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 1 毫升!阿牛医生说胃癌微创手术

文 / 西南医院微服务
2018-05-21 15:06

手术结束,樊医生问我,“钱老师,失血量写多少?”

“失血 1 毫升!”我回答。

这是一台胃癌根治手术,准确一点手术名称该写“全达芬奇机器人下远端胃癌D2根治、Broth-II式+Burun吻合术”。这样的大手术,失血量1毫升,恐怕没人这样写,反正阿牛医生从医30年,从未有过。

樊医生问,“明天早上交班,主任问起来怎么回答,别人会相信吗?”

“手术从头到尾2小时20分钟,一块小纱布条都没有用。除了最后冲流创面,吸引器也一次没用。那你说失血量该写多少?0毫升是不可能的,1毫升是相对准确的。你若写3.1415926毫升,那就是瞎编的了。”我说。

“吕学菊,你把器械台上的小纱布条展示一下,照张相,留存作证。罗霄,请把手术录像保存好。”我吩咐洗手护士和科研助理。“樊俊彦,这样总可以了吧,有图有真相,还怕谁质疑?”,“甘医生,给我们照相,王红梅也过来,我们一块合个影。这是一台有纪念意义的手术,是我做过的失血量最少的一台胃癌手术,可遇不可求,以后恐怕也难以达到了。”

我们倚着达芬奇机器人,摆个剪刀手,吔,咔嚓照一张。“不对,不对,剪刀手的V象是个2,今天失血只有1毫升,我们都只伸一根手指吧。重新来过,吔”笑容格外灿烂,隔着口罩也能感觉到胜利的喜悦。

不出血的手术也是有的,前不久看过眼科医生给白内障患者做晶状体置换手术,就不出血。但是做进展期胃癌D2根治手术不出血,却做不到。以前做开腹胃癌手术,术中失血量,总是以几百毫升来计量。后来做腹腔镜胃癌手术、机器人胃癌手术,失血再少,也得几十毫升吧,一两百毫升的也不少。

“钱老师,在此之前,你做胃癌手术失血最少的是多少毫升?”王医生问。

“哦,上周我和余主任去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做手术时,正巧与董家鸿院士说起过这个话题。那是10年前了,也是我和余主任,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手术。是一个27岁的女病人,搞健美的,要求做微创手术。而北大人民医院当时还没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就把我们请去了。手术很顺利,同样未动用吸引器,只湿了一块小纱布条,失血量算5毫升。那是我们的极限了,不管是在本院还是外院手术,做得再好,多多少少总还是会有些出血的,通常在50-100毫升之间吧。”

胃的血供非常丰富,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是D2根治手术,需要切除三分之二以上的胃组织,清扫第二站淋巴结。术中失血,在所难免。微创手术的目的,就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创伤。评价手术创伤的指标主要有: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评价手术质量的指标有: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术后生存率。

今天的手术病人,是一位50岁的中年妇女,贵州正安县人,在浙江瑞安打工时查出胃癌。然后直奔重庆西南医院,找到我做手术。但术前检查,身高1.58米,体重65公斤,体重指数26.04,身体超重,接近肥胖体型。今早查房时,还对下级医生说,这样的体型,手术不好做啊。外科医生怕胖子!没想到,这台手术做得像缎子一样顺滑,反倒是前面一偏瘦的老人还出了几十毫升血。漂亮的手术除了要有出色的技术,还要需要一点点运气。

西南医院普外科从2003年开展第一例胃癌微创手术,15年间走过了探索、攻艰、成熟、定型、推广、深化……等过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应有的荣誉。现在要做得规范,要开展临床科研,要与国际接轨。于是,每天早上交班的时候,要汇报头天胃癌手术的详细情况,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必须交待的重点指标。

樊医生怕说失血量只有1毫升,科内同事们和医院质控专家不相信,怯怯的问“我们写15毫升好吗?”

“切,你怕啥?我们做腹膜后巨大肿瘤巨创手术,失血9000毫升你都敢写。做胃癌微创手术失血少,你反倒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了?周一大交班时把手术录像放给大家看,余主任表扬你还来不及呢。实事求是的写,清扫淋巴结49枚,术中失血1毫升。”

这才是胃癌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