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调查结果公布后,有些话不得不说!

文 / 医护交流
2020-03-21 16:09

3月19日,国家监委调查组发布了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详细公布了李文亮医生的发病、治疗、抢救以及抚恤、善后等情况。调查组工作建议:由于中南路派出所出具训诫书不当,执法程序不规范,建议湖北省武汉市监察机关对此事进行监督纠正,督促公安机关撤销训诫书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武汉市公安局当天公布了处理结果

国家监委调查组这份通报,反复看了数遍,一直有网友让我们谈谈看法,今天就说一说。


首先,通报对李文亮医生而言,这样的定性终结了一段让逝者生前无法承受、让家人永远刻骨铭心的不公平对待。对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关心真相的群众而言,这样的调查结果是民心所向,我们举双手点赞。

其次,这场轰轰烈烈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有不少人关注的焦点都在李文亮医生身上,但在我们看来,李文亮只是一个切口,撕开这个切口,李文亮事件背后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关于这一点,国家监委调查组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证实了我们的猜测。负责人接受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对调查中发现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对疫情反应迟缓、防控不严、履职不力等情况,将由有关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严肃追责问责。”这些都无不鲜明地向全社会传递出,调查结果的公布,绝不等于问题深究的结束。正视我们在这次疫情应对中存在的瓶颈和短板并积极改进,才是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真正含义所在。

第三:重点说说治疗问题。通报中详细介绍了李文亮的发病、治疗、抢救,几乎占了一半的篇幅。但很遗憾,始终没有对中医药提半个字,采用的全部都是西医的支持治疗,也使用了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医院建议采取和实际采取的重要医疗措施,均征求了李文亮医生或其家属意见。

战疫期间,我们始终在强调一点,生命面前没有中西医门户之分, 只有求真求实。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原体,对西医来讲没有特效药和特效疗法,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总结,这样的短板是不争的事实。在不断地试错和总结中,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试对了万幸,试错了可能就会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甚至付出生命。

举个例子比如,应该有不少人看了武汉刘良教授团队的尸检报告了吧。尸检结果告诉我们:死者肺部切面出现灰白色黏稠液体,气管腔内见白色泡沫状黏液,右肺支气管腔内见胶冻状黏液附着。刘良教授不得不指出:盲目使用氧气装置,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氧气的压力会将黏液推到肺部的更深处,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缺氧状态。严重的缺氧导致患者呼吸衰竭而死。

而西医的短板正是中医的优势。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的瘟疫,中医药与各种瘟疫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上千年的实战和总结,中医药早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成熟有效的应对。在中国历史上,但凡瘟疫横行时刻,都有中医人横刀立马冲锋在前,都有中医药屡起沉疴,活人无数。

李文亮的不幸已成悲剧,但我们依旧想问一句,如果李文亮在发病之初就服用中药,这样悲剧还会发生吗?如果李文亮在重症时,能让中医药介入的话,如今的结局是否可能会改写?众所周知,中医药在早期阻断新冠肺炎轻症向重症转变的成功率是极高的,中医接管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76名患者没有1例转为重症和危重症,10个省1261名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后没有1例转为重症和危重症,等等。这些大量的临床救治实践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冰冷数字,而是一个个从不幸中走出的幸运家庭。

疫情暴发以来,有人曾质问我们,既然你说中医药优势这么明显,为什么还要中西医结合呢,干脆直接让中医上得了。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中西医结合,既狭隘又极端。

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第一,西医的数量比中医要多得多,以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为例,中医的比例只占到西医比例的十分之一。用这么少的中医单独去面对海量的患者,你觉得现实吗?患者能等得起吗?疫情等得起吗?第二,西医有西医的优势,谁说只要中西医一结合就把西抹杀了,为什么必须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尤其是西医在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支持疗法同样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取效,让患者获益最大化,这样难道不好吗?

通过这次新冠疫情,我们希望所有医生都能有这样的认识:在疾病面前,中西医如果有门户之见,看不到自己的短板和对方的长处,吃亏的不仅只有患者,也同样会害了医生自己。

谈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全国都在关注李文亮事件,李文亮事件又何尝不是在给全国疗伤。疫情内控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援外救助时希望我们的国家在派出的医疗队中能把中医也加进来,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绝佳时机,是中国崛起不可或缺的实力支撑,期待让世界看到中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