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口腔溃疡别大意!警惕口腔癌

文 / 中国家庭报
2020-12-22 19:28

大约1年半前,深圳的吴佳明(化名)出现口腔溃烂的情况,刚开始他还以为自己是得了口腔溃疡,并没在意。没想到溃烂症状越来越严重,“一吃东西就疼,而且很容易出血,连讲话也不利索了”。

今年 8 月,吴佳明到当地口腔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他被确诊为口腔癌早期。经过手术,目前,吴佳明病情已得到控制,进入康复阶段。

普通口腔溃疡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比较规则,边缘整齐,整体比较软。

患口腔溃疡别忽视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巩玺表示,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患者往往不太重视。但是,如果口腔溃疡超过2周不愈,一定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口腔癌泛指发生在口腔组织的恶性病变,包含了唇、颊、舌、口底、牙龈、软颚、咀嚼肌、牙槽骨、颚骨等软硬组织,其中,多发于舌头边缘、牙龈及口腔颊黏膜。由于口腔癌会侵犯局部组织,甚至转移至颈部淋巴结等部位,将严重损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巩玺介绍,口腔癌初期症状与口腔溃疡类似。患者要注意的区别是,普通口腔溃疡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比较规则,边缘整齐,整体比较软。而口腔癌的溃疡一般更大更深,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或颗粒状,而且一般底部偏硬。

巩玺强调,普通的口腔溃疡一般2 周之内能够愈合。如果患者的口腔溃疡症状超过1个月没有愈合,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对早期癌灶,虽然单纯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均能达到良好效果,但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患者,则主张采用综合序列治疗,联合应用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手段。

拒绝烟草远离口腔癌

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巩玺表示,口腔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是多种病因与发病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只机体免疫状态、内分泌、遗传等因素会导致口腔癌发生,外部因素如饮食作息、环境接触等也有可能诱发口腔癌。

其中吸烟已被证实与口腔癌密切相关,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经口腔进入肺部时,会损伤口腔黏膜。此外,酒精也会导致口腔黏膜烧伤,从而增加致癌物质的吸收,所以饮酒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除了吸烟、饮酒外,嚼食槟榔与口腔癌的发病同样密切相关。槟榔被咀嚼时会释放出大量生物碱、槟榔鞣质、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致癌物。这些活性成分、代谢产物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会诱导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产生慢性炎症。

早在 2003 年,槟榔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一级致癌物。2017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致癌物完整清单,槟榔果也在其列。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槟榔果位列一级致癌物第8名。此外,如果家族中有口腔癌患者,后代成员患有口腔癌的概率会达到 40%以上。巩玺建议,当维生素A严重缺乏时,口腔就失去了保护,更容易感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持口腔上皮的正常结构,促进唾液分泌,抵御细菌侵袭。

文并图 / 本报记者 景啸尘

编辑:邵琦

校对:于潇枫

审核:叶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