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发男性避孕药,安全有效不影响性欲,有多少男人敢吃?

文 / 百科名医
2018-03-21 17:26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近日,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男性口服避孕丸,只要每天服用一次,就会降低精子生成所需的睾酮和其中两种激素,而不会让女性怀孕。初步测试显示,这种药安全有效,不会影响性欲,精子仍维持健康及生育能力。这款新药曾在100名男性身上成功测试,为期一个月,最大的副作用仅仅是增重和降低好的胆固醇。这一新闻一发布,立刻引起了轰动。这实在是女性的福音啊,不知那些号称着敢替老婆生孩子的男人们,敢不敢尝试呢?

两性结合本是为了繁衍后代,但是现实不允许生那么多,甚至是不允许生,于是就有了避孕。避孕方法五花八门,除了套套,仿佛大多数都是针对女人的,避孕药、避孕环、节育器、手术避孕等,在两性之间,女人承受了太多。无论哪种避孕方式,或多或少,都有风险。姐妹们呼喊:凭什么作为女人就该忍受十月怀胎的苦,还要承受避孕所带来的麻烦和风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些传统避孕方法给女人带来的伤害!

1.避孕药

在这里我们说的是女性避孕药,女性避孕药多由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而成,也有单方的孕激素及一些非甾体药物。避孕药能影响生殖过程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抗生育的目的。按避孕作用的时间长短不同分为长效、短效和速效(探亲)3种。目前最常用的是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选择合适自己的避孕药。

服避孕药的早期,部分人会出现类早孕反应如头晕、头疼、乏力、嗜睡、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还有胃肠道反应、月经失调、出血、出现妊娠斑、体重增加、乳房胀痛、白带增多等。

患有急性或慢性肝炎、肾炎、恶性肿瘤、心脏病、动静脉栓塞、乳房和生殖道肿物、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血压高于150/100mmHg的人不宜使用避孕药;对有血栓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病、恶性高血压等病者,避孕药将加重病情;而有些恶性肿瘤含有雌孕激素受体,避孕药中的激素将促进肿瘤的发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妇女,在没有治愈前,最好不要使用避孕药。患慢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和血管性头痛的妇女不宜使用。药物能经乳汁分泌,对胎儿有一定影响,药物本身又可使乳量减少,所以哺乳期妇女禁用。

年龄超过40岁,有吸烟习惯的年龄超过35岁,癫痫、精神抑郁症、月经异常、哺乳期以及有轻度高血压者慎用。

2.紧急避孕药

所谓“紧急”情况是指在性生活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或采用方法失败,如使用避孕套不当,避孕套破裂、滑脱,漏服药,或宫内节育器脱落,遭人强暴等。这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紧急避孕的防护措施作为补救,以免发生妊娠。必须在性生活后72小时之内采取措施才有效,而且服药一次只限在短时期内有效,不能再有无保护的性生活。

紧急避孕药是通过大剂量的激素实现短期内对身体的抑制,但副作用太大,避孕成功率也不高。紧急避孕药对月经周期有一定改变,可能提早或延迟。紧急避孕药每月只能吃一次,服药后性生活仍应采取其他可靠的避孕措施。

3.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俗称节育环、节育器,它是一类放置于子宫腔内的避孕器具,避孕原理是引起子宫内膜轻微的炎症反应,影响精子运动,阻碍受精卵着床和囊胚发育。

宫内节育器可能危害: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常发生于放置节育器后l年内,尤其是最初的3个月,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经期间点滴出血),腰酸腹坠,可能会出现性交痛、白带增多、痛经等。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包括盆腔感染、嵌顿、异位,并增加异位妊娠危险性。宫内节育器不能防止性传播疾病,未育女性不推荐使用。如今四五十岁的妇女多在生育后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在绝经后子宫缩小容易发生嵌顿,应在绝经1年后取出。

已怀孕者,有生殖道炎症、畸形或肿瘤的患者,性病未愈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止使用宫内节育器。

好了,说了那么多并不是替广大女性同胞抱怨,只是想让男性朋友知道女人多么不容易,如果能分担,就不要逃避哦!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