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儿研所李晓惠:高血压不只是成人病,超过一成儿童血压高

文 / 首都儿科研究所
2019-07-15 23:48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可订阅哦!

高血压可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群年龄幼小的孩子,正遭受着高血压的困扰。作为家长,你是否清楚,当孩子患上高血压会出现哪些症状表现,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预防高血压呢?搜狐健康采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晓惠主任医师。

我国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4.5%

李晓惠介绍,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4.5%,其中男生略高于女生,男生为16.1%,女生为12.9%。

另外一份对7省市6岁—17岁儿童进行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发生高血压的概率已经从1991年的7.1%上升到2009年的13.8%。

李晓惠在临床工作中更直观感受到,儿童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的增加尤为明显。她认为,一个原因是,随着儿童体检的普及,更多血压高的孩子被诊断出来。另外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超重的孩子越来越多,代谢紊乱增多,继而发生高血压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儿童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原发性高血压患儿血压升高主要与遗传、胎儿生长发育、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肥胖、摄盐过多有关。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肾脏发育异常、肾性、血管性、肾上腺性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到青春期以后,原发性高血压的占比明显增高。

儿童高血压容易发现吗?

不容易,李晓惠告诉搜狐健康记者。小儿高血压的症状随血压增高程度、有无原发疾患及其严重程度而异。儿童的高血压起病隐匿,大多数是缓慢增高,可以被身体耐受,就像「温水煮青蛙」,所以没有明显症状。除非是短期内、血压忽然增高,才会出现头晕、黑蒙等明显症状。

李晓惠就曾接诊过一个15岁的孩子,收缩压一直在150mmHg左右。他一直觉得自己挺好的。接受一段时间的降压治疗以后,他告诉李晓惠,“阿姨,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神清气爽过。我以前总是觉得昏昏沉沉的,像是总也睡不够。”

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大多是体检时发现。只有中重度高血压时,才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自觉症状。

儿童高血压自己会好吗?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如果听之任之,对身体的损害是持续存在的。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能会导致眼底、脑、肾脏及心血管「四大靶器官」的慢性损害,表现出视力障碍、蛋白尿、惊厥、偏瘫、失语等高血压脑病症状或心力衰竭的症状。

好多成人被发现高血压,是出现了高血压心脏病,才发现的,这个时候靶器官的伤害已经造成,不可逆了。

美国一项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发现约30%—40%的儿童在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时候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改变,以左心室构型改变为主。

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米杰等研究发现,儿童高血压可持续至成年,并且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约40%的高血压儿童发展成为成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儿童在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因此我们首先要定期体检儿童的血压水平,及时发现变化。如果发现高血压,需要积极治疗,把儿童血压维持在一个健康水平。

高血压儿童需要终身服药吗?

李晓惠指出,这跟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关。原发性高血压,可能跟孩子体重有关。李晓惠接诊的一些患儿就在体重管理上做得非常好,每三个月体重可以下降3公斤—5公斤。等孩子体重恢复正常的时候,体内的代谢紊乱得到改善,孩子的血压会趋于平稳,是可以停药的。

还有一些孩子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病得到解除,比如经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病因后,术后血压恢复正常,也可以停药。

还有一些更复杂的高血压,如果一直找不到病因,那就必须靠服用药物把血压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水平。

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儿童高血压患者未来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如果血压能一直控制平稳,高血压儿童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很大影响。

儿童高血压是否可以预防和治愈?

李晓惠表示,小儿血压正常值取决于孩子的年龄、性别、身高三个因素。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找不到病因的高血压),治疗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贯穿治疗的始终。多数患儿经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后,其血压可达到控制标准。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减重、控盐等。预防儿童高血压,也要从远离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做起。

01

首先要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控制总热量,儿童高血压多半并发脂肪肝、糖耐量异常等代谢性疾病。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量摄入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

0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美国克里夫兰的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发现,青少年若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5小时,患高血压的几率会升高一倍,而若睡眠质量不佳,则患高血压的几率会升高两倍。

该研究发布在美国心脏协会《循环》杂志上。“我们的研究强调的是,睡眠质量不好和睡眠不足都会引发青少年患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几率升高。”负责此项研究的儿科医师SusanRedline称,“我们还发现,与睡眠不足相比,睡眠效率不高和高血压前期关系更紧密。”

因此,青少年要注意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起居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避免吸烟、饮酒等引起的血压增加。

儿童高血压存在下述任一及多种情况启动药物治疗:2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合并糖尿病,靶器官的损害,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者。儿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从小剂量、单一用药开始,同时兼顾个体化,视疗效和血压水平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限,必要时联合用药。(来源/搜狐健康 文/干玎竹 编/袁月)

参考资料:

[1] Mcniece KL , Gupta-Malhotra M , Samuels J, et al.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ve Adolescents: Analysis of Risk by 2004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Working Group Staging Criteria[J]. Hypertension, 2007, 50(2): 392-395.

[2] 张明明, 米杰, 王琍, 等. 北京市412例儿童18年后血压纵向对照调查[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6(3): 187-192.

关注我们

首都儿科研究所

服务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