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提前预警风险是关键

文 / 美年健康集团
2022-01-19 12:28

全文1450字,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大“糖”盛世,国民健康告急

● 中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据估计,2021年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41亿,预测到2045年患病人数将达到1.744亿。

● 在全球,每4个成人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 中国是未确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超过半数(51.7%)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

● 中国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也最多,约有140万人。

● 2021年,中国在糖尿病卫生保健的支出为165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①

/摘自《IDF2021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

初心不改,践行控糖公益

作为中国预防医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美年健康长期以来关注糖尿病的早筛查、早干预。2016年,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十余家相关企业共同发起“全民控糖登月计划”;2019年,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发布《健康中国·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为糖尿病防治提供数据依据;2020年,美年健康发起“数据解糖·登月护航”糖尿病学术和公益活动,标志着为期十年的“全民控糖登月计划”再度开启新征程。

/2016年,美年健康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十余家相关企业共同发起“全民控糖登月计划”/

美年健康始终秉持着普惠医疗的初心,从有益于国家、社会、行业的角度,持续将研发成果应用在健康公益项目中,支持全民健康事业。公益控糖活动不仅向糖尿病高发地区人群传播科学控糖理念,普及健康管理知识,其背后的数据价值也不可小觑。

通过大数据,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糖尿病等相关慢病防控决策提供良好依据,提升群防群治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糖尿病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糖尿病防治意识,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减轻因糖尿病带来的家庭与国家经济负担。

防控关键,糖前期至关重要

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0.6%,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高达50.1%。也就是说,如今每两位成人当中就有1位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生活在糖尿病的阴影之下。②

糖尿病前期是健康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逆阶段。在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中,一级预防的目标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通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

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2型糖尿病发病率,因此糖尿病前期也是血糖干预的最佳阶段。调整生活方式是逆转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最有效的方式。

精准早筛,新科技“脂联素测定糖尿病风险

脂联素(ADPN),可动态反映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下的个体代谢健康状况,是预测2型糖尿病早期风险的灵敏指标。

通过检测脂联素(ADPN)筛查出前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有助于提前预测、及早干预。研究证实,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使糖耐量受损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58%。对筛查出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通过运动和饮食等措施进行干预,达到逆转糖尿病进程的目的,从而避免糖尿病的发生。众多研究证实脂联素可提早预测糖尿病风险。③

中国人的脂联素参考值(男性参考值为:>3.0mg/L,女性参考值为:>3.4mg/L)(摘自《中华糖尿病杂志》)

图片来源:动脉网

美年感恩系列套餐——“脂联素”检测

脂联素是美年在众多新兴检测手段中寻找到的一种全新的糖尿病检测手段,主要针对糖尿病高发这一社会现象,可提前有效预测糖尿病风险。这不仅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对于普通健康和亚健康人群来说也是一大利好,即在疾病未发生阶段就可以对生活方式、饮食起居进行优化和管控,以此来规避疾病的发生。

美年健康首次全国性的大型感恩回馈活动——美年“感恩季”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启动。在感恩季活动中,美年陆续推出一系列更有效、更具有创新意义的全新检测手段,包括脂联素检测、强直性脊柱炎HLA-B27基因检测、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 BRCA1/2 基因检测等等。创新检测,超前守护每个中国人的生命质量!让美年来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参考自:

①《核心数据、关键话题|IDF2021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重磅发布》,微信公众号 idiabetes,https://mp.weixin.qq.com/s/bK-MMdh4kAhsTJYxcrAOJg

②《JAMA最新:中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病率已过50%》,乐一 梅斯医学,

③《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文章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