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疾病先兆预测基于脏象理论,源于经络体系

文 / 德上健康
2021-10-17 18:08

任何微小的、隐蔽再深的疾病亦难免不露出迹象,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在的疾病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外露,因此疾病的先兆预测是有其基础的

脏,指人体内脏。象,即外表征象。脏象即言内脏有病可征象于外,所谓“脏居于内,形见于外”。即言内在的脏腑病理可以反映于外,因此通过外在的器官变化征象便能预知内脏的病理状况,这就是脏象学说的精髓。脏象学说突出了人体内外相应、表里相关、上下互通、腹背呼应的整体观点。既然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互相联系的,因此疾病的存在就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器官有病,其它器官也就必然受到波及而有所表露,这就是说疾病的先兆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脏象理论代表着中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脏象理论是中医整体统一观的核心。

一、人体的脏腑是互相关联的整体

脏象学说的精髓之一就在于脏腑之间的整体统一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通过“表里”关系和“相合”关系而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着,从而实现内在环境的整体统一性。

每一个脏腑既独立存在,又与其它脏腑紧密联系着。其中肝肾水木同源,心肾水火既济,肺肝气血升降,脾肾火土相煦等无不体现着这一相关性。五脏除存在着水火气血的互根关系外,还存在着相生的依存关系和相克的制约关系以及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尤其还通过经络的循行,密切了脏腑之间的关系,如心通过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足太阴脾经“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手太阳小肠经“入缺盆,络心”;足少阴肾经“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手少阳三焦经“布膻中,散络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如是把心与小肠、脾、肾、三焦、心包等贯通起来。再如肺、大肠、心、肾、肝通过手太阴肺经“上膈属肺”;手阳明大肠经“络肺”;手少阴心经“复从心系却上肺”;足少阴肾经“其支者,上贯肝膈,入肺中”;足厥阴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从而和肺气相贯。

又如,与肝联系的经络有足少阴肾经“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其支者,……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因此,肾、肝、胆、三脏经气均相通应,有病时皆可互报。

此外,人体各个部位与脏腑之间,还有着特定的相应关系: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脏腑之间,一脏主多腑,如肾与膀胱、脑、骨都有密切关联;一腑分属多脏,如女子胞既系于肾又络于心。脏腑与经络之间的“一脏多经”和“一经多脏”的关系,密切了人体的内在联系。由于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因此疾病也是互为传变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综上所述,中医脏象理论说明,脏腑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疾病的信息也必然是互通的,足见中医脏象理论是疾病预测的物质基础。

二、人体脏腑与体表五官九窍皆相通应

五官和五脏相应,在《内经》早有提出,如:“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灵枢·五阅五使》)。然而人体脏腑不仅一脏与一窍相联,而且每窍与各脏皆相通应,由于每一官窍既能反映直接相应的脏腑病理,亦能反映其它各脏腑的状况,因此每一五官皆可为整体脏腑的全息缩影。如眼的五轮八廓,鼻部明堂的脏腑投射,耳廓的脏腑分布等,尤其是头部官窍的投射最为集中,因头为诸阳之会,面为头之旗,脏腑经络的气血皆上注于头,头部五官血络密布,暴露充分,故头部官窍最能暴露内脏的病变。以目为例,目虽为肝窍,然“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能,睛行。”则故偻和附眼,目筋有将联惫系矣的。经骨络者甚,多髓,之有府直,接不起能于久眼立部,的行,有则止振掉于,目骨的将,有惫循矣于”。眼目附近的。十二经脉中,除肺、脾、肾、心包脏之腑外之,其间余,一八脏条经主脉多腑皆与,如眼有肾联与膀系胱。其、脑中,、骨心都、肝有经密切联关系联最;为一直腑接分,奇属经多八脏脉,中如,女除子督胞、既阴系维于脉肾、又冲络脉于、心带。脉脏之腑外与,有经络四之条与间眼的联“一系脏,故多经《”灵枢和·“一口经问》多脏有”“的目者关,系,宗脉密切之所了聚人体也”的之内在说联。系《灵。枢由于·五脏隆腑津之液间在别》生理说功:能“五上脏密六切腑相,关,目为因之此疾候”病,也即是言互眼为通传五变脏的,,气如贯五《素轮问,·可玉见机目真并藏非论独》为说肝:窍“五,脏五脏相通六腑、移皆与皆有目次有”联。系,如《灵枢·大惑》曰:“目者,心使也。”《灵枢综·上卫所气述》,说中:“医命脏门象者理,论目说也明。”,《灵脏枢腑之·五间癃不津是液孤别立》存说在:“的五,脏是六密腑切…相…关目的为。之因候此”,皆疾可病说的明信。五息脏也六必腑然是的疾互通患均的,反足映于见中目,医脏充象分提理论示是了疾五病官预九测窍与的物内质体基各础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灵枢·师传》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五脏六府,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巖骨有五官和五脏相应,在《内经》早有提出,如:“以官何候?余,以候??。……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目小大。……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凶。……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灵枢·五阅五使》)。然而人体脏腑不仅一脏与一窍相联,愿闻六府之候。岐伯曰:六府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而且每窍与各脏皆相通应,由于每一官窍既能反映直接相应胸,五谷乃客;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的脏腑病理,亦能反映其它各脏腑的状况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

,因此每一五官皆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可为整体脏腑的全息缩影。如眼的五轮八廓,鼻部明堂的脏矣。”表明了五脏六府皆有相应的外候,视其外候,可知五脏腑投射,耳廓的脏腑分布等,尤其是头部官窍的投射最为集的良恶。中,因头为诸阳之会,面为头之旗,脏腑经络的气血皆上注于头,头部五官血络密布,暴露充分,故头部官窍最能暴露内脏的病变。以目为例,目虽为肝窍,然“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与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及内外通路的组织,是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也是疾病先兆产生的基础。

一、经络是联络脏腑的通路

经络是脏腑的延伸,经气源于脏气,脏气通过经气互相通应。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无所不通。

由于经络内连于五脏六腑,外散于“十二皮部”,沟通了体表和内脏的关系,因此脏腑包含的全身信息,便可通过经络的“内属外络”反映于外。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脏腑表里之间的联系。经络又在五官九窍之间聚集组成宗脉和筋肉,构成“目系”、“耳系”、“鼻系”、“宗筋”等,密切了脏腑和五官九窍的联系。因此人体任何一个器官有疾患皆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出来。

如和耳部有关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上耳前”,手太阳小肠经“却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从巅至耳上角”,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上出耳上角”,“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故耳有“宗脉之所聚集”之说。由于耳通过经络与全身脏腑经络皆相联系,因此7寸长度的耳廓亦为全身脏气的缩影,内脏有疾皆可于耳的相应穴区有所预测。

再如鼻部,和鼻有联系的经络有:手阳明大肠经“上挟鼻孔”,足阳明胃经“下循鼻外”,手太阳小肠经“抵鼻”。经过鼻旁的还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等。说明鼻与脏腑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故鼻亦为一个小全息诊,全身各脏腑的疾患皆可从鼻的相应部位反应于外,足见鼻对内体疾病的预测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又如口舌部:与口舌部有联系的经络如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者,……还出挟口”;足阳明胃经“还出挟口还唇”;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太阳小肠经“循咽”;足少阴肾经“其直者……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肝经:“其支者……环唇内”。因此,大肠经、胃经、小肠经、肾经、脾经有病时,于口咽部皆有相应的病理反应。

上述说明经络与脏腑经气相通,经络加强和沟通了脏腑之间的联系,因此为疾病的先兆预测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经络是疾病传变的桥梁

由于经络有高度的感应传导性能,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使经络和内体密切相关。因此内体疾病皆可以经络为桥梁表现出来,而且能最灵敏、最早地反映内体的病理状况。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由于经络能有规律地反映疾病的状况,因此根据经络反映的病证,有助于对疾病的定性、定位预测。故《灵枢·卫气》曰:“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由于经络对病候的反映主要表现在循经路线及俞穴两个方面,因此通过查循经路线的异常及俞穴的异常便可了解疾病的先兆表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说明沿心经循行路线出现异常病证对心的病变有预测作用。又《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其肘、腋、髀、腘、皆属于四肢八溪之处,凡病邪留而不去者,均易在这些处所结聚,这些地方又为经气会聚之处,皆分布有重要俞穴,故疾病容易从这些部位的俞穴反映出来。如位于肘膝附近的合穴,为五输穴,其异常可以反映经脏的病理状况。这些穴位出现压痛、疼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皆可预测本经的异常。如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可候腰背疾患,曲泽穴异常可预测心包疾患,足三里穴可以预测多种疾患。以上说明俞穴和经络异常是可以预测疾病的,经络是疾病预兆的物质基础。

经络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和气功学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

1.经络的发生与形态

《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说明经脉是根于先天,与生俱来,具有遗传性,其形成过程主要与脑髓关联,即由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导,并得到皮肤、血管、筋膜、肌肉、骨骼等的支持包绕所构成的立体框架的通道系统,它有独自的运行规律,具有调控血气运行的功能。

现有人从发生学来探讨,认为经络是由胚胎时期的网络结构发育而来的,这一观点是符合《黄帝内经》载述的。包绕经脉的五体亦成了经络的附属成分,功能活动受到经脉的调控。

对经络的形态,《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明确指出,经脉的形态是不能直接看见,其实质是深藏于分肉间隙之中,体表的经脉循行线只是经脉的示意图,而不是经脉的实体。

从现代组织学看,“分肉之间”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它是具有多角、套管、复合、立体形的间隙多元疏松结缔组织,经脉的外周实质可能主要是根基于此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至于所言的络脉可见,实质上是指可见的血管,络脉的功能通过血脉得到反应。

2.经脉的循行与功能

经脉在四肢躯干有特定的循行线路,并且内连属于脏腑,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黄帝内经》已经明确分为营血与卫气相对的两大循行体系,并在性能、病理以及治疗方面,也都有彼此各异的认识。

关于营气的运行,《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其运行与经脉流注次序是一致的,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环周不休。

卫气的运行与营气不同,《灵枢·卫气》:“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明确指出,卫气循行不同营气那样,不分昼夜阴阳交错着循行,而是昼独行于阳、夜独行于阴的运行程序。

从现代看,营血运行是指血液循环系统,而经络显然并不是指血液循环系统,如《黄帝内经》中称“营气运行”、“经脉流注”、“经气”等并不兼有“血”字,二者早已区别对待,但二者似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经脉是统调了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其实,营气循行是指营养物质的代谢进程,并不是指血液循行,但又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

经脉主导营气循行,是指经脉具有调控微循环灌流量,主持营养物质交换的功能,即营气虽流行于血管中,经络通过调控微循环来运行营血,如流注于肺时,则肺系的微循环开放。

同理,卫气是指免疫防卫系统,而免疫是与淋巴系统相连结,经脉调控淋巴循环系统的功能兴许正是体现于卫气循行,且淋巴循环与卫气循行均没有环周的特性。

由上认为,经络运行营卫是与血液和淋巴两大系统密切关联,其实质又是全然有别的,经脉更是机体能量信息的循环通道体系,调控着生命现象,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正如《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这一名称,是《难经》提出的,之前这部分内容只是散在于《黄帝内经》各篇。

《难经》分为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腧穴和针法六部分,其中第二十七难至二十九难论述了奇经八脉。

《黄帝内经》中虽有关于奇经八脉的零散内容,但《难经》首次冠以“奇经八脉”这一名词,讲述了奇经的名称、数目和功能,指出奇经有别于十二正经,如无手、足经的区别;不直接与内在脏腑发生属络关系;除任、督二脉外,无自己的腧穴;无表里阴阳经脉的配合等。

关于生理功能,《难经》指出:“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任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

将十二经比为沟渠,奇经为深湖,如降大雨,则沟渠满溢,水势妄行,即便是圣人也没有办法将它堵住,从而流入深湖,就好像络脉中的气血盈满外流,进入奇经,说明奇经的生理功能就是储藏十二经多余的气血,调节十二经的气血而不受十二经范围的限制,从而调节经络系统。

书中不仅对奇经八脉的起止点和循行部位做了清晰的描述,还详细论述了各自的病证,其病证的产生,与各经脉循行路线和它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对其循行、主病和穴位进行了考证和总结,书中说:“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说明奇经八脉可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在经络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针灸科医生,以上的内容大部分已烂熟于心,临床中也是如此运用的,如临床中常取任脉的中脘、气海、关元等穴用于补气养血,针刺或施灸,对于虚损证候,可获得其他经脉的腧穴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这与《难经》提出的奇经八脉是“深湖”的理论吻合。

当身体虚衰,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奇经中还有一定的气血储备,而任脉的中脘、气海、关元等穴位是诸条经络的交会穴,且任脉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有“阴脉之海”的称号,以补法在这些穴位上施治,自然效果显著。

再如高热时,采用大椎穴放血疗法,体温可立时下降,这也可用“深湖”的论点来解释,因为奇经储藏十二经多余气血的功能特点,当其受到病邪侵犯后,易发生气血壅滞而肿胀发热,故可以使用针刺放血的方法,通过疏通气血经络而治疗疾病。

通过对几条古籍经文的学习,更深地理解了奇经八脉之所以气血旺盛的原因,也为临床治疗找到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有豁然开朗之感。

《难经》云:“督之为病,强脊而厥”,癫痫的表现即为“强脊而厥”,督脉的百会、大椎、长强等穴可用于治疗癫痫。

八脉交会的运用非常广泛,后溪穴通于督脉,颈项强直、落枕等常取后溪治疗。

如足临泣穴与带脉相通,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临床常用于治疗胁肋疼痛。这些都是《难经》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阴维为病,苦心痛”,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内关穴可以改善心肌供血,调整心律,进一步验证了上千年前中医古籍的正确性。

任脉的“任”字有统帅、妊养之意,任脉统任一身之阴,是“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任脉可治疗益气养阴,对女子诸生理功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十四经发挥》称任脉为“妇人生养之本”。任脉共有24个穴位,有14个交会穴,2个八会穴(气会、腑会),6个募穴(膀胱募中极、小肠募关元、三焦募石门、胃经募中脘,心经募巨阙、心包募膻中),诸阳经亦会于任脉(阳跷、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督脉),因此任脉功效广泛,在治疗疾病和防病保健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领含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与诸阳脉相连,是“阳脉之海”。督脉可疏通阳经经气,可培补真阳。

阳气与人的衰老密切相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宋代窦材《扁鹊心书》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加强必毙伤”;“阳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定生”,可见阳气盛则人不易衰老。

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说明督脉与脑有密切关系,“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的神气活动,王冰曰:“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弊,故不可不谨养也”,脑在人体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督脉穴位可填髓益脑,宁神定志。

所以从督脉壮阳和益脑两方面作用,可以得出督脉能够预防衰老、延缓衰老的结论。

针灸大师“金针”王乐亭是我们中医医院的老前辈,他常用“督脉十三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等顽疾,其组方是: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长强。

督脉十三针的功效为补阳益气,填髓健脑。针刺督脉可振奋诸阳,以期阳长阴生,使偏瘫肢体恢复正常,并可改善整体功能。除治疗半身不遂外,还可治疗痿证、痹证、癫狂等症。

冲脉之“冲”字有冲要、要道之意,《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冲脉循腹部,上至胸部而散,冲脉经气逆乱可出现气急、胸腹痛、气上冲心、呃逆等症,此时常取公孙、内关、太冲等。冲为“血海”,冲脉失调可出现月经不调、不孕等症。

《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带脉的病症表现为腹部胀满,腰部弛缓无力,像坐在水中的感觉。

《素问·痿论》云:“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可见下肢痿废不用也,属带脉病症。带脉起于季肋,环绕一周,尚可治疗男女生殖系统疾患。

《难经·二十九难》:“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相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素问·刺腰痛论》:“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维脉的主病中易被人忽略的是情志病,心情失意不快,即“怅然失志”。阳维主病中有腰痛,这种腰痛伴有局部肿胀。

跷脉的“跷”字有足跟、矫健之意。男子多动,以阳跷为主,女子多静,以阴跷为主。卫气的运行主要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阳则阳跷盛,行于阴则阴跷盛。

《难经·二十九难》:“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说明跷脉主其循行部位的肌肉痉挛、疼痛等病症,如中风及其他原因出现的足内翻等。

《灵枢·寒热论》:“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阴跷主目闭而欲睡,阳跷主目张不欲睡,调节跷脉的盛衰,可治疗失眠、嗜睡。

《千金方》言阳跷“卧惊,视如见鬼”、“百邪癫狂”,张洁古云:“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可见跷脉可治疗神志病,常用穴位为照海、申脉。

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为“脉气所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历代文献中又称“砭灸处”、“气穴”、“骨空”、“孔穴”、“腧穴”以及“穴位”等。

腧穴的发展经历了无定位定名阶段、定位定名阶段以及定位定名归经阶段。经穴的发展是随着医疗经验的累积而逐渐由少到多,不断整合而成的,腧穴的归经是人们对穴位性能深化认识的结果,腧穴是形成经络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黄帝内经》时期经穴很少,往往只举经名而不及穴名,载有穴名者仅有160穴左右,到《针灸甲乙经》增至349个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了354穴,《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为359穴,《医宗金鉴》360穴,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将总数扩展到361穴,目前针灸应用的人体腧穴361个,即是以此为据。

经穴是经脉线上的反应点,与经脉一样伏于分肉之间,经络与腧穴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以经络为通路,经络的功能主要是由腧穴来体现的。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贺老认为腧穴应分三大类:一为人体腧穴,它又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二为气功腧穴,如丹田之类;三为武术上的腧穴,如点某些穴后人体就不动了。

腧穴中有特殊称号及有特殊作用的重要腧穴称为特定穴。特定穴是将十四经中占有特殊地位、特殊性质,又有独特治疗作用的腧穴,赋予有代表性的称号,究其实质,是腧穴的不同分类。

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1.穴位的本质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则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皮肉筋骨也。”明确指出穴位是神气游行出入的部位,并不是指皮肤、肌肉等可视见、触摸到的有形物。

现一般认为,“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表现,穴位似应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神经递质出入的部位,既言游行出入,自身是能感觉体验到的,这可能即是神经递质的释放降解过程或神经兴奋产生的电脉冲。

鉴此,现教材将腧穴命名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似有妨于对穴位本质的认识。

2.穴位的位置

(1)穴位据于经线上:经典所载脉气所发三百六十余穴,均是分布于经脉循行线上,数目与位置者是一定的,与生俱来即如此。

(2)穴位有一定的深度:《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说明针刺浅深必须根据穴位的深浅来确定,否则有害无益,不同的穴位其浅深度是有区别的。

(3)穴位处在分肉间:针刺取穴是遵循循经取穴的原则,由于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所以《素问·调经论》主张“守经隧”、“取分肉间”的取穴方法,穴位是处于分肉之间的经脉上,其深浅即由分肉间隙来决定,穴位并不是皮肤表面的一个点。

3.穴位是反应点、治疗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灵枢·背腧》:“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以上说明穴位是脏腑功能状态的反应点,当然亦是刺灸治疗部位。经脉连属于脏腑,穴位是经脉的据点,穴位与脏腑功能是息息相通的,外在的穴位可影响调节内在的脏腑。还有在经穴——脏腑相关方面,《黄帝内经》尤其强调原穴的重要性,由此必须重视对原穴的探究。

4.穴位的定位

我看贺老取申脉、照海等穴就与教材有异,并说悬钟应在腓骨前缘等。对穴位的定位请教贺老,他说:这个问题实际上比较复杂,穴位可以说遍布全身,其定位不能照本宣科地套用,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因素。

贺老认为穴位的确定性是指:①按骨度分寸取穴;②穴位处在分肉之间、骨缝之间、溪谷之间;③穴位处在凹陷处;④穴位常在脉动处;⑤穴位有一定的深度。

而穴位的不确定因素包括:①男女差异;②人体体质差异,如高矮肥瘦;③体位的变化;④与练功、气功有关。

5.穴名与功效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它是历代医家以其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定的。

这里试就依据穴位功效命名的腧穴做一小结。大致有如下穴位其功效与命名直接相关:

手太阴肺经:云门、侠白、孔最、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迎香;

足阳明胃经:下关、头维、不容、承满、水道、归来、气冲、条口、冲阳;

足太阴脾经:漏谷、血海、腹结、大横、腹哀、周荣;

手少阴心经:灵道、通里、神门、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支正、秉风、曲垣、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眉冲、承光、通天、天柱、风门、承扶、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飞扬;

足少阴肾经:然谷、太溪、交信;

手厥阴心包经:间使、内关、劳宫;

手少阳三焦经:液门、外关、四渎、消泺;

足少阳胆经:听会、本神、目窗、正营、风池、风市、中渎、光明;

足厥阴肝经:太冲、期门;

督脉:长强、命门、筋缩、灵台、神道、哑门、风府、上星、神庭;

任脉:关元、气海、神阙、水分、建里。

释义探讨举例如:关元——关住元气;交信——交换信息,可调经;养老——养生延老,可治老年性骨关节病、眼花;光明——带来光明;外关、内关——主外感、内伤;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待更全面深入的探讨。

6.腧穴主治的普遍性

腧穴主治的普遍性包括:

①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部取穴;

②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指的是以穴位的归经确定其主治的病证。

7.腧穴主治的特殊性

腧穴主治的特殊性包括:

①特定腧穴特定主治,主要指特定穴的独特主治内容;

②同一腧穴双向主治,即双向调节作用,如天枢又止泻又通便,足三里又解痉止痛又增强蠕动等;

③主治相同、疗效有别,这主要指很多穴位都有相同的作用,但其中必有疗效显著者,了解和掌握了以上内容才能正确配穴。

8.腧穴的相对特异性

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包括:①性能的相对特异性;②补泻后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双向调节作用;③配穴效应的相对特异性;④针灸处方治疗病症的相对特异性。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

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

一直不太愿意把这个图发上来,尽管只是一个模式图,但经络的所有秘密全部包括在其中了,如果你有缘,从此可以领悟经络的终极奥秘。这个模式图应该这样看:最下面二个框表示是二条腿;中间的框表示是躯干,左右二边的框表示为二手,顶部的二个框表示为头部,为理解上的方便分成左右头。中间躯干部黑色的线条表示为任脉或督脉,其它小线条就是手、头、足的三阴或三阳经了。

这里只给出了督脉的模式图,任脉同理。

表里经的只给出了厥阴和少阳的模式图,其它的同理。各位可自行画出。

任督主要的是在头部达成经气的左右交换。

表里经最重要的基本活动是在头、手、足远端的经气交换,这是最核心的秘密,也是从医者唯一能干预的部分。各位要自行领悟了。

中医经络原来如此简单

最近几天,基本上把我领悟的经络系统做了比较全面的整理,当变成文字和图示后,发现中医的经络是如此简单!中医治疗也不用弄得那么复杂,完全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入门。唯一的难点是如何从传统的思维里转到用“六经”辨证,只要把归经区域弄清楚,无论是针灸、按摩、药物均可信手拈来,解决一些认为是疑难病的痛苦。

这些东西本来应该做为不传之秘,自己使用就好,但思之,不敢藏私,供同好研究,各人如何阐发,即是机缘。

这里所谈的“六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六经辨证,因为现在的六经的归经区域扩大了可能不止十倍,请各位自赏之。

各位看后,有何感想,不必在此讨论,我无意做口舌之争,原则只有一个,你觉得有用就拿去,没用就别费神去看了。

中医基本上掌握一个“开、合、升、降”就够了,只是开什么?如何开?闭什么?如何闭?升降亦如此,当你弄明白这些,中医大师非你莫属。

任何一个理论,个人认为,要能完整解释按摩、针灸、药物、修练才是真正符合人体生理病理的,我期待着有比我这个理论更完善的解释。前提是你的解释要符合最基本的物理和常识。

六经在受精后发育成人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形成一个类似“充电”的过程,让六经充满电荷,这个电荷的多少在出生时基本确定,是为先天虚实;出生后在女子第一次排卵,男子第一次遗精之前,卵母细胞和原精细胞还会转化成电荷继续通过肾经充实骨髓和脑髓,是为藏精。换过说法,从出生那一刻起,人体六经的电荷就基本确定了,这个电量决定了人体的先天身体素质。

这个充电的过程是严格分开的,阴经的电量主要来自卵黄囊和母体,阳经的电量则来自季节的光热,正因为这样,在体表阳经分布的面积又最大,所过的部位最多,又处于外侧面,所以,人体与季节有一定的互动,如果季节反常,在体内相应不足的阳经就会起明显感应;如不能及时处理,因表里经的循环影响,又会影响到相应的里经。严重的就会通过经气的大循环影响到下一级或上一级表里经循环,从而发展成全身的疾病。

出生后后天的补充主要通过食物直接吸收和阳光照射的光和热(包括储存的光热如电热,火热,食物也是储藏的热),这些光热会直接转化成阳经的“电量”和阴经的“电量”。如红光或红色食物转化的是阳经的“电量”,蓝光、黑光或黑色食物转化的就是阴经的“电量”。

所以阴虚指的是三阴经“电量”不足,阳虚指的是三阳经“电量”不足。

六经的基本运行原理

六经是表里阴阳相配合的运行,太阴与阳明;少阴与太阳;厥阴与少阳,一共三对,分成左右两边,正常运行时,表里运行方向相反,左右运行也相反。交换的速度约为每秒一次(有资料说是每分钟64次,又与八卦的八八之数吻合,不知是巧合还是古人真的是从数理推医理或者从医理发现数理)。具体如下,左太阴经下行,左阳明经上行,同时右太阴经上行,右阳明经下行;左少阴经上行,左太阳经下行,同时右少阴经下行,右太阳经上行;左厥阴经上行,左少阳经下行,同时右厥阴经下行,右少阳经上行;简单总结,就是总有一侧的阴经在上,一侧在下,阳经也是如此。

任、督脉在中间起到沟通左右两侧同名经的经气作用。

这个运行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这个上下运行过程进行阴阳经气的交换,在阳经下行时,通过在足部膝关节以下的络穴把阳经的经气一小部分交换到阴经,同时阴经在头端(严格来说是胸腹部的迷走神经)把阴经的部分经气交换到阳经,反运行时,足端交换一小部分经气到阳经,头端的阳经也交换一小部分经气到阴经。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阴经不过寒,阳经不过热,达成一种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阴经在头端不能交换经气到阳经,但阳经却可以交换过来,也就是没有把位置空出来,就会造成该条阴经因上方没有位置不能上升的现象,这种现象累积一段时间后,相应的阳经因下端阻力太大,也不能再完成足端的交换,这时个表现的就是阳经升而不降,阴经降而不升,相应的疾病就发生了。这个现象已为武当山道医祝华英通过内视阐发了完整的内经运行,各位可参考他的著作《黄帝内经十二经揭秘》。

本人在此把他的发现做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已,一方面把他没有说明白的十二经概括为六经,因为手的三阴三阳经其实是与足的三阴三阳经是相通并同步运行是,当你把手心向前,双手上举,就很容易明白我说的是真理。另外,本人把冲、带二脉去掉了,原因很简单,冲脉基本上是迷走神经的内容,上传下达的描述都一样,但迷走神经中间三阴经均有,所以说任、冲统三阴也不为过,只是多此一举了。带脉就是少阳胆的所过,不需要专论。其它奇经四脉阴阳跷、阴阳维除增加理解的难度外,都是后世拼凑之物,均在六经之内,不作专论。

至于任脉、督脉只是三阴三阳经的交换通道,在实际应用时只有按摩、修练,艾炙用得较多,只略谈如下:

任脉实际上浅表的分布在腹白线的两侧约二分处,可以这样说任脉是由左右二条构成的,这已为武当山的祝道长在练功中证实,这与现代解剖左右肋间和肋下神经在胸腹部没有交叉吻合,为什么会出现左右明显不同的表现原因就在于此。深层的任脉则是左右迷走神经,所以当要沟通左右任脉时为什么是在鸠尾穴,如果你注意解剖,这正是左右迷走神经走得最近的地方(胃的前、后支)。

督脉在浅层也有左右督脉,其实与任脉一样,都是通过肋间神经联系。在腹部主要看到的督就在左右交感干,沟通左右督脉的穴位是尾闾穴,深层其实就是奇神经节。督脉的其它部分深层就要在脊髓里找了。

任督脉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左右的三阴三阳,主要的沟通位置是大脑的胼骶体,从解剖来看左侧的神经纤维从这里交换到右侧,右侧的神经纤维从这里交换到左侧。当然在脊髓各段的白质、灰质也有左右交换,这恰恰从解剖上支持中医的任、督是有物质基础的。因为左侧的阴阳表里经与右侧的阴阳表里经是相对独立运行的,如果没有任督的居中沟通,左右就会表现为明显的不同。

只是各位要特别注意的是,任督是左右三阴阳经的居中通道,也就是三阴先交换到左右任脉,左右任脉再完成左右交换,督脉也是同样道理。所以任主三阴,督总三阳是不无道理的。三阴三阳相当于任督的二级机构。

从这里我们很容易明白,大脑两半球其实就是左右三阴三阳的储能器,至于是大脑管阴,小脑管阳还是同时管,就有待各位去研究了。实际应用中意义不大,就不在我关注的范围了。

基于六经的基本运行规律,有以下内容要强化:

左肝右肺说:因为肝体在右,也就是储备在右,肝经更容易得到补充,所以在右侧的肝经上下行均不会太容易出问题,但左侧的肝经要经过头部的交换后才能补充电量,可能会出现滞后或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升降不足,尤其是要克服引力的升可能不足,容易表现出症状,所以左侧病常责之肝。

肺是同样原理,虽然肺本身的储备大,但比较而言两侧差不多,但同是太阴的脾却在左,可以直接补充左侧太阴的电量不足,所以左侧太阴的升降会比较易趋于正常,但右侧的太阴却要通过头部的大脑向对侧交换后才能补充,所以右侧的毛病比较易见。

左肝右胆说:肝胆储备均在右,按说弱方都应该在左才对;这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肝阴胆阳,同侧肝经升时胆经却要降,肝右升降的力足,胆升降的力量就为肝所左右,自身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左肝的原理如上。所以在右侧主要表现出来就是胆经的疾病。所以身体右侧的问题多从胆经着手,促降而获得疗效,左侧从肝经入手,促其升发而获得佳音。

脾升肝亦升,肝升脾亦升:三阴经除肾经外迷走神经是主要上行通路,肾经还有一个重要路径是脊髓。

关于三阴经

太阴循行从脚到延髓到舌下,到手,内部有交感和迷走神经的部分神经来络脾和肺,胃及大肠,上达嗅神经,如果从体积和表面积来看,脾很小,肺的表面积很大,另外还有全身肌肉所过神经和末鞘(特别注意隔肌的隔神经),全身皮肤所过神经及末鞘,是全身最大的分布面积,当然细胞容量也最大,神经分布范围也最广。它们能充的电荷容量也是最大的。因为同属太阴系统,所以脾摄气,即是摄取食物的“电量”,肺主气,生宗气等均是同理,因为没有来源,其它经所需要均无来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谓“痰”就是食物化生的精华物质,用现代的可见物描述就是淋巴管乳糜池里的乳糜。要经过静脉回流到肝、肺的。经常吐痰的人和误用“吐痰”法太多为什么伤害身体,使人虚亏即是此理。脾气的升清升的就是这个“乳糜”,肺气要降也是降这个“乳糜”。因为有脾和肺作为储“电”的容器和充电器,比较而言,阳经没有这个“设备”,所以经常表现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少阴经循行从脚心至盆、腹、胸、脊髓到延髓到耳神经和舌咽神经,还有手上所过,内部通过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等主干络心络肾;另外还有全身的骨、骨髓分布的神经和连接纤维,全身血管分布的神经及末鞘。同样骨髓和脑髓构成了少阴经的储藏设备,是藏“精”之所。精化“气”会从最远端的骨髓---小腿骨髓开始,所以为什么“肾虚”的病人会有小腿酸软无力的现象。心肾不交,水火不济都是骨髓所藏之精不能及时抽取气化补充少阴的电量所至;更严重的是已经抽取到没有储备的地步,要抽取脑髓时脑萎缩就出现了。少阴的腰骶神经丛连接生殖腺,卵巢膀胱并通过脊髓上行是少阴经的一个特殊性。

厥阴经表浅循行从脚到盆、腹、胸、手,内部循行从交感干、迷走神经到脊髓上达视神经。其它是所有连接筋腱、内部的韧带和骨膜的神经及神经末鞘。这些筋膜包括了肛门括约肌,尿、生殖口括约肌,毛孔的微小肌肉等等环状的肌肉。还有所有连接除性腺之外所有腺体、油膜的神经。油膜主要指的是腹部的肠系统膜和腹膜,所以过度肥胖当从厥阴入手处理。肝是人体厥阴最大的一个储备库,其它还有如脑下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腺体的储备。厥阴系统又是体内反应最快也是最强烈的系统,所有情志类的影响首先从厥阴开始,基本原理是“视”刺激会使厥阴肝经头端不断累积电荷,导致表经胆木不能上升,所以很快两肋有蹩胀感,其它厥阴系统的腺体反应是呼吸、血压、汗腺方面的改变。“听”的刺激同理,因听神经也同样通过延髓上传到下丘脑核,而这些脑核均受视交叉上核的统一控制,另少阳胆和三焦均在耳在丰富的神经连接,所以无论听还是嗅,触、尝产生的刺激,均可引起厥阴的改变而引发经气的偏差而致病。而七情均由五感(视、听、触、嗅、味)引发。

三阴经与五脏直接维系,所以升降正常与否关系到五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因肺升太过会导致咳喘等升而不降的症状,所以肺以降为用,多关注肺经的降一面;心经升而不降也会导致上部一片“火”象,也是下降为主,心包经同理;

但对于脾经,因要升清,摄气,需以升为主,要关注升的一面;肝经也是同样,降而不升则害疏泄太过,导致“水”排出太多,同样注重的是升的一面;

肾经就更特别,如降太过则封藏失司,表现为滑泄、遗精,所以特别注重升的一面。只要升肾水(脊液)才能上升,才能把头部的热量带下来,当然头部热的能量也能温暖腰部,在整个背部分布的膀胱经就能再吸收这些热量达到补阳的目的。(这就是水火既济,肾水上济心火)

关于三阳经

太阳经包括了左右太阳经,手足太阳经,头部太阳经,还有看不见的体内络属部分小肠和膀胱,都是人体循行范围最大,所过面积最多的阳经,所以所有的阳虚证最后都要归到太阳经,太阳经足可以说全身阳都足,如果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小肠部分,因在腹部所占面积最大,又分布在小腹部,在体表就可以摸到小腹是一片阴冷。热食、热药通过小肠的神经末鞘直接补充太阳经的电荷,在小腹艾炙或按摩为什么能强壮即是通过热电转换加强太阳经的电荷,均达到补阳作用。同样,你会发现当表现为心阳不足时,也是补太阳,药物都一样。经常食用寒冷食物或寒性的食物均会首先波及太阳经,因为太阳经在腹部所占面积最大,需要更多的阳性电荷去中和这些阴性电荷时,太阳经是首当其冲的。当然阳明经也会深受影响,但少阳相对影响会小一些,因为它处于“半表半里”,吸收的是二次能量。

阳明经从脚到头,到手,内部络胃及大肠,上达三叉神经到面部和额部;循行面积是三阳经里最小的,对于整个“阳”的影响有限,所以为什么在讨论脾阳不足时,均从补肾阳着手,其实脾阳就是胃阳,肾阳就是膀胱的太阳经,因胃阳影响有限,不如从补太阳着手来得实际。脾阳虚时是背心巴掌大的一块寒冷,基本与心阳对应,但从经络论均为太阳经所辖。事实上,从生理结构上看,热食也好,热性药也好,进入肠胃,胃的面积吸收有限,远不及小肠的面积大,停留时间长,当然进入的阳热转换电荷是明显不同的,但都可以达到补阳明和太阳的目的,自然所反映的脾阳虚及肾阳虚都解决了。

少阳经浅表的从脚到头,手,整个侧头面、侧胸、腹、盆面均为所过,内部络三焦和胆,三焦在这里可理解为是整个的胸、腹、盆腔的外膜,吸收的是整个胸腹盆部的热再散发的热;少阳胆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系统,原因是胆囊很小,面积有限,吸热当然很小,而且胆囊并没有办法直接吸收到食物和药物的直接热量,跟三焦一样,只能吸收太阳、阳明吸收后散发到胸腹盆腔的剩余热量。这种热量当然是有限的,也正因为这样,尽管少阳所过总面积很大,但因热转换有限,对三阳的影响是很小的。在临床应用中,也很少会用到补充少阳的药物和方法,只有极少情况下,肝阳表现不足时(实际就是少阳不足),要用到些补肝阳(实际是补少阳)的药物。肝体阴而用阳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由于阴经除肝经上达视神经比较表浅外,均不到头部浅层,肝经的直达颠顶其实是少阳经所过,所以颠顶头痛责之少阳胆经即可。但因头顶表浅和颅内血管神经均为少阳胆所主,所以如果胆经上而不下(这时肝经下而不上),是为肝阳上亢,表现为高血压;由于左右肝胆的表里经是分开反向运动的,所以左侧不能正常则左则血管可能因高血压而破裂,是为脑出血而至偏瘫。

从三阳各部所循行部位和所过面积就可以知道,太阳经的容积是最大的,其次是少阳经,最少的是阳明经,所以太阳经的电荷量最多,少阳次之,阳明最少。阳明并太阴构成中气,电荷最少,也就是“气”最少,“中气”易虚即从此来。

三阳经均上达头面,尤其是少阳胆经,控制了头部的很多重要的神经,特别是血管的神经,一旦出现“肝阳上亢”,也就是胆经上而不下,只升不降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血管意外。其它如眼突、流泪、失眠、耳痛、化脓,发胀,偏头痛等均为常见;即便是阳明经的上而不下,也会造成眉棱骨痛,额部胀痛等不适,至于口舌齿的“火”症(溃疡、疮、肿、痛等)更是让人痛不欲生。至于较轻点的太阳不降,也会有明显的太阳穴胀痛,后脑发胀,昏沉等症状。

所以在实际临床时,要随时关注三阳经的降,尤其是少阳胆经的降更是重中之重。

五脏五阴经主要功能

其实应为六脏六阴经,但心包经一直没有单列出来,这里沿用旧习。

肝经主疏泄,凡全身水液不能外泄,体内废物不能外排的问题均在肝,与肺完成开合功能。

肺经主收敛,凡全身水液外泄太过责之肺;与肝相对应,完成一开一合的功能

肾经主收藏,凡全身精华物质和能量不能完成储藏的问题均在肾找,精华物质和能量的外泄找肾。

脾经主运化,凡外来物质不能让身体吸收利用,均在脾。

心经主血液,凡血液方面,部分组织失去营养方面的问题从心治。

心包主脂肪,凡全身脂肪代谢、腺体分泌问题责之心包。

阴经无非就两件事

一、是“水”的“藏”问题,一个是“化”的问题;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水液代谢,高渗、低渗的问题,水是进入细胞还是流出细胞的问题。基本上为肝肺所主。

二、“精”的吸收和收藏,食物精华的吸收、利用、储存问题。为心脾肾所主。

迷走神经走到大肠的上段,小肠的全部,胃更是有前后支的包绕,故三阴经可直接从食物中吸收负能量转化为电荷。光热中阳性能量,只从阳经吸取,阴经只吸取阴性电荷。任何食物均有阴性阳性二面,表现为阳性多为热性食物,阴性多为寒性食物;药物也是同理。你也可以理解为只吸取负电荷,所以阴经所过或成为主要控制对象会表现为一片寒凉。

六腑六阳经的功能

少阳胆,协助厥阴完成水的疏泄功能,同时间接吸收食物中青绿色光热的能量转化为少阳的电荷,以补少阳。

少阳三焦,同样是协助完成心包经的代谢、分泌功能。同时间接吸收食物中青绿色光热的能量转化为少阳的电荷,以补少阳。

阳明胃,协助脾完成吸收功能,同时吸收食物中橙色、黄色的光热能量,补充阳明电荷,补充经气。

阳明大肠经,协助肺完成水的收敛功能,同时吸收食物中橙色、黄色的光热能量,补充阳明电荷,补充经气。

太阳膀胱,协助肾完成藏的功能,间接吸收食物中紫色、红色的光热能量来补充太阳经的电荷。

太阳小肠,协助心完成血液的生成运输功能。直接吸收食物中紫色、红色的光热能量来补充太阳经的电荷。

阳经主要解决的是“火“的问题,凡全身阳热不足,寒冷;反之,发热、上火等均在阳经找答案。阳经只吸收阳性的能量来转换,你当然可以理解为只吸取正电荷,所以阳经控制为主时,因主要释放的是阳电荷,表现为一派热象。至于是何经控制就要看所循行所过部位了。

经络体系(不叫系统,以免混淆)细分可以分成三大块,左右加在一起,可以叫六大经络体系,具体表述如下:

手体系、脚体系,头体系,它们运行时是相对独立的,尤其是左右两侧更是严格分清独立运行,但左右总是要串在一起的,交换的部分现在解剖支持的就是左右大脑半球的胼骶体相互交换,实际上还要通过左右迷走神经在腹部进行另一个方向的交换。

由于手体系和脚、脑体系还有一个双向的运动,就是阴、阳经的反向运行。但无论手、脚、头部的阳经因为串接紧密,所以经常是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运行,基本分不出运行时间的差异。阴经则有一个时间滞后的问题,手、脚、头在异常运行时,几个体系还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别,但也不会区别十分大,只是时间的相对滞后,没有同步而已。

手、脚的经络无论是循行还是经络经过,均已有明显区分,头体系的经络却被强行归到手、脚的三阳经上,阴经则基本上没有描述,其实头部也是有阴经的,只是都在脑部深层运行,除厥阴可以在眼部明显表现外,基本在头部体表看不到。

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

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位置:喉结旁开1.5寸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位置:位于脐窝正中。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位置:在乳头中央。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综上所述,脏象理论是先兆预测的基础,中医脏腑理论体现了人体内外表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部的疾病可以从外部反映出来,脏腑的异常可以表露于经络,局部的病变和整体的疾患皆可互为影响,疾病的信息能够互相沟通,因此疾病的先兆预测是有其客观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