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长期吃硝苯地平,医生却给换成了缬沙坦,这个药好在哪里?

文 / 健康热线360
2020-11-23 10:03

临沂市的李阿姨,最近遇到了一件比较困惑的事情。她有高血压,吃降压药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用得一直都是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得比较稳定。前不久,她去医院复查,结果医生把降压药换成了缬沙坦,并叮嘱她按时吃药。当时,李阿姨虽然有些困惑,但嘴上也没说什么。回到家中,她越想越不对劲,老友告诉她,可能是这个药的厂家给医生的返利高,医生是为了吃回扣才给换药的。听了老友的一席话,李阿姨的内心十分不安,生怕吃错了药。

吃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得不错,医生为何给换成缬沙坦?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嘧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地平类降压药”,因为这类药物的通用名都以“地平”这两个字结尾,同属于该类药物的还有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尼莫地平等等。

硝苯地平经过了三代更迭,第一代硝苯地平普通片(心痛定),由于降压维持时间短,没有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且副作用明显,已经不作为高血压长期用药的首选,第二代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第三代硝苯地平控释片,采取了先进的技术,使得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降压效果更平稳,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安全性更高,是不错的降压药。李阿姨吃的正是硝苯地平缓释片。

既然如此,为何医生要给李阿姨换药呢?主要是因为地平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的具体适用人群不同。

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俗称“沙坦类降压药”,这类药物的名字中都有“沙坦”这两个字,如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等。沙坦类降压药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受体相结合,减轻其收缩血管和促进增生的作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除了降压之外,沙坦类降压药还可以改变肾小球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肾小球内的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状态,缓解蛋白尿,延缓肾脏恶化,是高血压合并各类肾病、蛋白尿、微量蛋白尿的首选药物。在此次的体检中,李阿姨的尿常规结果显示,蛋白尿+,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了病因,正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好在病情尚不严重,蛋白尿只有一个+,所以医生给李阿姨开了缬沙坦,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恶化。

虽然医生给李阿姨换了药,但是这并不代表硝苯地平不好,这类降压药也是比较常用的,更适合老年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以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是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或周围血管病的优选药物,而且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优于其他种类的降压药。举个例子,如果一位高血压患者的情况是高压高、低压低,那么他可能更适合地平类降压药。

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是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常常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降压效果,达到1+1>2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就是一组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首先,这两类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可以从两个途径降低血压,两者联用,可大大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另外,服用降压药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靶器官,地平类降压药可以缓解心绞痛,保护心脏,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沙坦类降压药则可以保护肾脏,二者联用,能够更好的保护靶器官。

其次,地平类降压药只扩张小动脉,对小静脉则不起作用,所以容易导致水肿,而沙坦类降压药恰好可以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消除地平类降压药导致的水肿。另外,沙坦类降压药还可以缓解地平类降压药导致的心率加快。

总而言之,临床上有五大类一线降压药,其中包括沙坦类降压药和地平类降压药,它们的降压机制不尽然相同,具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也有所不同,高血压患者具体该选择哪一种降压药,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