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生百病!晒3处、睡1觉,生阳气,冬季疾病不来扰

文 / 中医说徐大夫
2020-11-24 11:14

入了冬,天气便会变得异常寒冷,渐起的北风,降下的雪花,也让很多人的身体自发进入“待机”状态。例如身体乏力,总是睡不醒,精神不好气色差。

其实,这多是因为身体内的阳气不足。中医认为,人体组成是由气组成,而阳气也是代表火力、上升、发热等。意思就是,阳气充足,人体便会强壮,而阳气不足,人体便会被各种疾病找上门。

一、阳气不足,5种疾病找上门!

1、手脚冰凉

阳虚则生外寒。阳气不足的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尤其天冷时,手脚就变得跟冰块一样,怎么捂都很难捂热。

另外,这类人群往往面色发白、无血色,且精神萎靡不振、浑身提不起劲、容易犯困。

2、鼻炎反复发作

鼻炎患者高发于秋冬季节,通常会在晨起时加重,多伴有打喷嚏或流清水样鼻涕。

中医认为,鼻炎不仅是呼吸系统的问题,更是正气不足、寒邪入侵于表、郁滞于鼻窍的表现。

3、频繁感冒咳嗽

一般来说,阳气充足的人生病,虽然症状看着严重,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阳气不足的人病了,反而症状轻微,但容易缠绵反复,较难痊愈。

4、脾胃不适

如果阳气充足,人的胃口就会旺盛;反之,阳气不足,就可能导致脾胃虚寒,促使运化能力变差,影响五脏健康,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等。

5、夜尿增多

肾阳虚时,体内的水无法被运化利用,就容易出现夜尿频繁的现象,即便晚上没喝多少水,睡到一半还是得起夜。

二、养阳气,学好4招!

1、3处多晒太阳

日常生活中,晒太阳是养阳气最为简单的良方。

(1)晒头顶

头为诸阳之所,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六腑清扬之气,皆汇于此处。冬季晒太阳时,重点晒晒头顶,配合按摩最中心的百会穴,可驱寒补阳、通畅百脉。

(2)晒手掌

晒太阳时,有个地方很少被晒到,那就是手心。

手心存在一个重要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指尖所在处),有安心神、清心火的效果。适当晒一晒,有利于释放压力、减轻疲劳、促进睡眠。

3、晒后背

人体背为阳,腹为阴。很多穴位和经脉都分布在后背,常晒有助温补阳气,调理脏腑气血。

2、早睡晚起

进入秋冬之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关键。晚上11点前入睡,可助养人体阳气,保持身体温热。并且建议在午间,稍睡20~30分钟,对恢复体内阳气也有效果。

3、进补要适当

冬季人体阳气潜藏,比较适宜进补,可更好地吸收并贮存营养物质、滋补五脏。

阳虚的人建议多吃温热护阳之品,如羊肉、桂圆、栗子、大枣、韭菜、茴香等。

同时,冬季与肾对应,还可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海带、紫菜等,帮助补肾养血。

4、保持好心情

心情舒畅时,那么阳气自然会充足;而若是整天郁郁寡欢,就容易损耗阳气。

所以,平时要注意缓和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