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科•新闻】我院胸外科团队精彩亮相2018 ESTS年会

文 / 上海市肺科医院
2018-06-08 21:06

5月27日-30日,第26届ESTS年会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举行。我院胸外科团队以极高的水准呈现了9个发言和5个壁报,内容涵盖胸外科核心领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诸多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主要由年轻医生组成,团队的医生们从容镇定,表述清晰流利,立意新颖、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在欧洲胸外科的最高舞台上展现了中国胸外科年轻医生的良好风貌。

团队关键词:SH Pulmonary

01

11

ADJUVANT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COMPLETED RESECT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主要完成人:靳凯淇,张鹏,姜格宁

2005年至2014年间,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辅助治疗之间的总体生存,多因素COX回归探索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241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其中意外切除患者161例。对于pN0意外切除患者,辅助化疗相较于单纯手术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更长(5年OS, 63.2% vs. 36.4%, p = 0.013);对于pN1/2患者,辅助化疗(5年OS, 15.3%)与单纯手术(5年OS, 6.4%)的OS无显著差异(p=0.884),辅助化疗+胸部放疗(5年OS, 59.4%)的预后优于辅助化疗(p=0.028)及单纯手术(p=0.029)。多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性脑照射、术后并发症及p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02

11

CIRCULATING TUMOUR DEOXYRIBONUCLEIC ACID (CTDNA) ANALYSIS OF THE EGFR GENOTYPE ENHANCED THE ACCURACY OF BIOLOGICAL PROPERTY DIAGNOSIS FOR SMALL-SIZED PULMONARY NODULES

要完成人:杨洋,姜格宁

随着低剂量CT在常规体检中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而假阳性率偏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194例成对的外周血和病灶组织样本中,69例为男性,其中13例有吸烟史,病理确诊163例肺癌,每例均由外周血成功富集ctDNA。31例样本检出EGFR突变,其中28例为肺癌,阳性预测值为90.3%(28/31)。得出ctDNA的EGFR基因型分析有助于提高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精度。

03

11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SUBXIPHOID AND INTERCOSTAL VATS FOR THORACIC SURGERY

主要完成人:陈健,杨晨路,蒋雷

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是胸外科最有前景的微创手术方法。然而,几乎所有报道的单孔VATS都是通过肋间途径进行的,胸壁创伤仍然存在。

自2014年8月以来,研究组成功完成了850例剑突下和1200例肋间VATS。调查临床资料,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发现在目前完整收集808例剑突下和1023例肋间VATS围手术期资料,两组性别,年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后纳入500例剑突下和700例肋间病例。剑突VATS组临床相关疼痛(NRS≥3)的患者比例在术后1,3,6个月显著低于肋间VATS组(P <0.05)。剑突VATS组的在术后1,3,6个月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 <0.05)。

与肋间VATS相比,剑突VATS术后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提示剑突VATS应该成为胸外科手术的首选手术方式。后续注册了clinicalTrials.gov的随机对照试验(NCT 03331588),以进一步证明我们的结果。

04

11

UNIPORTAL VATS LEFT S7+8 RESECTION

主要完成人:胡学飞

随着胸部CT在体检中越来越普及,早期肺癌的发现率逐渐增高,亚肺叶切除,尤其是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价值得到胸外科医生的肯定。胡学飞医生在大会上向大家展示了单孔胸腔镜下左下肺前内基底段切除,术中采用缝线结扎及hemolock联合闭合支气管,然后超声刀离断,避免因段支气管较细stapler闭合出现残端漏气的情况发生。手术方式安全可行,过程干净流畅,术后随访恢复良好。

05

11

UNIPORTAL THORACOSCOPIC SIMULTANEOUS BILATERAL LOBECTOMY FOR BILATERAL MULTIPLE EARLY LUNG CANCER --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主要完成人:郑卉,朱余明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然而对于双侧早期肺癌行同期双侧肺叶切除手术,目前尚无报道。

回顾分析我院胸外科自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行单孔胸腔镜行同期肺叶切除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与同期连续的传统胸腔镜单侧肺叶切除肺癌患者50例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肺功能,肿瘤大小,位置,病理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疼痛指数,住院时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等临床资料,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

因此,单孔胸腔镜同期双侧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在技术上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在与单孔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相比,手术时间稍长,但在患者远期生存和无瘤生存无统计学差异的前提下,同期双侧叶切的患者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肿瘤切除术更彻底。肺段切除总数是影响同期双侧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显著性因素。

06

11

FREE MUSCULOCUTANEOUS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TRACTABLE EMPYEMA: A SINGLE INSTITUTE 13-YEAR EXPERIENCE WITH 23 CONSECUTIVE CASES

主要完成人:李佳琪,谢博雄,姜格宁

慢性难治性脓胸是胸外科医生的常见难题,其治疗往往费时费力。有些情况下,胸壁开窗术是控制胸腔感染的必需手段,但随之而来的脓腔换药,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极大的负担。

本院自2004年至今已行游离肌皮瓣移植术治疗23例慢性难治性脓胸,现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总结。治疗方式包含两个阶段:首先对难治性脓胸患者行胸壁开窗术,术后每日脓腔换药,直至脓腔肉眼干净并有健康的肉芽组织增生,如果存在支气管胸膜瘘,则直接缝合瘘口或行封堵器置入;待时机成熟,取带蒂的游离肌皮瓣填入残腔,同时行血管吻合。23例游离肌皮瓣移植术全部成功完成,无围术期死亡或重大并发症发生。其中20例肌皮瓣存活且血供良好,3例因支气管胸膜瘘持续存在,开小窗换药。改良封堵器治疗大的支气管胸膜瘘成功率高。远期随访显示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胸壁开窗术后游离肌皮瓣移植术治疗慢性难治性脓胸,是一种安全可靠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07

11

TUMOR SIZE CONTRIBUTES TO POORER SURVIVAL MORE THAN EX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T4N0-1M0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主要完成人:励逑元,Ping yang,姜格宁

研究纳入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 NCDB)中2010-2013确诊,按第8版TNM分期的临床分期为T4N0-2M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T4N0-1接受手术的患者共1588例,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因素。对仅因肿瘤直径>7cm获诊的T4N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医疗单位类型、合并症、患侧、临床N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级别。

我们发现T4N0-1M0且接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1.5%(95%置信区间:38.4-44.9%)。年龄、性别、合并症、N分期、切缘、分化级别、化疗及大小-侵犯分组均为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仅有T4侵犯且直径≤ 7cm的肿瘤较直径>7cm的肿瘤具有生存优势(HR:0.75,95%置信区间:0.62-0.92,P = 0.016)。直径>7cm且无T4侵犯的肿瘤中,包含手术的治疗方式在经倾向性匹配后仍较非手术治疗可获更好生存(HR:0.45,95%置信区间:0.42-0.48,P < 0.001)。在经手术的新分期的T4N0-1M0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单纯T4侵犯较单纯直径>7cm预后更好,术后可获较长时间生存;对于有T4侵犯且直径≤7cm的肿瘤,手术疗效满意,在对患者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常规考虑手术的可能。

08

11

NOMOGRAM BASED ON RADIOMIC AND CLINICAL FEATURES TO PREDICT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 STATUS IN ASIA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LUNG ADENOCARCINOMA

主要完成人:谢冬,姜格宁,陈昶

EGFR基因突变对于临床治疗十分重要。然而某些病人可能因为取材的限制或者无法常规开展基因检测,从而无法获知准确的EGFR突变情况。影像组学的研究可以提供更多切片无法提供的附加信息,我们回顾性的收集了1157例已有明确EGFR突变状态病人的临床病理信息。通过LIDC公开数据训练3D U-net模型作为病灶的分割模型,用于这些病人的术前CT病灶分割。总共1080个影像组学特征被提取,通过多因素分析,结合临床特征建立列线图。

在建模与验证队列中,EGFR突变的病人分别为602(52%)和207(53.9%)。由15个影像组学组成的预测EGFR的AUC为0.71 (95%CI: 0.68-0.74)。基于病人年龄、性别、吸烟史,我们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的AUC为0.66(95%CI: 0.63-0.70)。结合临床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复合模型),我们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其AUC为0.78(95%CI: 0.75-0.81)。在验证队列中,复合模型表现了良好的区分度,AUC为0.73(95%CI: 0.70-0.76)。基于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我们建立和验证了预测手术切除肺腺癌的EGFR突变的列线图。这将有助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筛选病人。

09

11

DIFFERENT DOSES OF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UNDERWENT LUNG CANCER SURGERY: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主要完成人:李玉萍,姜格宁

阿替普酶是目前最常用的急性肺栓塞溶栓药物。回顾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期间肺癌术后采用溶栓治疗的20例肺栓塞患者。分析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经过等发现,肺癌术后肺栓塞20例溶栓患者分为高剂量组(≥50mg,n=9),低剂量组(0.6mg/kg,n=11)。其中7例(7/9,77.8%)高剂量组患者出现溶栓后大出血。其中一人因致命性出血救治无效死亡。3例低剂量组患者出现溶栓大出血并发症,但无一例为致死性出血。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剂量组死亡率极高(6/9,66.7%),是临床外科医生无法接受的。

经过4年的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组(0.6 mg/kg阿替普酶)在预防大出血事件方面优于高剂量组(50mg阿替普酶),并保持相似的疗效。低剂量溶栓治疗并不总是完全溶解栓塞,但它确实稳定了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通过部分再灌注减轻心肌损伤。低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能是存在溶栓禁忌的肺栓塞高危患者的更优选择。

10

11

IMAGING PHENOTYPE USING RADIOMICS TO PREDICT INDOLENT LUNG ADENO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

主要完成人:施哲,陈昶

近来的资料显示,影像组学分析有极大的潜能在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患者中区分出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病变。通过回顾性研究收录了从2009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的病理明确的898个纯磨玻璃结节。将其分成了实验组(n=449)和验证组(n=449)两个组别。

我们自行设计了一套软件用来从CT影像中获取影像组学特征。并利用LASSO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去挑选最有预测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区分度和准度是由AUC进行验证。在898个病灶当中,501个是浸润前病变,245个是微浸润腺癌,152个是浸润性腺癌。通过LASSO模型,我们从1080个影像组学特征中挑选出了10个最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这10个特征无论在试验组还是验证组当中都显示出了很好的区分度。并且,我们发现一些临床特征,诸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等并不能作为惰性肺腺癌的较好的预测指标。

因此,影像组学特征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解码肺部结节的非介入性手段。对于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浸润性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11

11

POSTOPERATIVE ADJUVANT RADIOTHERAPY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CANCER-RELATED DEAT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HYMIC CARCINOMA - A STUDY BASED ON SEER DATABASE

主要完成人:李志新,姜格宁

胸腺癌人群中发生率小,且与胸腺瘤预后差异较大,高龄患者术后癌症相关死亡风险较大。术后辅助放疗在此类疾病行手术治疗的高龄(≥70岁)患者中存在争议。利用ICDO3编码查询SEER数据库中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胸腺癌病例及随访资料,采用K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放疗在高龄胸腺癌患者术后癌症相关生存率(cancer-related survival,CRS)和非癌症相关生存率(non cancer-related survival,NCRS)的差异。

共纳入行手术切除胸腺癌患者611例,其中高龄胸腺癌患者138例,103例术后行辅助放疗,122例未行术后辅助放疗。总体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cancer-related survival,CRS)为74.7%,其中无放疗组5年癌症生存率(CRS)为85.2%,优于放疗组73.9%(P=0.048);在非癌症相关生存(NCRS)方面,无放疗组与放疗组5年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77.0% vs 81.7%,p=0.357)。同时竞争风险模型显示在高龄患者中非癌症相关死亡风险明显增加。(p<0.05)

术后辅助放疗增加高龄(≥70岁)胸腺癌术后患者的癌症相关生存风险,对于高龄行手术治疗的胸腺癌患者,应慎重考虑术后行辅助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