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胃病的好方

文 / 健康智多星
2022-03-09 00:2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四平八稳的心情似乎难有人做到,于是五脏六腑总是随心情的好坏不时被敲打一下: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胆。

但人之为人,就是承受力像弹簧,也像被风搅动的湖水。弹簧不再被拉扯,便恢复原状。湖水不再被风惊扰,便风平浪静。

只是,啥事都不能太过,就像弹簧被拉的久了会失去弹性,湖水被风搅扰的久了,难免牵扯进风的小弟雨,引起湖水满溢。

人体五脏也是如此,若被不良情绪裹挟的太久,便会真的伤肝伤胆伤脾胃,比如胃脘不畅,腹胁胀满之症状,便因胁痛属肝,引小腹,是常常郁闷带来的症状。

明代《丹溪心法附余》

橘皮汤

,正是治上症的良方。

组成:

炒香附60克,法半夏60克,橘皮60克,甘草25克。

本方用药四味,均是常见中药。很多朋友对他们熟悉,比如香附调气,半夏和胃,橘皮理气,甘草和中且调和诸药,合而用于心情郁闷导致之胃脘不畅,腹胁胀满,可谓再适合不过。

第一味炒香附。

香附是广为人知的调气药,入于调畅情绪的肝经,主运化的脾经,甚至总管全身气机和气化功能的三焦经。所以香附以其香而善走,并以其苦降,能行一切郁滞之气,包括血中之气(炒香附能入血分润燥,增强疏肝止痛之力)。

尤其香附之行脾胃气,能令肝脾相和,除去胸、胁、脘腹之胀满胀痛。而其甘和性平的特色,就像为它行气时加了个保险阀,不至速度过猛力量过大。

气行血行,香附不能生血,所以本方在煎药时加生血之大枣相济,血足则尤易解郁。

第二味,

和炒香附用量一样的法半夏

,是半夏的炮制品(生半夏有毒)。辛香温通,能入于贮痰之器肺,生痰之源脾,燥湿化痰。痰,是众所周知的能阻挡气机之物,痰消气自顺,由此打通脾肺气机。

胃主降,法半夏还能入于胃将那些往上奔,欲从口中呕吐而出的不守规矩者朝下拉。由此打通脾胃肺之气机,消除痞满散去结块。

半夏有一个千古搭档生姜

。生姜和胃止呕,与半夏如两个性格相近的恋人,且生姜之解毒,还能解半夏之轻微毒性,助其好好发挥功效。就像能走长远的爱情,不仅性格相和,还能互相扶持。

第三味橘皮。

一个朋友因情绪问题,长期受脘腹胀满的困扰。今年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橘子结得正红,我让这个朋友摘些回去,去掉里面的果肉和瓤,撕成小片,放进熬化后的冰糖中煮沸后放凉存进冰箱,时常取些来泡水喝,没想到腹胀好转了,连带着胃不和则寝不安的失眠症状也好转了。

所以橘皮可谓治情绪问题引起腹胀失眠的硬菜。医家也很看好它,将其用量安排得和香附半夏一样。而半夏同样可用治失眠。

三味结合,疏肝和胃行气解郁。

加上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甘草,达到治胃脘不畅,腹胁胀满,甚至失眠之目的。

本方是治湿痰症包括胸膈痞满,四肢困重的名方二陈丸的加减方,二陈丸(半夏,橘皮,茯苓,甘草)之半夏橘皮用量与本方同样为等量,比半夏橘皮用量少之健脾利湿茯苓,换成了用量大之香附,意在着重调畅气机,消除情绪因素对胃脘腹胁带来的影响。

由伏苓换成香附的运用,能发现知晓中药药性的好处。中药就像您手里的士兵,您知晓他们每一个的脾性,便可根据需要,得心应手调兵遣将,赶跑病症。

另外,关于情绪致病:无论家人再爱你,再愿意为您付出,生病之痛却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所以善于调节情绪,就像未雨绸缪,能阻绝疾病产生。

上药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三次服完。

提醒提醒:

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药,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