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退行性关节炎的自体干细胞保健

文 / 自体干细胞讲堂
2019-06-19 05:33

编者:医学博士

慢性退行性关节炎是什么?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多发病。此病以关节疼痛、肿胀、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骨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的退行性改变导致关节软骨的代谢失调而出现的代偿性增生最终使关节部分或完全丧失其功能。国际通用标准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ASA)所制定的将O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OA又称“特发性OA”确切原因不清楚认为是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遗传、环境、气候等因素。而继发性OA多认为与关节软组织损伤有关。

OA是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骨病,它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通常病人在40岁以后发病,可呈逐渐恶化趋势并持续终身!


慢性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关节疼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疼痛在阴冷、潮湿和雨天会加重。

2、关节活动比较困难:由于关节肿痛,活动减少,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引起关节无力,活动受限。缓慢发生,早期表现关节活动不灵,以后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还可因关节内的游离体或软骨碎片出现活动时的“绞锁”现象。

3、关节发生肿大:疾病的发病早期,因为关节中的滑囊开始变厚,关节积液也慢慢开始增多,这个时候骨关节就会出现局部的关节肿胀,因为积液越来越多。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部位触及骨赘。

4、关节按压之后感觉到痛:发病早期,如果用手按压病人的骨关节,病人就会感觉到关节的位置会出现间断性的疼痛感,一会儿疼痛感比较强烈,一会儿就比较松一点。

5、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或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0.5h。

6、 关节摩擦音:多见于膝关节。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

慢性退行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关节的负重与多动:造成关节承载压力偏大,引起长期非正常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关节变形;关节多动,增加磨损频率,而老年患者自身修复功能减弱,因此出现关节变形;

2、免疫因子过度表达:免疫相关的细胞炎性因子如IL-1、IL-17、TNF-α过度表达,导致骨和软骨的破坏;

3、关节软骨营养障碍:使软骨修复缓慢,无法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最终使软骨不断发生纤维变性,形成退变导致畸形出现。

4、反复发生的关节损伤:损伤必然使局部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形成疤痕组织,加上老年患者运动减少,久之则不断硬化,最终出现关节退变。

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如何对慢性退行性关节炎进行保健

1、减轻僵硬,改善膝关节功能: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对结缔组织,尤其是骨骼、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腱、韧带、神经等组织有修复、维护和保养作用。直接对损伤部位的细胞进行替代、修复,修复损伤部位的软骨、骨骼、韧带和结缔组织,促进半月板再生,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对退行性关节炎进行有效的保健。

2、消炎、消肿、减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可以调节患者局部和全身的免疫系统,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和亢进状态进行调节,防止免疫系统对退行性关节炎的进一步损害,降低炎性反应,在退行性关节炎局部进行抗炎、抗免疫。

3、改善关节肌肉、神经功能: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全身应用,可以对全身其他关节、肌肉、神经和韧带进行保健性维护、修复和保养,使全身状况发生改善。


何时使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对退行性关节炎进行保健

1、步入中老年后,在退行性关节炎发生前,可以使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预防保健;

2、在退行性关节炎早期,进行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保健,修复轻度受损的关节,防止关节炎进一步进展,是比较良好的保健时机;

3、在关节功能下降和减退时期,进行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健,比较容易恢复和维护关节的损伤和局部免疫功能的紊乱,应该还是比较积极的保健时机;

4、在退行性关节炎中晚期,关节已严重受损后,应该尽早尽快进行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健,这是保健的最重要的时机,可以修复已严重受损的关节,恢复关节功能;

5、退行性关节炎晚期,关节功能完全破坏和,严重增生,此时期已经不是保健的最佳时期。但是,还应该保健,尽快维护和恢复仅存的关节功能。


NO.BNC—DW0003 自体细胞讲堂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