门静脉到肝脏“卡”住了,形成肝转移瘤。

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

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转移、血管转移,种植性转移等。

癌细胞侵袭周围组织的同时可以穿入淋巴管和血管。一旦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可以脱落形成栓子,或在管内增殖、形成连续性肿物,但多数是通过淋巴管进入区域淋巴结而形成淋巴结内转移。

当含有癌细胞的淋巴液进入血液后,或癌细胞直接侵入小血管,就可能发生血行转移。进入血液中的癌细胞以单个细胞或由纤维素连成一团的形式在血流中移动。一般进入血循环中的癌细胞不能存活,但当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停留的机会,则会侵出管壁并进入血管周围的间质,在此增殖、生长,转移灶形成。

当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可脱落下来,随体腔内的液体像播种一样种植于到体腔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瘤!

恶性肿瘤转移的偏好

机体不同的组织对转移有不同的亲和性,肝、肺、骨髓、脑及肾上腺为常见的转移部位,而脾、肌肉等则很少出现转移。一般血行转移多在病情的后期发生,但肺癌、乳腺癌、肾癌、脑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等早期即可有血行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骨、脑等。抗凝剂和化学治疗有可能减少肿瘤的转移,而挤压、局部操作则可能增加转移的机会。转移癌并不一定是癌症的晚期,某些癌症的早期也可发生转移。

癌症发生转移之后,治愈率、生存率都会大大下降,未表现出症状的转移灶、幼年癌细胞还会增加治疗后复发的机会。在尚未完全攻克癌症之前,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最大程度让普通患者受惠!预防癌症要趁早,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运动减肥,不熬夜,远离腌制、烧烤、熏制、油炸、霉变食物,癌症高危人群严格做到早期筛查,定期体检等等。

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2018年10月癌症免疫疗法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免疫疗法被誉为最有希望治愈癌症的方法,目前国际上关于免疫疗法的新药新机理不断出现,癌症免疫治疗相关的联合用药、瘤内注射、综合治疗等临床试验项目层出不穷,让我们拭目以待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最近,有国内科学家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生物免疫疗法——自源性体内免疫细胞激活疗法既是众多免疫疗法中的一种,它通过诱导多种细胞因子产生、调控NK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分化等通路,多通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在削弱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并且该疗法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可与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并且无需基因检测使用便捷,为广大癌症患者提供更多用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