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皆因心衰?患者:20年没犯心脏病了

文 / 就是健康
2020-12-17 18:57

张**,男,61岁,住院病历号109442,主因“双下肢发凉5年,加重2年”由门诊于2016年8月22日收入院。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下肢发凉,不影响行走,未予重视。2年前双下肢发凉开始加重,伴沉重乏力,行走约20-100米即可出现双下肢沉重、气喘不能继续行走,休息几分钟后可继续缓慢行走,曾于北京市***医院等多家大医院行保守治疗。2016年7月又于北京市**医院行右股动脉支架置入术,置入支架1枚,术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g q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qd,自觉双下肢症状缓解不明显,现为求进一步系统诊疗,由门诊以“脱疽病、闭塞性动脉硬化”收入院。

  • 入院症见:双小腿、双足发凉明显,平素除如厕外很少下地活动,双下肢时有肿胀发沉,偶有足趾麻木刺痛,无静息痛,自觉全身乏力,纳差,眠欠安,小便可,大便干,4、5日1行。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 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6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杂音。双下肢肤温低、肤色苍黄,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脱屑,趾甲增厚,双小腿胫前轻度可凹性水肿,可见散在浅静脉曲张,足靴区色素沉着,双股动脉搏动减弱,双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舌暗红,苔薄白、舌后部两侧舌苔剥落,脉沉弱。
  •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脱疽病、心肾阳虚证,西医诊断:1.闭塞性动脉硬化、右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下肢静脉功能不全3.2型糖尿病4.高血压病5.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这个患者也有类似间歇性跛行的症状,跛距约20-100米不等,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的间歇性跛行症状与常见下肢血管病不同,他行走一段距离后不仅仅是因为腿的不适而不能继续行走,还有“气喘、气不够用”这个症状,而双腿仅仅是出现“发沉、沉重”。

很明显,从中医的角度讲患者这个间歇性跛行存在严重的心阳虚,从西医角度讲与他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有关,然而患者本人却不以为然,并且在跟我叙述病史时极力强调他这些年来因为腿走不了路几乎看遍了北京各大知名西医院,最后腿上还放了支架,却“一点儿用没顶”。但是,我在问及其是不是有心脏病时,一开始他却矢口否认,我再三强调和追问,他才说自己20年前曾因冠心病、心绞痛于北京市**医院住院治疗,但是“20年没犯了”“跟这个没关系吧”……

观其面色黧黑、面容发暗,唇色暗红,头发稀疏、花白,背略躬坐在床边,说几句话便让人隐隐感觉到气息不能接续,患者自己说现在除了大小便外很少活动了,因为腿走不了道。在现代这个营养过剩的年代,你能感觉到他这张脸要明显的老于同龄人,至少是七十岁以上……

我跟患者说您的病不只是单纯腿的病变,与您的心脏关系很大,并且在治疗期间需要服用中药汤剂。患者仍不相信自己的病与“20年没犯”的心脏有关系,并且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汤药,那玩意儿我可吃不了”。见状,我半开玩笑地说道“您知道您这病看了这些年为啥没好,还越来越重了吗,就是因为您没看中医!”患者立马瞪大眼睛反问道“吃中药能管啥?”我说“您吃了就知道了”,他爱人在一旁也小声劝道“你就吃试试呗”,患者半信半疑、默许了。

结合舌脉症,心肾阳虚辨证不难,予真武汤、理中丸、桂枝甘草汤兼温上中下三焦之阳,处方:

生姜15g 茯苓50g 白芍18g 土茯苓50g

白术30g 苍术30g 干姜10g 附子(先煎)20g

桂枝12g 甘草20g 党参30g 生牡蛎30g

3剂,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

2016年8月24日,服药1剂,患者早上见到我,笑逐颜开,就像变了个人似地,和气温顺地说“喝了中药以后感觉很舒服”。

2016年8月26日,3剂服完,患者自觉全身乏力较前明显减轻,“感觉身体有劲儿了”,双下肢发凉较入院时明显减轻,近日在楼道散步时未出现气喘不能继续行走的现象,足趾麻木、无刺痛,纳眠转佳,大便干。舌脉同前,前方增白术至200g以润肠通便,处方:

生姜15g 茯苓50g 白芍18g 土茯苓50g

苍术30g 干姜10g 桂枝12g 附子(先煎)20g

甘草20g 党参30g 生牡蛎30g 白术200g

4剂,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

2016年8月30日,患者精神好,每次楼道散步约100米,无胸闷憋气、不能继续行走等症状,自己觉双下肢发凉较前减轻,双小腿远端发凉明显,无刺痛,足趾时有麻木,纳眠可,小便调,大便日一行。患者自觉双小腿发凉,然触之皮肤并不凉,此即《伤寒论》所谓“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亏虚,而并非外感风寒,所以自觉发凉而皮肤温度正常。查舌同前,脉沉,右尺略洪。四诊合参,患者阳气较前充足,酌加生地50g以滋阴配阳,加赤石脂30g以实下焦之阳,加瓜蒌60g以养肝阴兼润肠道,处方:

生姜15g 茯苓50g 白芍18g 土茯苓50g

苍术30g 干姜10g 桂枝12g 附子(先煎)20g

甘草20g 党参30g 瓜蒌60g 生牡蛎30g

枳壳20g 生地50g 赤石脂30g 白术200g

7剂,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

2016年9月2日,患者精神好,双下肢无明显发凉疼痛,无全身乏力,日常活动无胸闷喘憋,近来每次行走200米左右均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查:右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患者自觉病情好转,带药出院回家,继续门诊治疗。

其实,真地应该大力推广中医疗法,老祖宗流传下来这么好的东西,在现代人的生活和保健中远远没有发挥出她应有的作用和光芒。像本案中这样四处求医、检查、盲目治疗的患者肯定不在少数,然而事实上,十余剂中药即可取得疗效。如果更多这样的患者能够得到中医这种“简便验廉”的治疗,那么不仅更快地减轻了患者的病痛疾苦,而且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和国家的负担,用这些剩下来的钱去改善人民生活,我国又可以有好多人、好多地区摆脱贫困的帽子,人民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