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千万别搞错了!康复科告诉你正确的冬季养生诀窍~

文 / 博然聊养生
2021-12-22 09:09

12

21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这天,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反之。

古时候,冬至是非常大的节日,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

“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农历一月、二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QiJuYangSheng

俗语说“重病难过冬至节,过了冬至可过年”,这里说的冬至也包括节前节后。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时节,患心脏病、高血压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

经过了立冬、小雪、大雪,人体储藏的阳气消耗殆尽,冬至阴寒之极,照天体运化的规律,天地物候呈现阳气来复。现代医学研究中有阴阳互根的观点,阴阳对立的双方有一方亢盛,就会出现失衡,偏盛不复,如果是长病之躯,体内阳气不能接续以天时,就会患病。

冬季是精气匿藏的时节,宜早睡晚起,尤其是老年人,不可熬夜,晨练不可过早,在日出后为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头、手脚部位的保暖,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

YunDongTiaoYang

俗话说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运动可安定心神、消除紧张、缓解生活压力。

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避免过度劳累,以免积劳成疾,可以选择走路、上楼梯、骑车等项目。

JieQiYinShi

冬季,尤其是冬至前后,是进补的大好时期。谷物、牛、羊、木耳等均是有益的滋补食品,但也不可过量食用燥热及肥甘之味。

冬至节令可选用下列药膳:

(1)原料: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料酒等调料适量。

(2)制作:先将羊肉和生姜洗净,姜拍松,羊肉切块后入沸水中氽烫去除血水,捞出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当归和生姜同入锅中,大火烧沸后,去浮沫,改用小火将羊肉炖至酥烂,加适量调味品,食肉喝汤。

(3)功效:温中散寒,益气补血。

注意:阴虚火旺、痰火较重者禁用。

SanJiuTianJiu

利用“三九天”这全年最冷的时段,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刺激人体穴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祛邪的作用。

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经络的调节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天灸注意事项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1

贴药时间:成人贴敷3—4小时,儿童(3岁以上)贴敷半个小时—2小时,但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

2

贴药后皮肤有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度出水泡等表现属于天灸疗法的正常反应。如感到灼痛,应及时取下药贴,情况较为严重及时就医。

3

天灸贴药部位多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衣服穿着建议宽松、深色为佳,女士建议不穿连衣裙。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贴药当日,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避免生冷食物或者进食虾、蟹等高蛋白食物。

4

“三九天灸”连续贴3年及以上,效果更佳。

5

特别提醒:感冒发烧者、急性炎症、高血压、糖尿病、患有恶性肿瘤、皮肤病、皮肤易过敏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及妊娠妇女、经期妇女不适合进行天灸。

三九灸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九灸适用疾病

1、呼吸系统: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慢性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溃疡病等。

3、外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

4、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硬皮病、神经性皮炎、寻常疣、斑秃等。

5、其他病症:梅核气、痛经、痹证(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等。

2021年“三九天灸”贴药日期

一九 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

二九 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三九 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地址

庆云院区:庆云南街10号3号楼2楼康复医学科

龙潭院区:成华区华泰路2号第二住院部6楼康复治疗二区传统治疗部。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7年,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3年4.20雅安地震作为“四川省地震伤员医疗康复分中心”为伤员开展救治工作。现有成员76名,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18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康复医师9名,中医医师9名,中医治疗医师11名。秉承中西医结合康复理念开展康复治疗,其中重建生活为本的作业治疗技术、假肢矫形技术、心理康复技术、职业社会康复技术(包括医务社工)是国内、省内先进的优势特色技术。以中医“治未病”思想及中医五术(中药、针法、灸法、推拿、导引)为主导的的中医诊疗模式,是我科中医治疗的特色。

神经康复:开展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包括帕金森病、面瘫、运动神经炎、偏瘫、言语及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肌肉骨骼及创伤康复:开展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手外伤康复、各种痛症中西医结合康复;

心肺康复:多科合作建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协作基地”, 开展重症康复。开展如慢阻肺、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心衰等疾病心肺功能康复。

烧伤康复:与烧伤科合作建立了“四川省烧伤研究所烧伤康复研究室,开展成人及儿童烧伤康复。

中医治未病及健康管理:包含妇科调理、肥胖管理、中医体质及经络检测、中医五术(中药、针法、灸法、推拿、导引)为主开展亚健康及病后人群中医特色调理治疗。

开展特色诊疗:

1、失眠调理(手法、针灸、音乐疗法、香疗、药枕);

2、肥胖调理、产后及病后体虚调理;

3、胃肠功能紊乱;

4、妇科调理(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子宫肌瘤、盆底康复等);

5、脊柱调理;

6、特需治疗体验。

咨询电话

028-67830734(庆云院区)

028-67838627(龙潭院区)

排版:李劲松

文字来源:姜彝(康复医学科)

图片来源:千库网

预约挂号电话

028-67830666(庆云院区)

028-67833913(龙潭院区)

028-67830089(草市分部)

门诊咨询及投诉电话

18908178978(庆云院区)

18908178727(龙潭院区)

医院24小时投诉电话

028-6013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