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乙肝反跳,重视初始选择,及时阻断有效预防感染

文 / 小番健康
2020-01-09 16:12
"

对于从未接受过治疗的乙肝患者,选择恩替卡韦(ETV)具有更低耐药性特征。恩替卡韦(ETV)同属于核苷类药物(NAs)起效较快,短期抑制乙肝DNA,即HBV-DNA检测不到,进一步的阻止慢性肝炎进展。因此,该核苷类依旧是一线慢性乙肝治疗药物。

减少乙肝反跳,重视初始选择,及时阻断有效预防感染

减少乙肝反跳,重视初始选择,及时阻断有效预防感染

以上是乙肝患者初始治疗选择药物方向之一,小番健康提醒,许多药物在长期使用后均有可能发生耐药性,尤其是核苷类药物(NAs)针对乙肝病毒核酸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一旦发生耐药性,则病毒反跳可能导致较为严重后果。原则上,每种核苷类药物(NAs)都有其存在价值,并非二线乙肝药物就是毫无用处。

减少乙肝反跳,重视初始选择,及时阻断有效预防感染

所以,提醒应重视初始治疗时尽可能选择耐药率低的核苷类药物(NAs)。虽然,目前来看丙酚替诺福韦(TAF)具有八年零耐药的良好长期使用价值,但是,慢性乙肝患者(CHB)在使用药物八年以后呢?是否会发生耐药性?这就需要有经验的肝科医生,结合患者的病史、年龄、B超、甲胎蛋白等,将核苷类更为合理的使用,延长该药物方向的最大价值。

减少乙肝反跳,重视初始选择,及时阻断有效预防感染

初始治疗要看重,简单的讲,也就是从未接受过任何核苷类药物(NAs)的慢性乙肝患者(CHB),一开始选药有两种方向,第一是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第二是可以长期使用而不会发生耐药。这才是有经验的肝科医生与乙肝新药研发人员关注的主要矛盾。

减少乙肝反跳,重视初始选择,及时阻断有效预防感染

曾有许多人问这样一个问题,众多乙肝患者从何处而来?小番健康认为,这主要与从前缺乏有效预防手段有直接关系。可查询到的情况,国内自1992年才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管理,全部的新生儿从那时起,才被要求接种乙肝疫苗。所以,在1992年之前,由于缺乏针对性的预防乙肝感染方法,导致了乙肝患者数量增加。

减少乙肝反跳,重视初始选择,及时阻断有效预防感染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在2005年公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关键议题是全部新生儿均可以享有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权利。药学方向,新生儿及时接种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以实现更高阻断率。乙肝表面抗体转阳,成为新生儿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标志。

通过上述科学双重阻断,已最大程度的减少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感染风险。因此,当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方法依然是通过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进一步阻止乙肝病毒复制,减少母婴传播感染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