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文 / 在听HereHear
2019-02-20 12:13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胰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人体胰腺器官上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经常出现在45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有“三高”饮食习惯,以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人群当中,男女比例是1.5-1.9:1,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常以恶性程度高、诊断和治疗困难著称,被称为“癌中之王”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难发现

胰腺躲在右上腹的一个小角落里,周围被胃、十二指肠、肾这些器官围着,非常隐蔽,出了问题,常见的检查方法很难发现。

难治疗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发展快,发现时大多处于晚期,约80%的病人因为肿瘤侵犯局部重要血管或者转移而丧失了手术切除机会。它又对放疗、化疗由不敏感, 平均生存时间约6~9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们对它很陌生,它离我们却并不遥远。不少名人因它而离世,苹果之父乔布斯和诺贝尔得奖者斯坦曼,《人鬼情未了》中的男明星帕特里克、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胖姐沈殿霞等均死于不同类型的胰腺癌。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若要知己知彼,远离病魔,先要从了解胰腺癌开始。

胰腺癌的成因

胰腺癌的病因至今未明。胰腺癌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胰腺癌是否与遗传有关?

胰腺癌与遗传有关。如多个胚系突变导致的遗传综合征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增高有关,但仅占胰腺癌病例中的极少部分。其他因素如致癌物导致遗传物质 DNA 损伤、叶酸代谢基因异常等也与胰腺癌的发病有关。但并不是说父母的胰腺癌一定会遗传给子代,只是子代的风险比普通人更大一点。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总体而言,高龄、男性、吸烟、酒精、咖啡、高脂和红肉类饮食、肥胖和体力活动缺乏、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肝硬化、胃病等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 吸烟:吸烟是很多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几率越大。
  • 饮食:长期过量饮酒、咖啡(缺乏直接证据支持)等。
  •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合物如β-萘酸胺、联苯胺、烃化物等对胰腺有致癌作用。
  • 糖尿病:临床医师发现在胰腺癌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提醒对无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病人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
  • 慢性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胰腺炎发作可以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胰腺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的胰腺癌并无明显症状,如果有下面症状,病程大多进入了晚期。

腰腹部剧烈疼痛

胰腺癌患者以腹痛为首要症状,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容易被当作胃痛或腰肌劳损而自行服药治疗。

不同的是,胃病吃胃药就基本能控制症状。而胰腺癌的腹痛不但服药无效,且呈持续性、基本无明显缓解时间。

黄疸

皮肤、巩膜等组织被染成黄染。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

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就是说排出来的便带有油花,所以很多患者会出现体重突然下降的情况。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国内VS国际最新胰腺癌的疗效对比

胰腺癌在国内的传统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治疗的毒副作用较大而治愈率很低。近年来胰腺癌患者往往选择前往香港进行治疗。

一个被国内化疗方案副作用折磨的骨瘦形销的李女士选择赴港就医,在接受了国际最新治疗方案后终于战胜胰腺癌的案例,值得患者与家属参考。

李女士国内检查治疗胰腺癌经过:

Mar7—MR显示:胰腺钩突部乏血供结节,考虑:胰腺癌可能性大,十二指肠水平部受累不除外;胰头周围及腹主动脉旁散在略大淋巴结。

Mar12—上腹部增强CT显示:胰头钩突部占位,考虑恶性。

Mar15—PET-CT显示:胰腺形态饱满,胰头尤著,代谢轻度增高,胆囊体积增大。

Mar22—MR显示:胰腺钩突少血供结节伴胰管轻度扩张,考虑:恶性肿瘤,胰腺癌可能性大。

Apr16—进行一次胰腺癌白蛋白紫杉醇+替吉奥方案的化疗。

李女士在化疗后头发一夜掉光,还出现了严重的毒副作用。头晕无力、恶心呕吐、无法进食,每天20小时依靠打点滴维持营养。因为无法正常饮食其身体迅速消瘦且异常虚弱,而肿瘤导致的背部疼痛并没有因为接受了化疗而有所好转,反而变得更加难受。

国内主治医生说:“只能先做完化疗,然后再评估,有需要的话再做放疗。这个病在国内都这样治,没别的办法了。” 李女士经过多方面资料收集,慎重考虑后,决定赴港治疗。香港的主治教授向她解释:虽然抽血报告显示CA199较高,但不排除是罕见的胰腺发炎,因为发炎也可能导致CA199升高,在没有进行活检的情况下,无法100%确认是胰腺癌。如果误诊情况下进行化疗,会对病人的身体会造成伤害。在没有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即使是胰腺癌,如果不能确认胰腺癌的类型,贸然开始用药也是不严谨的,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李女士回想当时确实没有做过病理检查,国内的主治医生也是看完影像报告后就断定是胰腺癌,无需活检,还说如果一旦活检,就会触动癌灶的地方,导致迅速扩散(实际上并没有活检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这种说法),情急之下李女士就在还没有完全确诊的情况中开始了化疗。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教授针对李女士现有的MR、CT报告,给出治疗方案:

  • 建议李女士先进行内视镜微针穿刺活检,确认是否为胰腺癌。
  • 同时进行PET-CT检查,确认全身其他部位有无转移情况。
  • 如果活检确认不是癌症,可诊断为胰腺发炎。
  • 如果活检确认是癌症,且PET-CT显示其他部位无转移,可判断为胰腺癌。
  • 由于是局部肿瘤,可以联合肿瘤外科医生会诊,评估全胰腺切除手术的可行性。
  • 如果活检确认是癌症,且有转移,就不适合根治性手术,可进行药物治疗联合精准放疗。

李女士开始接受一系列检查,检查PET-CT影像显示肿瘤对周边组织有侵犯迹象,活检病理显示是胰腺腺性癌。

教授表示:虽然腺性癌预后较差,但从目前的病情看并不是没有治疗的希望。教授和肿瘤外科医生、肿瘤放射科联合会诊后认为:由于肿瘤周围有动脉包围,手术风险过高,采取化疗联合放疗的效果比单纯化疗的效果要好。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关于化疗药物的选择,李女士之前用的是蛋白紫杉醇+替吉奥方案,教授认为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治疗方案是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这种新方案在国外医院和香港临床治疗有丰富的治疗案例,不仅效果比替吉奥效果好,且副作用更小,具体药物剂量会依据李女士的病情进行实际调整。

放疗仪器方面,教授也和李女士他们详细说明:香港有国际最新的第四代tomo刀放疗,精准度高,减少对周边组织和包围的血管的伤害。根据她现在的情况,可以先进行一个疗程(即3次化疗),结束化疗后1-2周开始进行放疗,共25次,耗时5周,放疗期间进同步进行5次化疗,结束放疗后再做最后一次化疗就结束全部治疗。

教授表示在香港做化疗几乎没什么副作用,很多病人做完化疗也没什么感觉,第二天就自己回家了。之前在国内医生虽然也是说要做放化疗,但是必须先做化疗,再做放疗,不能同步进行。

果然,李女士在香港做完第一次化疗后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住院的这几天胃口也逐渐变好,可以慢慢吃一些稀粥,后来已经能像原来那样吃饭菜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按医嘱定期复诊、检查、治疗,一切治疗都很顺利。

让人惊喜的是,第三次化疗结束后,教授看了最新的MRI检查报告,发现肿瘤由5.3*4.1cm缩小为4.2*2.8cm,肿瘤已经有缩小迹象,也没有发现淋巴转移,认为李女士可以继续后面tomo刀放疗联合化疗的计划,并根据李女士最新的病情调整了化疗用药方案:紫杉醇+卡铂

在教授的鼓励下李女士继续完成后续的治疗。两个多月后,她背部的疼痛感已经完全消失!再也不用吃任何止痛药了,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目前李女士已经治疗完毕,回到居住的城市开始正常工作和生活。下一次复诊将会在三个月之后,期待李女士的好消息。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对于胰腺癌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日常饮食多吃好消化的,低油脂的,规律三餐,配合医生,积极开展手术治疗,切勿听信偏方。

若能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将是治疗这种疾病的绝佳机会。因此,识别高危人群和早期检测胰腺癌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说是相当重要了。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

全面解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