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脾虚该怎么办吗?中医教你调理 4 种脾虚状态!你学会了吗?

文 / 身心健康谈
2021-09-26 18:13

这两天,朋友小雪总是在微信里和我唠叨,说她脸色发黄,月经异常,是不患了什么不好的疾病,还拍了照片给我,但我们都知道仅看照片是看不出什么的,所以我劝她还是尽快到医院来看看,过了几天,她终于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她来的时候,我正在整理病例,抬头看到是她,真的有些让我惊呆了,因为这不是我之前认识的小雪了,整个人没有了原来的精气神,看样子睡眠应该不好,最让我吃惊的是她居然有了口臭,但我知道她绝不会不刷牙,我给她诊了诊脉,基本可以断定就是脾虚所致的了。然后我根据她的证型开了几幅中药,让其回去按时服用进行调理,没过多久,她就乐颠的告诉我说,已经基本痊愈了。说到脾虚,其实一定会在人体的各个方面有所表现的,下面我就说一说脾虚的主要表现。

1.大便异常

脾虚患者,大便一定会有所变化,有两种表现形式,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大便稀薄,根本不成形,想一次性把马桶刷干净是不可能的。当然,少数情况下也会便秘的情况。

2.口水变多

脾虚会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低下,记忆力减退。我们也都知道,婴幼儿会流口水,这是很正常的,作为成年人偶尔流一两次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如果一个成年人要是经常流口水的话,就有可能是脾虚的症状了,当然口水一般不会从嘴巴里流出来,只有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后,脾不能再收摄口水时,就会有口水外流的情况了。

3.舌苔变厚,口臭现象严重

脾虚会加重患者的湿气,表现在舌苔上,就是舌苔变得比原来厚且腻,也会伴有口臭的情况。之所以这样,主要是脾脏除了问题,使其体内的水分过多,舌苔也就出现了一些异常。

4.免疫力降低

脾虚的患者,其抵抗力会有所降低,特别是很容易感冒。因为脾脏的功能降低以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会跟着下降,不能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物质,这个时候就给细菌和病菌提供了机会,他们就会趁虚而入,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治疗脾虚,中医调理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讲中医如何根据证型进行治疗。

1.脾虚泄泻型

症见:这类患者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有时便秘,有时稀薄。食欲不振,吃完饭后胃部会有胀满的感觉,稍微吃一点油腻的食物,就回导致大便的次数变多,面色枯黄,神疲乏力,其脉也较细弱。

治疗:对这种类型的脾虚的治疗,以健脾止泻渗湿为原则,主方为:参苓白术散。本药主要成分为白术、莲子、甘草、白扁豆、茯苓、人参、桔梗等,可以将这些草药研碎成细粉状,调制。也可直接购买这个中成药,按照说明或遵医嘱,温开水冲服即可。

2.脾虚出血

症见:大便带深紫色的血液,严重的会呈黑色。也有小便尿血、吐血的情况发生,乏力气短,头晕。舌苔薄且白,其脉细弱无力。实为脾虚的表现。

治疗:对这种类型的治疗一益气健脾补血为主。治疗药物可以服用生脉饮及参附汤。

3.脾虚带下

症见:女性脾虚的患者还会有白带量增加,其颜色为淡黄或者白色就像鼻涕或者唾液,没有异味,面色淡黄,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大便稀薄等。这是因为脾虚导致的湿热下注所致。

治疗:这种类型的脾虚治疗以益气健脾,祛湿升阳为主。治疗方法可以服用完带汤,用水煎服即可。

总之呢,对于脾虚的治疗,其实中医的辨证施治还是可以做到精准治疗的,能够真正做到从发病机理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效果较好,也没有副作用,但不管哪种类型的脾虚,都需要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不能私自服用,这样才能确保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