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痛则通,揭秘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不同方法

文 / 胸科健康资讯
2017-08-24 14:32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或者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的相关情况,那么就主要提起注意,可以到相关的眼鼻喉科进行相关的检查。

慢性鼻炎,痛则通,揭秘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不同方法

慢性鼻炎的症状:

  • 经常性鼻塞,且在无感冒的状态下。

  • 闭塞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寒冷时或卧躺时鼻塞情况加重。

  • 经常性流鼻涕,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的浓状。

  • 伴随有呼吸困难,需要使用张口呼吸,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 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

  • 鼻腔内有灼热感,挖鼻时容易出血。

那么生活中究竟有哪些诱发慢性鼻炎的地雷呢?只要我们小心翼翼地绕过这些地雷,就能高效地预防慢性鼻炎。

预防慢性鼻炎的有效措施:

  • 急性皮炎赶紧冶。

  • 鼻腔用药不宜随便用,要在专家指导下用。

  • 食疗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 控制烟酒。

  • 保持适度的运动。

  • 调整合理的作息时间,预防内分泌失调。

  • 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下,佩戴相关防护措施。

慢性鼻炎,痛则通,揭秘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不同方法

中西医集合治疗慢性鼻炎

1、中药疗法

中医治疗慢性鼻炎多数采用辩证疗法,根据慢性鼻炎患者的身体实际情况,如脾肺气虚、邪毒留滞等不同情况开具不同的药方。

2、按摩疗法

慢性鼻炎患者使用手指沿着鼻翼两侧,自上而下仿佛揉捏鼻部,每次坚持5分钟,每天监持3~4次,有助于促进鼻部的呼吸,消除鼻腔的分泌物。

3、推经络法

采用拇指,从鼻翼的两端推至印堂(即两眉中点),沿着眉骨推至太阳穴。该推经络法有助于保持鼻腔的呼吸畅通。此外,从胸口处往两胸下端,做“人”字形的推经络法,有助于使呼吸系统保持顺畅。

慢性鼻炎,痛则通,揭秘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不同方法

4、洗鼻法

以清洁温水兑不含碘的优质盐,浓度约为0.9%。通常以4.5克盐兑500毫升温水。灌入专门的洗鼻用具,分别对两边的鼻孔进行冲洗,直到鼻腔无异物为止。细鼻法可以清除鼻腔的分泌物,保持鼻腔的洁净。

5、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是将高压氧冷冻器头端,一般是负50度以下的温度置于下鼻甲肥厚部2分钟左右,将患处进行冷冻导致其细胞进入休眠状态。西医常用液氮冷冻器,使温度下降的幅度增大,缩短治疗的时间。冷冻时可能有疼痛,肿胀、粘连等后遗症。

6、手术切除

西医采用临床上的手术器具,按照原先预定的范围切除患者的鼻甲病变粘膜或者鼻甲骨质小部分患处。原则上,切除范围不能超过鼻甲的三分之一,否则会诱发继发性萎缩鼻炎的可能。因此,进行手术的患者要提前询问手术医生的切除范围,进行双向性沟通。

痛则通——穴位冶疗慢性鼻炎

在中医治疗慢性鼻炎上还有—个经常使用的方法,那就是穴位治疗法。使用穴位冶疗慢性鼻炎有—个窍门,那就是:痛。

慢性鼻炎,痛则通,揭秘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不同方法

当你在按摩穴位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那么往往是你找不准穴位。因为治疗慢性鼻炎的穴位都是开窍于鼻部的穴位。当按摩这些穴位感觉到痛楚也就意味着鼻部能畅通了。

我记得我曾经有—位老同学,也是慢性鼻炎的患者。某天,我们在一起会餐的时候,由于环境狭窄,人流量多,导致空气不对流。当下,这位同事“敏锐”的鼻子就发作了,上气接不了下气,在座的人都慌了。当时的情况比较紧急,我当下按了他的迎香穴、印堂穴、攒竹穴。在按摩最后—个穴位的时候,他嚷着“痛、痛、痛、你悠着点。”这一喊出来,结果鼻子通了,人好了。此后,这位同学按照我的方法,只要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就先按按这几个穴位,常常能预防在空气不对流的环境里发生呼吸困难的情况。

慢性鼻炎,痛则通,揭秘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不同方法

迎香穴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处,也就是在鼻翼外缘中点旁边。不理解的朋友可以找到穴位图,根据穴位图的位置来按摩迎香穴。这是治疗鼻部所有疾病的要穴。印堂穴在算命师经常说的“印堂发黑”的印堂,也就是人睑部的额头处,确切的位置是在两眉头间的中点。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在治疗鼻炎的时候预防头疼和眩晕。

慢性鼻炎,痛则通,揭秘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不同方法

攒竹穴也是在脸部,是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在学生做的眼保健操中就有节是按摩此处。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不但能保护视力,还可以刺激鼻子上端的血液循环。除了上面介绍的三个穴位之外,还有—个重要的穴位也对治疗慢性鼻炎具有显著的功效,那便是合谷穴。合谷穴在大母指和食指的虎口间,对上半身的通经活络具有显著功效。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治疗促进上半身的经络畅通,还可以使鼻部透气。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慢性鼻炎的重要穴位。在按压穴位的时候,可以适当用力,感觉到痛楚感的时候,鼻腔就通了,呼吸就顺畅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