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合”要么离婚,要么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你选了哪一个?

文 / 情感两性学
2019-09-24 04:04
"

文|张平

“三观不合”要么离婚,要么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你选了哪一个?

​昨天从老家的表姑口中得知,三个月前刚结婚的表妹突然离婚了,我非常震惊。

新婚夫妻多数都有一个磨合期,有矛盾很正常,重要的是怎么对待这个矛盾。

我问二姑:“姑,你怎么不拦着一点,刚结婚怎么就离婚了。”

表姑说:“他们去离婚的时候没告诉我,我怎么拦?我现在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我又问:“说了是因为什么离婚吗?如果矛盾不大,一时冲动离婚,复婚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表姑叹了口气说:“什么矛盾都没有,说是因为话不投机说不到一块去。

在所有的婚姻问题中“话不投机说不到一快去”最让人无奈,交流是感情最基本的组成,如果连交流都没有,又怎么能好好的在一起生活。

表妹的婚姻太仓促了,从相亲到结婚一共也没用半年的时间,没有恋爱,也没有真正的深入交流过,只是相互之间觉得各自的条件都不错。

希望即将结婚的年轻人能明白,婚姻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在结婚前不能确定两人是否能“说的到一起去”,那么还不如不结婚。

“三观不合”要么离婚,要么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你选了哪一个?

01、三观不合,说的越多矛盾越多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富翁到海边度假,看到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于是就问渔夫为什么不去捕鱼,渔夫回答道:“我昨天捕的鱼买了很多钱,今天可以休息一整天。”

富翁说:“你应该每天都努力捕很多鱼,这样你才能成为有钱人。”

渔夫问:“为什么要成为有钱人呢?”

富翁回答:“成为有钱人就可以像我一样,每天自由自在的晒太阳。”

渔夫瞥了他一眼说:“我现在不也在晒太阳吗?和你有什么区别?”

两人各执一词,最后吵了起来。

其实他们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三观不同而已。

在富翁眼里,有钱可以毫无顾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仅可以在沙滩晒太阳,还可以到其他的地方去娱乐,丰富的物质生活能给他带来满足感。

但是在渔夫眼里大海就是他的全部,捕鱼,休息,再捕鱼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对这样的生活也很满足。

生活是这样,婚姻也是这样。

你只是想了解你去哪了,他却觉得你在侵犯他的隐私权,你想让他多给你点依靠,他却觉得你不识大体,三观不合,看到的世界不一样,说的越多矛盾越多。

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就像是两条相交的直线,能遇到,但终究还是会渐行渐远。

“三观不合”要么离婚,要么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你选了哪一个?

02、不懂你,说了等于没说

有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考上大学之后,父母离婚了,是母亲主动提出来的。

她当时觉得很诧异,两人都在一起生活大半辈子了,没有吵闹有没有放不下的争执,为什么要离婚呢?

她的母亲跟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以后如果结婚,一定要找一个懂你的人,不然你养花他往里面弹烟灰,这样的生活会让你麻木。”

这位网友说,她小时候父母经常发生争执,最近这些年没有争执了,本以为是他们年纪大了不愿意吵了,没想到是母亲麻木了。

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不论怎样解释都没用。

你觉得世界很大要去看看,他觉得眼下的安稳更重要;你觉得人生应该拼搏,他觉得平淡是真;你觉得高档餐厅更有情调,他觉得路边摊一样能吃饱。

你无数次的向他解释你的想法,而他从来都不愿意去听,最终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离婚,要么让自己变得麻木,装作看不到听不到。

不懂你其实也是不爱你,懂一个人没有那么难,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花心思去懂你。

“三观不合”要么离婚,要么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你选了哪一个?

​03、面对婚姻的时候慢一些,找个真正合适的人结婚

人这辈子千回百转,有些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对的,后来经历的多了,又觉得它是错的,于是就给它盖棺定论,可真的自己遇到了的时候才明白,原来不过是生活给跟你开了个玩笑,一开始的你才是对的。

面对婚姻,每个人都有过最美好的畅想,觉得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找一个相知相爱的人结婚。

可是长大后不断地在现实里摸爬滚打,看的红灯绿酒多了,初心逐渐被消磨。

我们开始用利益衡量婚姻,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个人,感情、性格、三观这些本应该对婚姻起决定性的因素被抛在一文不值的角落里。

你用利益很衡量婚姻,那么婚姻回报你的肯定就不是温柔。

无疾而终、一言不合就离婚、闪婚闪离成了普遍的现象,不是婚姻模式变了,也不是感情变了,而是对婚姻的态度变了。

别急着结婚,也别太看重“性价比”, 面对婚姻的时候不妨慢一些,找个真正合适的人结婚。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