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之牛蒡子

文 / 健康乐盛会
2020-12-14 13:10

传说中的大力子

古代有一旁姓的老农。一天,老农赶牛耕地时累了,在树下休息。等醒来时见牛在吃一种草,再赶牛耕地时,发现牛精神多了,力气也大了不少。

老农拔了一株牛吃的草,根很深,足有一米长,像山药,咬一口,也不难吃,吃后觉得精神不少。

老农一想这草可药用,但不知叫什么名字。老农认为自己姓旁,草是牛去吃才知有用的,那么就叫“牛旁”吧!因为是一种草,就在旁字上加草字头成了“牛蒡”!又由于牛吃了牛蒡力气增大,因此牛蒡的果实又叫“大力子”。

牛刀小试

1. 牛蒡子药用基原植物属于哪科?(单选)

A. 蔷薇科

B. 萝藦科

C. 禾本科

D. 菊科

2. 中药牛蒡子选自基原植物的什么部位?(单选)

A. 种子

B. 果实

C. 全草

D. 根茎

3. 牛蒡子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 疏散风热

B. 解毒利咽

C. 温阳通脉

D. 宣肺透疹

4. 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幅是牛蒡子饮片图?(单选)

A

B

C

D

答案

DBCA

饮片辨识解析:

A. 牛蒡子饮片 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表面为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淡黄白色,富油性。气微 ,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B. 决明子饮片 本品略呈棱方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表面为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一端斜尖,被、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气微,味微苦。

C. 蔓荆子饮片 本品呈圆球形。表面为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小果柄,萼片边缘5齿裂,常深裂成两瓣,密生毛茸。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气特异而芳香,微辛。

D. 牵牛子饮片 本品呈三棱状卵形,表面为黑灰色(黑丑)或淡黄色(白丑)。背面正中有纵直凹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无臭,味辛、苦,有麻感。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群经见智】

功效

《本草备要》: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膈,理痰嗽,消斑疹,利二便,行十二经。散诸肿疮疡之毒,利腰膝凝滞之气。

《本草便读》:散结清咽,润降松肌,消痰化热,解风温于上部,利膈疏邪,宣疹痘于周身,通肝达外。

《本草害利》:辛苦而寒,泻热散结除风,宣肺气,清咽喉,理痰嗽,通行诸经,开毛窍除热毒,散诸肿疮疡为痘疹要药。

《本草易读》:除瘾疹之风湿,解咽喉之风热,平疮疡之肿毒,开腰膝之凝滞。

《雷公炮制药性解》:主风湿瘾疹盈肌,咽喉风热不利,诸肿疮疡之证,腰膝凝滞之气,润肺止嗽,散气消痰。

《药笼小品》:泻热散结,宣达肺气,清咽喉,消斑疹,行十二经,散诸疮肿毒。

《玉楸药解》:牛蒡子发散风湿,清利咽喉,表隐瘾疹郁蒸,泻气臌水胀,历节肿痛之症。

《顾松园医镜》:散风热,利咽膈。斑疹、痧、痘必需,肿毒、痈、疽莫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

配伍

《本草撮要》:得荆芥治咽喉不利,得生草治悬痈喉痛,得甘桔治咽喉痘疹,得薄荷治风热瘾痧,捣和猪脂贴疮肿及反花疮。

《本草经解》:牛蒡同紫草、犀角、生地,治痘血热不出;同桔梗、甘草,治风热咽痛。

《本草易读》:咽膈壅涎,同炙草、荆穗末,汤下缓之;咽中痘疹,同桔梗、甘草煎;风热瘾疹,同浮萍炒末,薄荷汤下;痘热狂,咽塞便秘,同荆穗、甘草煎。

《药鉴》:苦能解毒退热,而利咽喉之痛,并甘桔为妙。若痘出不快者,即用麻黄桔梗汁煮。

禁忌

《本草备要》:性冷而滑利,痘症虚寒泄泻者忌服。

《本草害利》:其性冷而滑利,痘家惟宜血热便闭之症,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切勿妄投。痧疹不忌,泄泻用之不妨,痈疽已溃,非便闭亦不宜服。

《冯氏锦囊秘录》:但性冷而滑利,气虚泄泻者,切忌勿服。凡痘红紫热盛便闭者最宜。但通肌滑窍,多服则内动中气,外致表虚。如病后气血虚弱,用之反致耗散真元。若出不快而泄泻者,尤忌之。痈疽已溃者勿服。

《顾松园医镜》:性冷而滑,泄泻者忌用。

注:

1. 中药传说故事来源:《讲故事学中药》。

2. 饮片辨识解析来源:2015年版中国药典。

3. 饮片图片来源:牵牛子-百度百科网。

九宫格里的北中医,这组朋友圈等你来点赞

12-11 特稿

必读!英语四六级考试最详细攻略,请查收

12-10 特稿

最新!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元旦及寒假放假安排

12-09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666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