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很多人有,《黄帝内经》喊你来科普了

文 / 亮咖
2017-09-18 16:29

“风,寒,湿”很多人有,《黄帝内经》喊你来科普了

一.弊病概述

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中认为弊病是风,寒,湿三者杂合伤人而形成弊病,我们经常说的风湿,寒气,湿气等引发的病症都属于弊病范畴。常说“风,寒,湿”三邪不分家,不过一般有侧重点,如下:

  1. 弊病以“”为主:肢节疼痛,并且疼痛处游走不定。

  2. 弊病以“”为主:肢节更加疼痛,疼痛感得热则缓,遇冷加剧。

  3. 弊病以“湿”为主:肢节最疼痛,或者肌肉麻木不仁,疼痛处固定。

“风,寒,湿”很多人有,《黄帝内经》喊你来科普了

二.5种肢体弊病
  1. 骨痹:容易在冬天得(冬天属肾,肾在体为骨),会感觉身体很沉重,如果久治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侵入肾,引起肾痹(见下节)。

  2. 筋痹:容易在春天得(春天属肝,肝在体合筋),会屈曲不能伸展,如果久治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侵入肝,引起肝痹(见下节)。

  3. 脉痹:容易在夏天得(夏天属心,心在体合脉),会血凝涩而不畅,如果久治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侵入心,引起心痹(见下节)。

  4. 肌痹:容易在长夏得(长夏属脾,脾在体合肉),会肌肉麻木不仁,如果久治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侵入脾,引起脾痹(见下节)。

  5. 皮痹:容易在秋天得(秋天属肺,肺在体合皮),会感觉寒冷,如果久治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侵入肺,引起肺痹(见下节)。

“风,寒,湿”很多人有,《黄帝内经》喊你来科普了

三.7种脏腑弊病症状
  1. 肺痹:烦闷胀满,喘逆呕吐。

  2. 心痹:血脉不通畅,烦躁则心悸,突然气逆上塞而喘息,喉咙干,易嗳气,厥阴上逆就会引起恐惧。

  3. 肝痹:夜眠多惊,饮水多而小便频繁,疼痛沿肝经由上而下牵引少腹就像怀孕一样。

  4. 肾痹:腹部易作胀,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时臀部着地, 脊柱曲屈畸行,高耸过头。

  5. 脾痹: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水,上腹部闭塞不通。

  6. 肠痹:频频饮水而小便困难,腹中肠鸣,时而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

  7. 膀胱痹:少腹膀胱部位一按就疼痛,就像灌了热水似的,小便涩滞不爽,上部鼻流青涕。

“风,寒,湿”很多人有,《黄帝内经》喊你来科普了

四.结语
  1. 对各脏腑弊病,五脏找对应腧穴,六腑找对应合穴,训着经脉所行部位,在发病的地方针刺治疗即可痊愈。

  2. 痛是寒气偏多,有寒气就会疼痛。不痛而麻木,是患病很久的缘故。

  3. 机体如果阳气不足,阴气偏盛,阴气助长了风寒湿的痹气,会出现寒象,感觉寒冷。

  4. 机体如果阳气偏盛,阴气不足,病气过强,阳为阴迫,会出现热象,感到燥热。

  5. 机体如果阳气不足,阴气偏盛,并且阴气与湿气相结合,就会经常出汗,皮肤湿润。

  6. 弊病内犯五脏就会死亡,缠绵在筋骨间的弊病会一直产生疼痛感且会难以治愈,停留在皮肤间的弊病容易痊愈。

“风,寒,湿”很多人有,《黄帝内经》喊你来科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