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阶段,中医诊疗方案译成多国语言,中医学问久经考验

文 / 中医师王刚强
2020-04-09 00:09

在抗疫阶段,中国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将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翻译成多国语言,分享给了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助力全球抗疫。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多次提到,中国方法是事实证明唯一的成功的方法。

从中医角度来说,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是一种湿气很重的疫病,在药材选取方面是湿类的药物,比如苍术,杏仁,槟榔等。槟榔可以‘破气结’,达到祛湿行气的效果。杏仁,与其它药材配伍也有祛湿邪的效果”。

明代“温病”大家吴又可在《瘟疫论》中创立的抗疫神方“达原饮”,其中使用的第一味药材就是槟榔,称“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槟榔因含有多种酚类物质,还具有抗菌、增强机体抵抗力、抗氧化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多服用。

杏仁早在东汉就被收录入《伤寒论》,曾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在抗疫中。《和剂局方》中记载的以杏仁等药材配伍而成的“仙术汤”,首要的作用就是能“辟瘟疫”,同时还可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此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侵袭细胞的作用。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起到重要药用价值,已成为我国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事实上,中医药在本次抗疫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目前,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的蔓延仍处于加剧之势,疫情高峰仍未到来。