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要做哪些检查?

文 / 小王说健康
2021-03-14 09:5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仍是目前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对身体诸多靶器官造成损害,所以高血压患者除了固定的随访复诊以外,也要定期做一些检查,这样有助于医生观察和掌握病情的发展,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高血压容易对以下靶器官造成伤害: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哪些项目?

高血压患者确诊之后,除了测量血压外,下面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1、血液生化检查

包括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钾、血钠等电解质;血尿酸、血清肌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常规等指标,帮助明确高血压是否存在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合并症,是否是由肾脏疾病引起,并判断高血压对心、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2.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

高血压会威胁心脏健康,做心电图可以帮助明确有无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超声心动图通过描述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心功能减低、右心改变等方面的信息,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损害,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胸部X线平片能够观察主动脉异常情况、心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靶器官损害,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联合诊断,为高血压临床诊治提供合理的指导意见。

3. 眼底检查

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直接、无创观测血管及微循环的机体组织。眼底检查可以了解小动脉受损情况,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出,或出现视乳头水肿,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总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眼底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都有帮助。

4.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病引起的,以及是否有早期肾脏损害。若尿中有大量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则应考虑肾炎或肾盂肾炎所致的肾损害;若仅有少量尿蛋白、少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

5. 其他检查

除了以上检查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也很重要,能记录昼夜正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了解昼夜血压规律,以便合理指导用药时间、剂量。

为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还需要做一些特殊的检查,比如测定肾素、醛固酮、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等水平;肾、肾上腺、肾动脉超声或CT或磁共振等等。

虽然都是高血压病,但是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所以只有全面了解病情,仔细评估身体状况,才能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不要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给更多亲朋好友看看,一定有人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