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知道的类风湿的几个标准,赶快收藏起来吧!

文 / 风湿健康说
2019-07-31 09:11

类风湿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僵硬早晨更重,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


那今天成都风湿医院张政主任为大家介绍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几个标准。


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及早摄包括腕关节在内的双手相和受累关节)。


1、晨僵。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超过6周。

2、3个或3个区域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肿。医生观察到下列14个区域(左侧或右侧的近端之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中累及3个,且同时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隆起),病程超过6周 。



3、手关节肿。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病程超过6周。


4、对称性关节肿。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病程超过6周。


5、类风湿结节。医生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异常,而该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小于5%。


7、放射学改变。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放射学改变:骨质侵蚀或骨质疏松。



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缓解标准


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


无疲劳感。


无关节痛。


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


无关节或腱鞘肿胀。


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小时,男性小于20mm/小时。


符合五条或五条以上并至少连续2个月者为临床缓解。


下列情况不能认为病情缓解


活动性血管炎。


心包炎。


胸膜炎。


心肌炎。


近期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



类风湿的活动性判断标准


有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其他判断。


疲劳的严重性。


晨僵持续的时间。


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



关节压痛和肿胀的关节数。


关节功能限制程度。


急性炎症指标。


血沉或C反应蛋白。


我院张政主任表示,类风湿病大多是慢性病,病程漫长,症状复杂。对于已经确诊的风湿病患者来说,正规的就诊是非常重要。


选择正规专科医院,选择风湿科或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定期复诊。张政主任相信只要大家能够做到上面所说的,类风湿就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患者们也一定能早日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