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疫情心理洞察报告:疫情中,谁最容易陷入恐慌?70后?女人

文 / 紫杉心理
2020-03-01 16:17

新冠疫情从爆发到逐渐控制,人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居家隔离,现在又步入了“蠢蠢欲动”的阶段,等待生活的全面复苏。


在这“度日如年”的一个月里,我们经历了焦虑、烦躁、恐慌等一系列情绪变化,最后随疫着疫情的稳定,渐渐归于平静。


新冠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影响有哪些? 疫情之下,人们的心理、行为变化是否会遵循一定规律?我们能从这次疫情中学到什么,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


最近,紫杉心理统计、分析了《疫情相关行为风险自查》回收的15793份报告,以及接受公益心理援助的1275位来访者的信息,结合文献研究、专业人士采访等方式,推出了这份《新冠疫情之下大众心理及行为的洞察报告》。


这份报告将涵盖以下内容

Q:疫情之下,大众的心理、行为存在哪些风险?

Q:面对疫情,不同群体的反应有什么差异?

Q:在本次公益援助中,来访者画像是怎样的?

Q:有多少人是第一次寻求心理帮助?

Q:对咨询师而言,这次心理援助和普通的心理咨询区别在哪?

Q:我们能从本次公益援助中获得哪些启示?



疫情之下,大众的心理、行为存在哪些风险?


1. 68%的人心理状况良好

在回收的15793份报告中,心理与行为风险的平均分为55.79(满分120分),处于一般风险等级。整体上,大众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风险情况良好。


其中,大部分人的心理与行为存在一般风险,占总人数的68.30%;27.41%的人处于较大风险的状态中;有68人,当前的心理健康与行为状况处于高风险等级,占总人数的0.43%。


2. 恐慌(恐惧)反应最强烈

普通大众的恐慌(恐惧)反应最强烈,主要表现为:害怕疫情得不到控制,对人流量大的地方感到恐惧不安等。焦虑的表现反而较低,均分在8.75以下,属于轻微水平。


焦虑和恐惧不同之处在于,焦虑是“趋”于行动,恐惧是“避”开危险。在疫情的背景下,焦虑是急于做什么来应对疫情,而恐惧是对不确定的病毒避之不及。


疫情爆发以来,封城、居家隔离等政策的发布及实施,大众能做的就是不要出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焦虑情绪。


但是,看到疫情的确诊和疑似人数大幅度攀升,感受到病毒的威胁是确切存在的,生本能让我们不可避免地感到惧怕。


3. 敏锐让女性更容易陷入恐慌


这次疫情中,相较男性而言,女性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风险更高。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恐慌、疑病、焦虑、日常习惯四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且女性均分高于男性。


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女性的焦虑往往要高于男性。这可能是因为,相比男性,女性的直觉更敏锐、对情绪更敏感,也更加警觉。


这些特点让女性在生活中灵活、感性,但同时也可能让女性在身心健康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4. 95后最慌,70后最稳


微博上的一个段子,“疫情中最怕死的,是平时嚷嚷着 ‘生无可恋 ’的年轻人”。


的确,20-30岁的年轻人(即90后、95后)是心理行为风险最高的群体。


90后和95后表现出易疑病、易恐慌(恐惧)、易焦虑的特点。


我国的青年,自我同一性延缓偿付期普遍较长,90年代群体仍在对自我的探索阶段,又承受着追求梦想和经济压力的双重挑战,情绪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


“丧”是他们对生活的无力感,而“慌”是他们对危险的高度警惕。


疫情之下,他们作为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最多的群体,承担着在疫情爆发期提醒家人带好口罩、不要出门,疫情稳定期呼吁大众切勿掉以轻心的责任。


70后是情绪上是最“稳”得住的,恐慌、疑病、焦虑的得分均为各年龄层最低。


不过,他们的行为风险却偏高,尤其是存在明显的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其实是一种乐观偏差,即认为消极事件更不易发生在自己身上。


03年非典时期,易感人群是青壮年,首当其冲便是70后们。也许因为经历过非典,他们对疫情的看法更加“乐观”,但如果因此轻视了新冠肺炎是十分危险的。


值得关注的是,95后在“侥幸心理”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其风险水平仅次于70后,且与90后的良好表现反差鲜明。要论“不心存侥幸”,85后才是做的最好的!


再来看看60后们,这一群体仅在疑病维度得分较高,这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躯体症状较多,也更容易担心自己的不适是感染所致。


在日常行为习惯上,60后是安全指数最高的。可见,一旦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爸爸妈妈”们的防护工作做得非常优秀!


5. 商人很慌很焦虑


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商人群体的风险指数偏高,高达83.33%的人处于较大风险水平。

(注:提供职业信息的样本量不足,须谨慎推断总体,但是从结果中我们仍能得到一些启发。)


相比于其他职业群体,商人的恐慌、焦虑和疑病反应都更加强烈


在这次公益心理援助中,就有这样一位来访者。他是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面对疫情,他除了担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还对员工的状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倍感担忧。


一方面,他担心员工是否会被感染,员工之间是否存在相互感染的可能。另一方面,公司复工问题也让他一筹莫展,企业员工多数来自外地,返程的时间安排和未来工资的结算没有定论,办公场所的租赁是否受影响也不得而知(当时政府尚未出台相关政策)。


6. 同城异地恋,更加焦虑


恋爱中群体在恐慌(恐惧)和焦虑的得分都是最高的;


而在行为风险的维度上,已婚群体占据了三个“最高”,他们是最“不拘小节”的!


这可能是因为在居家隔离期间,


夫妻二人可以相互扶持;单身一族没有牵挂(单身dog:有被冒犯到!);


而恋爱中的人,更可能因为疫情的隔离分居两处,“异地恋”加剧了他们的恐慌和焦虑反应。



截止2月26日,紫杉心理已累计为21000人次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累计服务时长11163小时,参与公益援助的心理咨询师 805人。本次报告以其中1275份数据完整的来访信息为样本。


1. 来访者多为90后


这份样本数据中,来访者较年轻化,平均年龄仅27岁,90后是来访最多的年龄层,占总人数的33.86%,其次是00后和80后,各占21.87%和19.48%。


其中,女性来访者占多数,有734人,男性来访者441人,100位来访者未透露性别。


来访者中超过一半人是已婚状态,31.25%为单身,7.41%正处于甜甜的恋爱中。


这些来访者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有12.78%来自湖北省,8.16%来自广东省,7.14%来自河南省。


这份来访者的样本中,7.98%为一线工作者(医护人员、防疫民警),18.1%为确诊或疑似的被隔离人群,74%是因疫情恐慌的大众。


这次心理援助中,来访者的主诉排名前三的是情绪压力、个人成长和婚姻家庭,情绪压力占56.31%。


面对疫情的压力,情绪爆发和崩溃是主要的咨询主诉,另外,长期的居家隔离让人有更多时间反思自己,但也让许多家庭问题渐渐显露,以致摩擦不断。


2. 九成以上来访初次体验心理咨询

这份样本中,有90.51%的来访者是首次接受心理咨询。7.84%的来访者曾寻求多次帮助,92.16%的来访者只接受了1次心理援助服务。


针对这个情况,心理学教授、壹点灵副总裁朱浩亮解释道,本次公益心理援助中,来访者大部分是平时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人。


“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但不太了解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此次疫情引发了他们的应激反应,一时间没办法有效地调节”,朱老师解释道,“但在咨询师的情绪疏导、认知调节、行为建议之后,他们能够比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接受过心理服务的人群,他们是有一定耐挫力的,或者说是‘心理免疫力’,对于动荡事件有更强的耐受性。”


“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一直在逐步提升”,张老师说道,“从权威机构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到壹点灵数据增长,都能得出这个结论。排斥心理咨询的人不多,大多数是处于不了解、不知道科学的心理咨询是什么的状态。本次疫情之后,来访者的口碑,加上媒体的宣传报道,大众对心理咨询的印象应该会大有改观。”


3. 六成以上来访选择电话咨询


面对面咨询(简称面询)是心理咨询的传统形式,面询更容易建立信任的咨访关系,咨询师对心理技术的使用也更得心应手。


但根据这次疫情的性质,心理援助以远程的形式展开,其中67.41%的咨询通过电话方式进行,28.06%是文字形式,2.92%是视频的形式。


与面询相比,线上咨询具有即时性好、形式多的特点,来访者会有更多选择,也更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张老师进一步解释道,“多数来访者会在最初选择电话咨询的方式,而在和咨询师建立一定信任之后,改为视频咨询。在本次心理援助中,来访者会有隐私方面的担忧,出于自我保护,不倾向于选择视频咨询。”


4. 来访者阶段性分布


随着疫情的整个发展过程,大众的心理变化似乎也遵循着某种规律。心理学教授、本次公益心理咨询的督导朱浩亮给出了一些见解。


“从本次抗疫公益心理援助的来访者也能窥见一二,来访者分布是阶段性的。”


正月初十前的来访者以被隔离对象为主,他们的心理特征是:愤怒、无奈,伴着自责、懊悔——“为什么我会去疫区/接触疫区人?”同时他们的疑病表现严重,会极度关注自身的躯体症状,是否有病症出现。


正月初十到二十这个时期,来访多为受疫情影响的大众。当时有大量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他们经过多日的“禁足”之后,恐慌、烦躁、焦虑等情绪被激发,也会出现过度关注躯体反应、频繁测量体温、频繁喝水等表现。


在正月二十之后,医护人员、政企公职来访增多。他们在高负荷工作之后处于生理、精神上的疲惫状态。为了完成职责和使命,他们牺牲了对家人的陪伴和照顾,对家人的内疚也是他们的困扰之一。


1. 2194小时


截止2月19日,共有787名咨询师参与到公益心理援助当中


心理咨询师的累计咨询小时数平均值为1076小时,咨询师累计咨询小时数平均值为2194小时

2. 本次心理援助难点在哪?


我们采访了几位参加这次公益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了解到这次新冠疫情的心理援助相较于一般心理咨询的难点。


心理咨询师王怿告诉我们,参与抗疫心理援助之后,她的工作量几乎增加了一倍,每天都咨询到晚上一两点才能休息。


张老师说,“疫情期间作为咨询师,心理压力也比过去大很多。来访者本身的焦虑情绪严重,并且这种焦虑是不可以等待的,不像平日里可以让来访者尝试着慢下来,所以会很考验咨询师的功底和能力。


心理咨询师张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以往的咨询,我都不在来访者的事件当中,但这次我也在事件中,所以自己也会有影响,很难做到情绪中立。”


补充道,“在觉察到自身焦虑值比较高的时候,我就不接来访了,因为害怕自己的焦虑会在无意识中‘传染’给来访者,要先确保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督导的角度看,“对于咨询师来说,这次心理援助的难点集中在危机干预的经验不足,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可能会出现怯懦、为难的心态。”


社会上各机构、心理学会也都开展了心理援助相关的培训工作,张老师认为,“对咨询师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采访的最后,张老师说道,“疫情结束后,心理人需总结、梳理优化危机干预模式,为未来做准备。心理援助的工作重点也会从大众心理健康转移到重点疫区关爱,对受影响严重的群体进行重点帮扶。


写在最后


这次疫情对所有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便如此,除了一线“战士们”,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一份责任,只求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紫杉心理作为专业的心理服务平台,也尽力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希望用我们的专业和温暖,抚平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未来,我们还将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暗夜里汇聚的微光,正在照亮迎接黎明的曙光。

- THE END -

紫杉心理,走进你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