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文 / 北京大妈有话说
2018-06-07 17:40

关于体检,最大的一个疑问是——

为什么有些患者年年体检都正常,却突然间就查出癌症了呢?这样的话,做体检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原因也特别复杂。实际上,很多肿瘤的早期病灶都是较难以被发现的,而且不少癌症,从发现到病人死亡,可能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特别要提醒健康在敲门的读者朋友,一定要纠正一个认知,体检不是为了查出病,而是为了了解健康状况,进行自身健康管理。如果你感觉到哪里不舒服,应该尽快去看病,而不是做体检。

有了这样的认知,你在面对动辄上万的体检项目时,才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体检内容不是哪个贵选哪个,而是要根据个人既往史、家族病史、年龄、性别、健康危险因素和经济状况等综合分析,也就是说,项目要体现个性化需求。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所以,体检一定是个性化的,在做体检前,一定要问问自己,而且也要同医生交代清楚,这样才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

1.告知医生,自己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疾病;

2.沟通自己已有的健康问题,如身体哪里不舒服;

3.沟通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是不是久坐,压力大不大,抽烟喝酒嗜辣;

4.根据医生评估、建议,选择检查项目;

具体怎么选呢?

基础项目

基础项目,也就是必选或常规体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一般检查

含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

初步判断血压情况、是否肥胖等,为相关科室的诊断提供依据。

2

医生查体

含普通内外科查体,五官科检查,妇科检查(乳腺手诊);

能发现常见内外科、五官科或妇科等疾病的重要线索,或初步排除一些常见疾病。

在这里,外科肛门指检、乳腺手诊、甲状腺指诊是发现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些老大夫的手,比设备更灵验。因此,不要轻易拒绝医生查体。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3

实验室检查

含血尿粪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病原微生物感染、宫颈刮片等;

此处有提醒:血脂有4项,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有些机构会建议检查“血流变”,但不能替代查血脂。

4

辅助检查

心电图、胸片、超声等;

超声是个好东西,能看肝、胆、胰、脾、双肾、甲状腺、乳腺、妇科等状况(有无肿块、结石等),以及评估血流血供、鉴别良恶性病变等,都能看清楚,而且价格适中。

正位胸片能看清心、肺、胸廓,射线少于CT。但就排查肺癌而言,准确性较低。建议吸烟者、40岁以上者,每年做一个肺部CT。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大部分常规体检,基本涵盖上述内容,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能大致反映健康状况。

但如果年龄再大些,或过往有疾病史、有某些家族病史,那就要在基础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检测项目。

个性化检测项目

1

结合工作环境

  • 长期久坐:加查颈椎、腰椎。考虑颈腰椎的正侧位X线检查,结果异常者,可考虑进一步做核磁共振。
  • 工作环境噪音大:加强听力筛查。
  • 长期久站立:排除下肢静脉曲张等下肢循环系统问题,考虑下肢静脉彩超。
  • 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排查心脑血管疾病和甲状腺疾病,尤其是已有高血压、高血脂者,加查颈动脉彩超或冠脉CT,以及甲状腺B超。
  • 长期在空气污染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重视肺功能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

结合性别和年龄因素

30岁以上男性,检查激素水平。

40岁以上男性,可加选前列腺超声和肿瘤标记物PSA等项目。

已婚女性不论年龄,每年要做一次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HPV)、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卵巢和子宫附件超声、乳腺彩超。

未婚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并检查激素水平。50岁以上女性要针对更年期,加做骨密度、乳腺钼靶等检查,还要筛查妇科肿瘤标志物。

40岁后,无论男女、抽烟与否,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排查肺癌。

50岁以上,无论男女,建议全面筛查肿瘤标志物、颈动脉彩超。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3

结合生活方式

喜欢吃海鲜、居住沿海地区者,每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

经常在外应酬吃饭、嗜酒、老觉着胃部有不适感的人,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和胃肠镜。一般,今年做胃镜,明年做肠镜,两者交复、以此类推。

吸烟者,应考虑检查每年一次的胸部低剂量螺旋CT、肺功能、颈动脉超声等。

4

结合过往疾病史或家族疾病史

过往已发现风湿性疾病者,要做风湿3项。

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每年要做一次胃镜,旨在排查胃癌。

结肠息肉患者每年做一次肠镜。旨在排查结直肠癌。

不少人很逃避胃肠镜检查,一是因为准备起来较麻烦,二来是因为检查者怕痛苦。实际上,这顶检查很有必要。特别是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的人群。

要知道,胃癌高发的日本,政府把胃镜检查纳入免费体检中,提倡国民40岁以后每两年至少做一次。在这里也特别希望健康在敲门的朋友们,普通人群可每五年做一次胃镜 ,对于已有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就需要参照日本的情况,每两年至少做一次胃镜了。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者,或偶有胸闷、心悸者,或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每年要做心功能、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40岁后加做冠脉CT),排除心、脑血管疾病。

有食道、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要加强胃肠镜检查。

有肺癌家族史,要加强胸部低剂量螺旋CT。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40岁时,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40岁,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另外,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癌抗原125)、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GPT(谷丙转氨酶)等。

一般来说,AFP对肝癌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153等,对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乳腺肿瘤的检测,均有重要意义。

经过这样的检测,基本上就能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在做健康养护和调理生活方式的时候,也就有了一个比较科学和理性的参考。

总之,不要盲目的去做体检,在体检结果出来后,更不要一扔了之,满不在乎。要把体检报告作为日常生活调养和保健的重要参考。

体检年年做,还是有那么多人突然就得了癌症,为什么?

健康在敲门的提醒

健康在敲门的朋友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绝对可靠的防癌体检方案,能够绝对精确地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但是,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通过对受检者进行全身检查和综合评估,确实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

肿瘤的发病速度的确很快,但肿瘤一定不会是突然发生的,一定是长年累月不健康生活方式累积的结果,把它的发病土壤去除掉,才会真正避免“突发癌症”悲剧的发生。

这样,也就真正透彻理解了体检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