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脊髓型颈椎病案

文 / 吃货就是吃
2019-10-04 18:29


扬xx,男,52岁。

初诊: 1996年10月7日。 主诉:双手麻木、握力弱,双下肢乏力3个月。加重1周。3个月前出现双手麻木、握力弱。- -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双手笨拙,持筷系扣不能,双下肢乏力,易跌倒,束胸感,走路似蹋棉花,二便正常。颈椎后伸明显受限,双前臂尺侧,左手4、5指、中指尺侧,右手尺侧1个半手指感觉减弱,胸6、7节段感觉减弱,双手握力减弱,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肌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s征、双Babinski's阳性。 肌电图报告:双手内在肌(尺神经支配) 和右尺侧腕伸肌失神经改变。96年10月10日颈椎MRI(G E,1.5T)报告: C5、6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脊髓。苔薄,脉沉细

辨证:早期痉证,晚期痿证(脊髓型颈椎病)

治则:早期益气化瘀利水,晚期益肾温经通络

处方:黄芪30g川芎9g 白芍9g 白术9g汉防 己9g 米仁30g制半夏9g 生甘草5go (14剂)

二周后,双下肢肌张力正常,束胸感、踏棉花感消失。再予益肾温经通络,处方如下:黄芪30g赤芍、 白芍(各) 9g川桂枝9g射干9g生地熟地各18g 熟附片9g 补骨 脂30g巴戟天30g 汉防己9g生甘草5g。 用七周后,除Hoffman's征阳性,双下肢乏力外,余皆正常。肌电图检查示:右手内在肌少量失神LZ7h市 土巾L么亡n人 由山1+T人7经改变。续按上法治疗3个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97年6月10日在同样条件下做颈椎MRI检查示: C5、6突出椎间盘明显变小,受压脊髓较治疗前变宽。

按:脊髓在祖国医学中属奇恒之腑,与骨髓统称为髓,髓由肾的精气和水谷精微所化生。《素问逆调论》 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因此,脊髓的形成及其功能与先天之肾气和后天脾胃之气密切相关。根据临床表现,脊髓型颈椎病常虚实夹杂。临床表现以拘挛失用为主证者,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束胸感、病理征阳性者,多从“痉”论治;临床表现以痿软无力为主证者,见下肢乏力,易跌倒,双手内在肌萎缩,系扣持筷不能,多从“痿” 论治。通常认为,颈椎间盘突出后,对脊髓形成持续性或间歇性钳夹作用,引起脊髓内压力增高,血一脊髓屏障破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内产生水肿,进一-步加重了脊髓的受压,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同时,髓核脱离椎间盘后,其含有的蛋白多糖具有亲水特性,髓核吸收水分后充盈、膨胀,也进一步加重脊髓的压迫。作者继承石氏伤科所提倡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学术思想,同时遵循祖国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用益气化瘀利水法组方,消除脊髓和髓核的水肿,减轻脊髓受压,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脊髓型颈椎病中手的精细动作障碍,下肢乏力,易跌倒等症实为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和白质脱髓鞘之故。并且也发现椎间盘突出物中有毛细血管形成,形成的毛细血管可促使椎间盘变小或消失。益肾温经通络方药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毛细血管的增多,从而促进脊髓前角细胞的修复及髓鞘再生和髓核的溶解。近期用该治疗原则治疗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8岁(41~56岁),7例病人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1.5个月,平均病程3个月。治疗二周后主要症状渐进性消失,三月后5例治愈,2例好转。7例病人突出椎间盘都变小,产生回纳,压迫的脊髓较治疗前变粗。7例病人临床疗效满意,通常在治疗后1一2周肌张力增高恢复正常,束胸感、它棉花感消失,随后1~2个月内手部精细动作明显改善,跌倒次数明显减少。

更多案例请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