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离世 | 癌症凶猛,我们如何未雨绸缪?

文 / 米粒妈爱分享
2018-11-01 14:06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李咏走了,跟癌症抗争17个月,走的时候才50岁。我们的青春记忆,那些无忧无虑吹着电扇,刷《幸运52》《非常6+1》的日子,很多都跟李咏一起随风而去。

上周,我和一个老朋友吃饭,她同事前几个月被查出乳腺癌,小姑娘才28,还没结婚呢啊!

她现在每个月的药费都是7万多块钱,只有这个美国的靶向治疗新药能让她的肿瘤稳定、略有缩小。国内还没有卖的,所以她妈妈每个月得去香港买药。

亲戚朋友每个人见到她都问,有没有仿制药?印度有吗?没有,不是每个药都能幸运地找到仿制药。她上过一个国内的保险,保额是15万,满打满算就够俩月药费……

她家条件普通,父母都是二线城市的普通公务员,再用几个月的药,就得卖房了。可是父母还需养老,卖掉全家唯一的住房,也不知能撑多久……真的太惨了。

(“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

我认识一个香港知名的骨科医生,作为医生,他能享受全香港的先进的医疗,几乎不用花什么钱(香港医疗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好嘛)。但他坚持额外买了一份千万港币保额的保险。他说,真得了什么大病还是得去美国治(汗。。。)这是他给自己准备的最终的保命符。

真有大病,去哪里治?

如果有条件,其实美国、日本的癌症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很多癌症能大大超出国内的治愈率,就医体验也是天壤之别。不同癌症各地治愈率不一样,有的美国第一,有的日本第一。

来自中国新闻周刊的数据显示:

美国的抗癌药比国内先进太多。有些中国用的抗癌药还是30年前美国用的。因为新药研究落后,国内医生通常难为无米之炊。

中国新药研发的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数据,截至2015年10月,全球有48.53%的临床试验在美国进行,在中国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仅占 9.75%。

以抗肺癌药为例,美国已经开始了第四代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而中国还停留在第一代靶向药上。

从国家层面上看,美国早在2005 年便投入了 791 亿美元用于医药领域的开发与研究,而我国政府在2011年,临床研究上的投入仅为 2.5 亿美元。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新数据显示:

从 1991 年到 2015 年,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连续下降了 26%。所有癌症的5年存活率达到了67%,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存活率达到91.7%,前列腺癌达到98.6%,淋巴癌达到98.2%,膀胱癌的5年存活率是77.3%,食道癌64.5%,白血病60.6%......如果还觉得不够直观,看看下图:

中美癌症患者生存率对比

在美国来讲,最顶尖的癌症治疗医院有:德克萨斯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梅奥诊所,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

美国最佳医院癌症排名前十的医院


李咏在全美医术最高的梅奥医院治疗,可惜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不过我觉得这样也算没了遗憾,毕竟全世界最顶尖的医术都试过了。

相比之下,李开复比他更幸运得多,确诊癌症四期,经过17个月的治疗,李开复通过微博向大家公布:已经连续两次都检测不到肿瘤了!李开复重获新生。

对于癌症,我们应未雨绸缪

1、疫苗

2006年,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疫苗HPV疫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打个疫苗就预防十几种死亡率极高的癌症,米粒妈建议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该打。

米粒妈早年打过宫颈癌四价疫苗,特别后悔没直接打九价,因为现在在国内我已经超龄了。为什么说在国内超龄了呢?国内药监局要求26岁以下才能打,可美国FDA,一模一样的进口九价疫苗,规定45岁以下就可以。

(美国FDA批准45岁以下都可以打)

这个疫苗,咱们国内等了整整11年。去年才批准二价和四价疫苗,本月(2018年10月)刚刚批准了九价。疫苗一上市全国的库存都被疯抢一空,据说排队已经排到一年后了。

网上流传各种谣言,有的说26岁以上就没用了;有的说,有性生活就不能打了——这其实完全是错误的,只要没有被HPV感染(去医院查一下就知道),打了就能预防(注意,只能预防,不能治疗)。

(80%的人一生中都会被HPV感染)

三四十岁也可以打,当然了,越小打防护效果越好,所以我也建议大家给自家娃,不论男女,到9岁后都可以打HPV疫苗。虽然俗称“宫颈癌疫苗”,实质上也能预防很多男性癌症(我就准备大概十岁左右给米粒打)。

另外HPV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的HPV癌,只能预防大部分常见的HPV病毒(见下图)。

打几价好呢?当然九价>四价>二价,因为九价包含的预防种类最多,预防的疾病最多,当然费用也最贵,北京这边我问了几家医院,大概5500左右三针。

除了宫颈癌疫苗,已经上市的癌症疫苗还有美国前列腺癌疫苗(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日本的莲见疫苗(用于预防多种实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2、每年全面深入的体检

很多人都不愿意体检,能不去就不去。这是非常危险的。答应我,为了家人,千万不能这么做。很多癌症和重疾,早期治愈率都在90%多,晚期才10%多。

看这个图就明白了,不同癌症,左侧是早期发现,右侧是晚期发现的治愈率:

不过国内大部分体检都是糊弄人。那种一二百、两三百的,查完了人人都是“全部合格”——因为很多重要的都没查啊!

米粒妈建议,除了最基本的,体检还应做

  1. 乳腺超声(注意不是红外)
  2. 甲状腺超声(至少要手诊)
  3. TCT
  4. 幽门螺旋杆菌吹气
  5. 胃镜、肠镜(40岁后建议每年或隔年查;两者都可以做无痛的)
  6. 不要嫌麻烦,便常规也要做(不要再自愿放弃啦)

1)肠镜

做肠镜能避免60%的结肠癌死亡,美国建议所有50岁以上的人每年都要做肠镜。比如咱们父母这个年龄,就应该每年查了。

美国2000年的筛查比例只有21%,但现在已高达近70%。不是美国人听话,而是不做肠镜,每年的保险费用蹭蹭上升。

(做肠镜能避免60%的结肠癌死亡)

结直肠癌从良性息肉演变至恶性肿瘤通常需要长达15年,只要早期发现,治愈率接近100%,可惜国内知道该定期做肠镜的人不多。

我爸,米粒姥爷,第一次做肠镜时,医生就直接取出了几块早期病变的息肉,大大降低了癌症风险。

2)胃镜

和国人一样,日本人也喜欢吃腌制食物及盐渍食品,胃癌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日本将胃癌防治列为重点施政项目,推出胃癌早期筛检,民众40岁起每年接受胃镜检查。

日本胃癌发现多为第一期,约占60%,一期胃癌治疗后5年的存活期超过90%;比较起来,国内胃癌患者80%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存活率也低得多,一般晚期胃癌切除后5年的存活率只有20%-30%。

医界普遍认为,40岁以上的体检应包括胃镜检查,尤其对胃癌高危险群的人,定期接受胃镜检查是绝对必要的,毕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不二法则。

更详细的我曾写过一篇胃病、胃癌和胃镜相关的文章,大家可以读一读。

3、日本高端体检

有条件的人还可以考虑去日本体检,35岁以上还可以每隔三五年去做个全面的癌症筛查。

尽管价格是国内的好多倍,每年去日本体检的中国人多达31万人!国内真的要加油了。

日本的癌症筛查,"PET-CT"技术为主的精密防癌检查。可将全身上下已知常见的 300多种癌症一次性彻底排查,最小可以发现5毫米以下的癌症,处于I期,这样的癌症通过切除手术就可治愈,如果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的话,一般不会复发。

而中国,通过仪器能够发现的通常是几厘米以上的中晚期癌细胞。早初期癌症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体检费用大概是1-2万,癌症筛查那种的要5万(不过我觉得比起一个月7万的药费,三五年做个全盘癌症体检还是合适的)。我准备谈个我家和闺蜜家几个人的小团购(职业病又犯了)。

4、保险

之前提到我朋友的同事,得了乳腺癌才知道自己的保险保额只有15万,在每月7万多的药费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我家三口现在都买了医疗险和重疾险。

1)医疗险

如果你生活在国内,医疗险建议买国内的(不建议买香港或其他国家的),因为经常需要理赔,国内更方便,比如去协和国际部、和睦家等,门诊住院都能直赔。缺点是每年费用较高,没有储蓄功能,完全是消费型的。

我家三口的医疗险大概是每年1-2万/人,上的是公司那种高管医疗保险(比个人的便宜好多,个人的大概3万/年吧)。这样我去随便看个病,做个胃肠镜(准备下周去做呢),做个小手术啥的,都能报,而且就医体验特别好。

(前几个月我在协和国际部手术)

2)重疾险

重疾险,是在危难时救急的。重疾险我研究之后,买的是香港友X的。

我研究了一下社保,咱们每个月交了那么多钱,可如果真得了病,北京最高只能赔付10-30万(其他地区更少),像朋友那每月7万的进口药费想也不要想。

别说癌症之类的大病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光一个流感就花了50万。我姥姥去世前,住了一个多月ICU,一天就是2万多。老人节省了一辈子,最后几个月花了100多万(我姥姥姥爷一辈子的积蓄才60万!)。而我同事的表妹,母亲不幸患了肺癌,众筹之后就是卖房。

我觉得,想养老体面些,真应该早点买个香港的重疾。

重疾给孩子买最合适,越早越好。年龄越小,保费越低,而且之后18或25年不变(也就是锁定价格了),如果孩子刚出生就买,价格低,而且一辈子的大病都能保。而比方说12岁才买,就只能保12岁之后(时间短了),而12岁比0岁保费贵,价格又高了。

大人也一样,现在污染这么严重,食品安全远远得不到保障,空气和水污染也令人堪忧,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独生子女夫妻俩,要给四位老人养老送终,膝下还有政策鼓励的二胎三胎。万一得个什么病,整个大家庭就垮了。

研究了一下,比如每人10万美金保额,大人每年2000多美金;孩子大概1000美金(我同事家刚出生的闺女,10万美金保额,每年只要800多美金)。

我们家三口都买了30万美金的保额,最多能赔三次,上限是保额的好几倍,最多能陪500多万。如果得了重病,直接赔30万美金(208万人民币),哪怕治病只需要50万人民币。

如果一直不得病,到老了退保还能翻几倍拿回来,比如保额50万美金,到80岁如果退保就有300多万美金。

趁年轻买个重疾,还不太影响生活质量,得病了就真的晚了。更详细的可以看我写过的关于香港保险的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

米粒爸说,你这人啊,就是一辈子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允许自己有任何措手不及。多年夫妻,果然他最了解我。

我读书的时候,全力准备职场和实习,不想等别人都有了出色的成绩,自己还庸庸碌碌;怀孕的时候,恶补各种育儿知识,就怕耽误了孩子的任何一个敏感期;现在30+了,感觉身体总有不少小毛病,除了锻炼、积极的生活方式,我还会让全家定期做全面深入的体检、打HPV疫苗、找到最合适的保险。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医疗健康方面的疑问、建议,欢迎留言探讨祝所有点赞留言的亲们都活到120。

作者简介:@米粒妈频道(点击关注哦),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3-10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3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